89由于有那个事件,其实那两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不怎么样的,尤其是某些学校的学生
外企对本科毕业开放的时段没几年,多数时候得名校硕士才能进入了。
取消分配,双向选择,觉得好的那部分人是一些有路子家庭给力的人,能找到比包分配给的单位更好的去向,因为那个时候除了私企外企这些,基本上单位都处于饱和状态容纳不下什么新人了。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家孩子,还是希望能给包分配的,起码没有失业的担心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毕业不分配工作是1996开始的
: 别说89,就是到了96,大学生就业也不是难题,而且那时候社会高收入集中在外企,薪酬可达本土企业的好几倍,是大学生最爱的就业方向。外企本不是“毕业分配”的范围,有竞争力有条件去更好工作单位的大学生本来也不太稀罕无法自主的学校分配。取消分配、“双向选择”,当时很多人还觉得特别好呢
--
FROM 221.22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