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下面这首相见欢,第一句可以分割为四拍,前面六字每两字一拍,太一拍,匆匆一拍,然后强弱强弱这样读下去,读一读是不是能感觉到有内在的节拍在控制着。第二句和第一句是一样的分割办法。前面两句都算是4/4拍的节奏,即强弱次强次弱这样子。第三句是六拍,每三个字是两拍,我读着应该是变成2/4拍了,最后一句又回到四拍。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后面的人按照这个词牌填词就要根据这个节拍填,可以适当变化,词里面就叫变调,像浣溪沙就有很多变调。
现代流行音乐编曲虽然比古人灵活很多,但是主要也就两类,一种是2/4拍,一种是3/4拍,4/4拍算是2/4拍的变体。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明白词为什么要固定格式?后人写的词完全按词牌格式来的吗?就算格式变变,也能一唱三叹吧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