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剩下的20%-40%理论上是选择权,实际上有可能没货,你难道给老人拿药的时候没遇到过虽然医保目录上有这个药,但这家医院碰巧没货其它医院也好多碰巧没货的情况么?尤其在原研药基本退出的情况下,这个选择权很多时候象征意义了。甚至外面药店花高价都买不到,而之前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我已经好几年前给老人好多改成仿制药了(当然是我认为质量不错的厂家但并不是最便宜的那家)没有的才用原研
另外,你不止一次提到韩国医生,那个我了解不多,貌似是因为招生名额的事情?但你这里的意思是那些医生权力太大,韩国是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我概念里美国医生日本医生的权利也不小,可否介绍一下为啥韩国医生这么干?
这对普通消费者,一线医生,药企底层员工当然是个利益问题啊,但这些人有谈判的资格和权力么,反正我不觉得自己作为消费者没有这个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
我又得开始忙年了,这个话题先回这么多,或许年后有时间可以再聊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剩下的40-20%不就是选择权吗?
: 如果100%选择权,事实必然演变成患者根本没有选择权。
: 韩国医生罢G事件刚刚发生。
: ...................
--
FROM 123.1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