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山徒步有风险
这事首先取决于心态,旅游也从不是0成本。只不过年轻时候由于认知和运气,很多问题和风险被忽视了
如果觉得高原已经没有吸引力,放弃没问题。如果还想上去,阶段适应、及时监测体况,和必要的科技手段都要准备
当年我为了走墨脱,首先在拉萨做适应,然后去纳木错试承压。对自己身体状况了解后才会有底气翻高山达坂
训练思路都是类似的,不过首先还是看这事有没有那么大的收获驱动自己先去承担代价
--
FROM 211.103.189.*
没啥,受了大佬深空摄影的福利比较多,顺便聊两句
我要是有大佬的技术,回头EBC绝对要扛设备上去的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的,多谢。
: 我一开始有点大意了,觉得2000多米睡一晚,第二天上3000多没问题。现在知道别人能适应不代表我也可以适应。
:
: ...................
--
FROM 211.103.189.*
那么总体收获还是大于遗憾的,这算好事
以后可以考虑准备便携式血氧监测设备,提前了解 海拔/气候--血氧浓度--个人体感 的关系,大概率不是线性相关
等确认定性关联度后,再上山也不迟。
至于辅助设备(药品、医氧等)都有现成攻略,平时可以多加了解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奖了。摄影就是熟能生巧。现在的设备和软件技术突飞猛进,门槛低了很多。
: 高原徒步我以前也想的好好的,慢慢爬升。但操作起来度没把握好了。玩这个除了自己觉得好玩,还有个目的是培养亲子关系。在3600米的时候我说我缺氧,快不行了,赶紧下山,孩子还有点遗憾。不过后来他看到我反应严重,开始关照起我来了。
: 如果有机会有时间的话,一周时间慢慢升,4000米也许也可以,还能增进感情。不过另一方面,我这次发现我比较敏感,再往上走就怕缺氧下不来。
: ...................
--
FROM 211.1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