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日本东京大学的中国观光客
毕业后回国的话,性价比极低。
毕业后留在日本,那要做好适应日本社会和日本职场的全方位准备,这个难度和对人的压抑,不是物质条件可以弥补的。
一句话:如果不是目的要求在国外,现在没必要出国念书。而家里如果不是富豪阶层,也没必要留在国外了。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读的东大生、大学院生全体,11.6% 是 Chinese 留学生。
东大的外国留学生全体,2/3 是 Chinese 留学生。
京大的外国留学生,超过一半是 Chinese 留学生;
庆应大的外国留学生,近一半是 Chinese 留学生。
早大更不用说,4个日本知名大学已经被 Chinese 年轻人占领,
越来越多的 Chinese 知道日本大学比米国、欧洲大学更适合自己,
毕业后取得工作签证,将来家属也能到日久住,前途洋洋。
附件图是东大赤门前的 Chinese 观光客,为了孩子特意组团乘车前往。
Chinese 观光客带孩子的话,一定要去,很容易遇到口音熟悉的人。
--
修改:diamonddust FROM 106.38.62.*
FROM 106.38.62.*
我只能通过自媒体去了解,也不可能实际体验。
只是知道现在日本公司也有裁员了,也不是终身雇佣制了。
但是职场里面的年功序列、先辈文化、只唯上不唯实这些,实际上不是职场文化,而是社会文化,我猜不可能有太多变化。
【 在 netcom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对日本职场的印象还停留在90年代的话
现在变化挺大的
特别是东京一带
老的制造企业逐渐式微了
世界整体来讲,年轻人的想法是比较接近的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毕业后回国的话,性价比极低。
: 毕业后留在日本,那要做好适应日本社会和日本职场的全方位准备,这个难度和对人的压抑,不是物质条件可以弥补的。
: 一句话:如果不是目的要求在国外,现在没必要出国念书。而家里如果不是富豪阶层,也没必要留在国外了。
: ...................
--
FROM 106.38.62.*
终身雇佣和福利健全这都没问题,我说的是压抑的社会环境,和你一辈子不可能融入对方的孤独感。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都是瞎说的。
日本作为 G7 世界最发达国之一,职场环境太好了。
日本超过一半的劳动者是终身雇佣,大学生每年都供不应求,高中生也很多终身雇佣。
对于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来说,上日本大学比上中国大学容易多了。
现在先是多到日本旅游,见识日本的大学和商业、生活环境。
然后,孩子先去学习、工作、定居,然后父母过去。
还有的父母先取得经营签证到日本生活,孩子家人再过去。
只要取得永住身份,哪怕找不到工作,也能每月领取 9,000人民币的生活补贴。
外国人普遍不如日本人勤劳,现在日本有 4.5万外国家庭就靠领取最低生活补贴活着。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毕业后回国的话,性价比极低。
:
: 毕业后留在日本,那要做好适应日本社会和日本职场的全方位准备,这个难度和对人的压抑,不是物质条件可以弥补的。
: ...................
--
FROM 106.38.62.*
你说的是好的一面,我提到的是要忍受的一面。任何社会都有两面性。
去日本和去美国一样,都是最底层和富裕阶层的选择。
你说的是最底层,在国内生存都成问题,那么去日本没问题,拿永居或者入籍,生活有保障。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学好日语才能了解日本,实在懒惰听我说也能了解一些。
但我就一张嘴,不可能一下教给你,只能一点一点带你进步了。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能通过自媒体去了解,也不可能实际体验。
: 只是知道现在日本公司也有裁员了,也不是终身雇佣制了。
:
: ...................
--
修改:diamonddust FROM 106.38.62.*
FROM 106.38.62.*
这当然是一方面,日本是西化最彻底的东方国家。
另一方面,是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侘寂、年功序列、义理人情等等的东西,如果你不是日本人,不是在日本长大,很难去理解,很难去感同身受,基本是终身无法融入。你如果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只想自己的小日子,可能可以。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很难接受。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社会环境非常开放,你多旅游旅游就能体会到。
典型的,居民楼房周围没有栏杆,大的团地的周围才能见到围栏。
学民一体,普通人包括外国游客都可以一边散布一边进入大学参观。
上百万外国人日语说的很好,都融入了,有的是剑道专家,有的是浮世绘画师,
还有中国美女段文凝作为早大讲师,摆pose拍美照类似明星。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终身雇佣和福利健全这都没问题,我说的是压抑的社会环境,和你一辈子不可能融入对方的孤独感。
:
:
: ...................
--
FROM 124.65.127.*
你去旅游次数再多,也比不上再那里工作生活一年得到的。看到的永远是表面。
我还是那句话,有钱人和底层人,适合去。中产不要考虑,去旅游可以。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经营签证到日本定居的都是有钱人,中国大人,这个途径赴日的最多。
年轻人途径多,到日本学习、劳务都可以。
首先要了解才能做决定,多去旅游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好的一面,我提到的是要忍受的一面。任何社会都有两面性。
: 去日本和去美国一样,都是最底层和富裕阶层的选择。
:
: ...................
--
FROM 124.65.127.*
旅游可以理解,劳务和留学也可以理解,这些都是大部分的中产阶层。
但是移民的数据不说明问题,因为不代表大多数。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都不再相信很泛泛的缺乏说服力的说法,
你们以前都说在日本住 7年,说 1年更没人信了。
你看近 6、7年,中国年轻人用留学、劳务表达喜欢日本的取向,
大人用经营签证的方式移民日本,表达信任日本的取向。
每年还有7、8百万中国人用日本旅游的方式实现轻松愉快,形势喜人。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当然是一方面,日本是西化最彻底的东方国家。
: 另一方面,是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侘寂、年功序列、义理人情等等的东西,如果你不是日本人,不是在日本长大,很难去理解,很难去感同身受,基本是终身无法融入。你如果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只想自己的小日子,可能可以。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很难接受。
:
: ...................
--
FROM 124.65.127.*
最后一句纯属扯淡。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不代表大多数,那也是百万人规模的。
趋势是旅游、劳务、留学、经营签证移民的中国人,每年都持续增多;
一方,日本国籍的人数每年减少 95万,对外国人的引进每年都会增。
年轻人很小就看日本动漫、来日旅游。
日本的大学考试都是实用的题目,中国人又擅长考试,高田马场很多中国人办的塾。
年轻人稍微使劲就能读个很好的大学,构筑一生的幸福,比去欧米读书更容易、更实用。
Chinese 到欧米那真是很难融入白人的社会,尤其东南部的 Bible Belt,不入教不可能融入。
在日本生活无需信仰任何教也能很快融入。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旅游可以理解,劳务和留学也可以理解,这些都是大部分的中产阶层。
:
: 但是移民的数据不说明问题,因为不代表大多数。
: ...................
--
修改:histospring FROM 223.104.40.*
FROM 124.65.127.*
日本虽然看起来有一部分使用汉字,但是其内核文化跟中华文化差异巨大。
日本就不是一个移民国家,
中国也没有信仰,印度人来了能融入吗?
你说没有任何一个,我就举出一个,新加坡,更不用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天生的移民国家了。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否定不了,在日本生活、融入的外国人无需信仰任何教派。
在米国即使你通英语也不一定能融入白人的社会,文化差异太大。
日中之间有很多共同的文化元素,很容易融入,
只要多去旅游多观察就能体验到。
实际上,对于 Chinese 来说,没有任何一个 OECD 国会比日本更容易融入。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句纯属扯淡。
--
FROM 120.244.166.*
哦,人均GDP8w美元不算先进国。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OECD 号称 先进国俱乐部,新加坡不属于 OECD,在某些方面不是先进国。
亚细亚的 OECD 国只有四个: 日、韩、土、以色列
印中的文字都不通,怎么能类比日中的千年以上的渊源呢。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日本东京大学的中国观光客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Oct 25 16:19:32 2025), 站内
:
:
: 日本虽然看起来有一部分使用汉字,但是其内核文化跟中华文化差异巨大。
: 日本就不是一个移民国家,
:
: 中国也没有信仰,印度人来了能融入吗?
:
:
: 你说没有任何一个,我就举出一个,新加坡,更不用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天生的移民国家了。
:
:
:
: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否定不了,在日本生活、融入的外国人无需信仰任何教派。
: 在米国即使你通英语也不一定能融入白人的社会,文化差异太大。
: 日中之间有很多共同的文化元素,很容易融入,
: 只要多去旅游多观察就能体验到。
: 实际上,对于 Chinese 来说,没有任何一个 OECD 国会比日本更容易融入。
--
FROM 120.24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