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看完了,写得不错
林散之老先生年轻时真是个能折腾的主
【 在 topboy (老树逢春北航婿)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辈的太白山行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Oct 16 18:10:31 2021), 站内
:
: 真是艰辛备尝,穷游苦游,殆类搏命。在本版可算非常另类的体验,昔年光景,也值得一看
:
: ----------
:
:
:
: 引 子
:
: 1934年,林散之先决定登顶太白山,当地人闻之变色,同行旅伴也惧怕前往。随后多方打听,才雇到一个汉中人张益荣(在文章中称为张老汉或张汉)。
:
: 二人由云头口进山,前行几十里后到达萨坡寺,寺庙和尚极力劝阻,林散之仍然坚持前行。
:
: 在登山途中,每隔约二十里有一庙,可以住宿、做饭。然而,十庙九空,荒废已久,饮食、住宿倍加艰辛。
:
:
:
:
:
: 一、初 行
:
: 齐家寨为一山镇,在太白西北山麓,距斜谷二十里,人口较眉县为繁,为入太白要道。
:
:
:
:
:
: 齐 家 镇
:
:
:
: 余在林场内,日日(每天)问人入太白道,人鲜去者(很少有人登上过太白山)。
:
: 咸云(人们都说):“此山甚高,迢遥二百余里,每年六月(阴历)始有远方道人,裹粮结伴而去,谓之开山。八月以后,风雪满途,人行绝迹,谓之封山。今时尚早,冰雪未消,山上无人居,多虎兕熊豜之属,时能害人,君一人,如何可去。”
:
: 文新亦云不可去,谓“场中人入山采标本,亦只至九十里之菩萨山而止,未敢至顶,君一人,不宜临险”。
:
: 奈余志已决,有非入此山不可以生者,因托文新觅导人。
:
: 待五日,不能得。
:
: 有三原樊先生,助余甚力,苦苦物色,竟得一汉中人张益荣者;益荣持斋戒,以贩运为业,来此贩盐,樊君邀其伴余去,伊大不愿。
:
: 盐商某亦怂其成,谓曰:“君持斋;持斋者,须朝山礼佛,今林先生横太白,至汉中,君可藉此朝名山,归故里,岂非两便?”
:
: 益荣意渐移,许之。
:
: 文新遂代筹措粮糗及炉盌诸什物,于六月八日,即阴历五月九日,别文新与樊君,携张老汉肩行李,趋太白道。
:
: 入太白有二道,一由斜谷入,一由云头口入,由斜谷稍远,遂从云头口进。
:
:
:
:
:
: 云头口
:
:
:
: 出齐家寨,顺山路左行,三十里入云头口,土岗转侧,径逼以狭,盘磴上,有石骀荡诡变如云,云头之名,竟殆以此。
:
: 山溪自石峡流出,一碧澄澈,铿铿然自石桥过。逾云头五里为阳关寺;寺旧荒废,无人。饥甚,藉寺中,支乱石,煮面充饥。
:
: 饭罢,由寺东南进,沿途坡陀曲折古木高岗,蔽亏掩映,境极佳蔚。
:
:
:
:
:
: 萨坡寺
:
:
:
: 十五里,至萨坡寺,寺在路右,殿不甚高,而院落极大,院中植芍药杂花甚多。有老道三四,坐土炕上闲话,见余来,讶甚!
:
: 余以日色渐晡,不敢前进。
:
: 老道谓:“自此登太白顶,隔二十里一庙,过庙即无宿处,君不可再进。”
:
: 因留萨坡寺。晚间,与老道坐院中,凉月深深,根境两寂,老道言:“滋山野兽多,时能为害,君只二人,去最险”。
:
: 余闻之,心甚悚然!夜半,就后殿宿。
:
:
:
:
:
: 二、险 阻
:
:
:
: 日未出,收拾行李,别萨坡寺。
:
: 从寺左上,数百步,复自右下,石磴甚滑,行深峡中,晨光熹微,草木蒙翳,无所见,有泉淙淙,不知其从何处来。
:
: 峡尽,扶磴上,石壁嶙嶙,高逾百尺,从壁间行。数里,渡木桥,又十余里,至蒿坪寺。
:
:
:
:
:
: 蒿坪道中(林散之画作)
:
:
: 饥肠辘辘,入寺,荒凉甚,一物无有。
:
: 寻水煮饭,左右罗觅,无得泉处,远间潺潺之声,乃在山腹,峭壁嵾嵯,无从得下,急甚。
:
: 与张老汉彷徨四顾,忽于丛林中得一石池,深数尺,广丈许,一泓之水,澄澈可鉴。张伕呼曰“得矣”,相共大喜。拾取松枝,出所携炉,支石炊之。饭熟枵腹一饱,烦渴霍然去。
:
: 横石上坐,远览秦陇诸峰,出没天际,云飞沙走,寂寂沉沉。
:
: 张汉指其丛山中有无之处,以示余曰:此褒斜道也。稍坐,即别去。
:
: 从蒿坪寺右上,五里为交龙寺,又五里为黑虎关。
:
:
:
:
:
: 黑虎关(林散之画作)
:
:
: 道中多榛栗胡桃之属,未熟不可食。路多斜上,坡磴转折,莽莽树木,枝叶蒙蔽,极攀跻之苦。
:
: 逾黑虎关,路甚夷旷,古松夹道,耸摩云汉,数里,至中山寺。无人,日已晚,宿中山寺。
:
: 背中山寺,仰上数里为罗陀树,树多合抱,有古杉二,尤修伟。
:
: 观中有男道一,女道一,坐石前扪蚤,尴尬已极。
:
: 转罗陀树左上五六里为大殿,大殿即菩萨山,山甚高,屏绝一切,离倚自异。
:
:
:
:
:
: 1947年太白山云海
:
:
: 盖自云头口入山,至此已九十余里,多行重峦丛蔚中,不能望高远,至是则目空所有,千里无不睹。而太白一峰,高寒突兀,于云外见之,皑皑皜皜,是雪是石,高微不辨,始悟在山下时,时人所指示为太白者,非其正峰,乃太白之廓山耳。
:
:
:
:
:
:
:
: 太白高深孤远,隔绝尘寰,岂山外人所能窥其真面哉!乃叹天下事,非亲历其境者,不能得其阃奥,口耳所传,都不实也。
:
: 殿中有老道一,龙钟甚,因访以入山路。
:
: 老道谓:“山顶距此,尚有一百余里,过此即无人,顶上亦无人居,十年来,荒残甚,多野兽,无人来游;来游者至此即止,不敢再上,君二人,如何可去?若迟至一月,或有远方求道者来,与之结伴同去,事较为妥,今时太早,实不可去”。
:
: 余以渐睹太白真境,急欲抉摘奇密,不能舍割,因叩以登顶路。老道谓:“登顶路易识,迂曲一线,并无分途,每二十里有庙,可以栖止”。
:
: 余谨谢。遂借大殿土灶,煮面一饱。
:
:
:
:
:
: 子阳台(林散之画作)
:
:
: 下大殿,左上,十余里,趋子阳台,山甚陡,台在峰顶,直跻以上,甚倦,时已向暮,不敢再进,宿子阳台。
:
: 荒草满庭,萋无人迹,与张汉共被卧,夜中,大风起,寒甚。
:
:
:
:
:
: 三、兽 惊
:
:
:
: 未明,张汉即起,炊米为粥,驱此寒气。
:
: 急奔黑风岭,晨雾未开,无所睹。二十里,至松花坪。苍松莽莽,排列无际。再二十里为二仙山。
:
: 道中多胡桃,以亿万计,子实累累,目穷不极。因入山深,无人采撷,遂自为生落而已。
:
:
:
:
: 斗母宫
:
:
: 又二十里为斗母宫;宫在峭壁旁,其半已塌,偶像无存。
:
: 宫前奇峰怒起,拔地空悬,翠柏苍松,卷曲攒蔚。其上灵芝仙草,为世希奇,极地生生,猿猱莫及。张汉故采药者,能识其珍贵,一一指其壁上示余,惜不能采其灵枝片叶,归为故人寿也。
:
: 余欲在斗母宫宿,张汉以时尚早,欲前进,遂从斗母宫左下,缘壁行,石磴狼牙,莫可著趾。壁间多大木,掩蔽上下,阴险已极。尤多野枇杷,子未黄熟,酸涩不可入口。
:
: 行间,忽见有物累累,遗于道左,不知何物,逼视之,方知为野兽之矢(屎)。问之张汉,矢(屎)为何兽,张汉不识。
:
: 于是余大惧,张汉尤大惧。不敢留恋,疾向前进,足不敢停,目不敢瞬,十余里,奔至平安寺。
:
:
:
:
: 平安寺
:
:
: 岂知若寺,久毁于火,唯余一片荒基,零瓦碎石,破钟残碣而已。
:
: 时日已下,惶恐万分,欲回斗母宫,为路二十里,欲前至放羊寺,为路亦二十里,四顾彷徨,左右维谷。
:
: 余谓张汉曰:“既不能进,又不敢退,坐此空山,野兽来,奈何?”张汉惧不敢语,持杖去,四处张皇,寻觅栖所,而确荦微茫,残景不待,黄云四捲,助人恐怖。
:
: 正焦念间,忽张汉于寺右百余步外,急呼曰:“林先生来。”
:
: 余应声至,至则一石洞,深四五尺,高二三尺,窥其中干草覆地,似为人宿者,相与大喜。
:
: 急将行李肩至洞前,蛇伏以入。寻水支石炊饭,不待其熟,含糊吞食。将乱石紧闭洞口,与张汉仰地卧,心神稍定。
:
:
:
:
: 放羊寺附近老照片
:
: 时已黄昏,山风紧紧,万谷皆鸣,蒙被不敢听。
:
: 忽夜半,有声自洞外来,呼吸甚粗,余从梦中惊醒,大惊,掣张汉曰:“何声?”。
:
: 张汉急以脚示余,余不敢动,以目视洞口,侧耳停之,少顷,声去远,复耳张汉曰:“何声?”张汉急曰:“噫!何多言。”余不敢再问,心大恐,惶惶终夜,不得安睡,毕竟为虎为熊,不能知也。
:
:
: 放羊寺(林散之先生画作)
:
: 寒日未出,冷甚,霜霰满地,山径皆白。
:
: 与张汉急奔救苦岭,路极峻,行乱石间,犬牙相错。
:
:
:
:
: 救苦岭(林散之先生画作)
:
: 三里至寒风关,万松遍岭,多平顶,横枝怒发,斜出十余丈,夭矫如游龙。
:
: 七里至冲天岭,从山腰行,境绝凛冽,有如严腊。
:
: 余与张汉寒甚,所携之服,不足以御,手足均僵,每坐石上,向日取暖,冷日无色,心不能热。
:
: 过雷神峡,益陡,下视股栗,草木不生,鸟兽绝迹。
:
:
:
:
: 放羊寺
:
:
: 五里,至放羊寺,寺踞山坪,颓废甚,无人。张汉至寺,大恚(怒),蓦然以头叩地,隆然有声。
:
: 余大惊!问曰:“胡为?”
:
: 视其额,坟起,急曰:“迂老汉也!身既临险,祷复何益?汝素为善,神必佑汝。为恶,万死之不足,祷胡为?今吾与汝,入此深山,已二百里。吾之命,仗汝一肩荷之。汝死,吾必饿死。汝长者,宁忍为此?”
:
: 张汉不语,恚渐解,然余自此以后,每至一寺,时时防之,恐其复出此下愚。
:
:
:
:
:
: 四、登顶
:
:
:
: 过放羊寺十里为分天岭,岭益险峻,宽只十余丈,而南北殊观。
:
: 岭阳天清日白,云净山明,万岭千峰,蜿蜒起伏,而岭阴则黑云如墨,阴阴沉沉,大海波涛,不尽其致,罡风乱卷,挟人欲飞,绝壑孤崖,不能下视,余惊绝。
:
: 顺岭阳行,十里至文官庙,亦无人居。阴云四布,欲雨,冷甚,不能久留。
:
: 出文官庙右上,仰看太白山顶,犹在云空,一片晶莹,无寸草木,瞻睐良久,乃叹太白之名,岂偶然哉!
:
:
:
:
:
: 孤魂窪(林散之先生画作)
:
:
:
: 行丛石中,数里,至孤魂洼,峭壁排空,下临若坠,境既险绝,风复凄寒。
:
: 又数里,至至金锁关,峰峦排宕,百物俱绝,石多像形,惟妙惟肖。
:
: 仰上数里,为大太白池,池广二十余亩,水色绀碧,深不可测,无寸草点尘。向北双峡合处,有瀑布空悬,如百余丈疋(匹)练。
:
:
:
:
:
:
:
: 多乱石,石色纯白不杂。山阴积雪,垒垒未消,与石浑成一体。故自山下望之,一片皎然,始知太白之白,不尽雪矣。
:
:
:
:
:
: 大太白池(林散之先生画作)
:
:
:
: 池上楼殿数十间,杳无人迹,铁瓦雕栏,尽其工致,惜半倒废。殿中塑太白金星及大阿福像,金身犹完好。院内冰雪磷磷,寒澈肌骨。时已晴,大风起,坐楼外观池水,波扬数尺,而斜阳下照,水幻五色,演漾百变,如落迦山南海大士之大放光明也,不禁叫绝。
:
:
:
:
:
: 1920年太白山天池
:
: 最高为拔仙台,距此尚三里,已晚,不能去。
:
: 留太白池楼上,殿楼都积雪,不可居,从殿后觅一土炕,秽甚,稍事扫除,燃薪暖炕。命张汉取池水治夜饭,水寒砭骨,手不可入,炊二时许,火不能热,饭不能熟,乃半生食之。
:
: 暮色已入,寒气大作,冷不可耐。余燃土炕已暖,遂与张汉蜷卧其内,不敢出。
:
: 夜中风大吼,掀池水有声,天明未止。
:
: 晨起,不敢启门,从隙间窥之,飘风急雪,横洒天际,大骇!
:
: 谓张汉曰:“如此大雪,飘飘不止,山迳封,携粮尽,奈何?”张汉大蹙,默然不应,舀水炊晨餐。
:
: 食罢,雪忽霁,风力亦微,大喜。而幕云浓雾,四山又起,心甚惶恐,不敢稍待,急与张汉用麻布裹身束额,冒寒而出。
:
:
:
:
:
: 拔仙台
:
: 从池畔左上,三里至顶,有雷神池,在洞中,凝冰未释。再上为拔仙台,殿亦十余间,无人居,甃(垒砌)以乱石,成以木板,殿后有小台,踞石崖上,甚高,拾级上,乃太白绝顶,下视沉沉,险不可测。
:
:
:
:
:
: 太白顶(林散之先生画作)
:
:
:
: 经谓“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
: 嚱吁哉,太白之高也!
:
: 惜是日大雾,四塞茫茫,目无所睹,始悔昨日暮晴,不能趁兴登顶,一览胜概,良缘坐失,何可复得?
:
: 岂亦名山面目,不轻假人以全貌哉!怅惋久之,遂匆匆下,趋二太白池。
:
: 时二十三年(1934年)六月十三日,即废历(阴历)五月十四日也。
:
:
:
: 五、迷途
:
:
:
: 下拔仙台,经稻地洼,道中多异草,高不逾尺,叶似冬青,密甚,蓝花平铺弥地。
:
:
:
: 二太白池老照片
:
: 下五里至二太白池,池略小于大太白池,池上层楼可二十余间。
:
: 又下五里,为三太白池,大与大太白池等,而曲折幽邃过之,悬瀑从两崖间直下,演为奇观。
:
: 又下十里为玉皇池,大亦廿数亩,池上草厚尺许,细软如氊,其东为龙门,境极杳冥。
:
: 又下十里为佛池,大亦十数亩。
:
: 又下五里,为三清池,大亦十数亩。
:
:
:
:
:
: 三清池老照片
:
: 雾渐暗,如雨,咫尺不辨,不能下,留宿三清池寺观中,衣履尽湿,寻松枝取暖。
:
:
:
: 自云头口至此,已二百九十里矣。夜内潇潇飒飒,风雨满山,晨起未止。携粮已罄,仅为晨餐,急冒雨下,山云汹涌,如漆如墨,山泉爆发,如鼓如雷,惧极!
:
:
:
:
:
: 南天门(林散之先生画作)
:
:
:
: 三十里奔至南天门,峰陡起,耸拔云际,从峰右进,有殿扼其颠,险视一切。雨渐止,出天门,左右有二路,歧道茫茫,不知所向,问曰:“从何路下?”
:
: 张汉瞪目,不知所对,忖度良久,曰:“汉中在右方,必从右方下。”
:
: 遂下自右路,绝蹬孤危,左右盘折,行丛条中二十余里,不见天日,又大雾,恶气熏人,头目晕眩。谓张汉曰:“受瘴矣。”张汉曰:“奈何!”余不能动,卧地下。
:
: 张汉急出余囊所携之避瘟散服之,心神稍清。
:
:
:
:
:
: 太白山路线示意图
:
: 张汉曰:“能行否?”
:
: 余勉强起立,仍从丛筿曲折下,渐行,渐不见路,二十里至深峡中,为雍夷沟,恶嶂蔽天,高不见顶,壁间支木为栈,半多颓败,悬藤摩崖以度,大瀑从空中直泻,如百丈蛟龙,腾翻吼怒,复转折峡中行,绝壑深潭,震动万窍,仓皇奔走,不敢仰视。
:
:
:
:
:
:
:
:
: 前望高峡,势若将穷,及至穷处,又转一峡,蔽地障天,险无出路,屡转屡穷,屡穷屡转。
:
: 余惊惧已极,大饥大汗不止,谓张汉曰:“奈何?不知此去,若许路,方能出险?今时已晚,粮糗又尽,死矣。”
:
: 张汉亦饿,不能言,勉强曰:“林先生急行,勿多言。”
:
: 仍踉跄行,十余里峡渐尽,行大木中,大者七八人围,小者亦二三人围,累千累万,不可数计,林林总总,自生自长,其老者半就枯萎,或偃卧于地,横塞道路,无问之者。
:
:
:
:
:
:
:
: 复行十余里,大木尽,行乱石中,天色渐暗,余惶恐极,汗不止,衣尽湿,谓张汉曰:“奈何?”
:
: 张汉不顾,仍前行。
:
: 行间,忽见左方坡上,种有黍稷之属,急谓张汉曰:“有人矣!坡上黍稷,非人种乎!”
:
: 张汉视之,曰:“果然。”
:
: 余大喜,张汉大喜。
:
: 奔行其处,则至一板屋人家,有少妇可三十许,二女,长约十三四,幼六七岁,见余来,甚惊,炕前釜热蒸蒸,启视,为黍糜,向其索食,不许。
:
: 张汉告以绝食,少妇意转怜之。然余已惫甚,不能食,寒热作,卧地弗起。
:
:
:
:
:
:
:
: 少妇曰:“客胡为者?”
:
: 张汉曰:“连日困顿,饱受惊恐。”
:
: 妇曰:“能食鸡子否?”张汉示以妇意。
:
: 余大喜曰:“是处有鸡子乎?”
:
: 妇微笑,命其长女,越山去,更深方归,得鸡子三枚,少妇亲自煮水煎制,少许,鸡子熟,食之,如得琼浆,平生无此佳味,寒疾霍然去。
:
: 起谢少妇,借短榻,席地卧,酣然一觉,不觉其晓,回思此日所遇,离离奇奇,可惊可诧,几疑在梦寐间矣。
:
:
:
:
:
:
:
: 晨雾不开,山雨大作,余以昨日困顿,留少妇家不去,少妇殷勤待余,心甚感之。
:
: 因问曰:“君几人,家此胡为?”
:
: 妇曰:“妾家以伐木材为生,良人负木板远出,半月方回。”
:
: 余曰:“君一妇人,处此深山,无所畏否?”
:
: 妇笑曰:“君一文人,游此深山,亦无所畏否?”
:
: 余异其言,敬之。
:
: 晚间甚冷,余不能寐,燃其所携烛,整理积日写生稿。
:
: 少妇与伊二女平生未尝观烛,又不知遇所写为何物,甚以为奇,燃薪暖炕,坐旁观之,意似甚得。而门外冷而潇潇,山泉逈逈,幽怀闲思,相对无言,情倦夜阑,方各自睡去。
:
: 噫,此情此境,亦尘游人困顿中之一段野谈也!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113.140.162.202]
--
FROM 106.12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