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俩月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就是 bun 制造了大量话题
之前 deno 压根儿就不打算支持 node 包,库作者如果想支持 deno,不好意思自己再搞一份。bun 出来一搅局,deno 马上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前几天说会在3个月内支持
虽然我目前并不看好 bun,但毕竟有竞争就有好处。deno 出来前,node 也是经历了十多年,版本号都到16了,还是始终不肯支持 fetch。再看看 deno,浏览器支持的 api 它基本都在 std 里支持了,可惜不支持 xml/dom 之类跟 ui 沾边儿的。
我很看好在未来一两年内,绝大多数工具链,包括前端都可以只装一个 deno 或者 bun,不需要再额外用 npm/yarn/pnpm 单独进行包管理,而且不用考虑该怎么配 ts、babel,第三方库到底是 cjs 还是 esm 之类的问题了。到时候 temporal 也应该进入 ecma 标准了,个人感觉等 decimal 通过了之后 js 基本上就没有严重死角了。
【 在 pixYY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上的码农都不搞Web吗
: 整个八月几乎没人发文
: 有点奇怪
: ...................
--
FROM 222.15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