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以我这边的逻辑来讲,客户端的时候:
解析命令:把一个char*转成结构体,CRC一下就行
发送,把一个结构做个CRC,转成char*
HTTP的
解析命令:内部肯定要把UTF8的东东转到UNICODE,我又要转成char*,然后还要解析这些字符串。
发送:把数据序列化成字符串,转成UTF8发送。
而且,单从带宽角度考虑,客户端能带的用户也应该达到HTTP的2倍才对。
【 在 JayXie (我是黑猫警长,专管花猫警察di~~) 的大作中提到: 】
: nod 这是一部分 还有很大的一个部分是内存拷贝的开销 不考虑应用逻辑部分
--
FROM 123.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