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报
"面向服务的架构、服务虚拟化技术和最终用户编程"
专题征稿启事
近来流行的网格理念、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思想和"虚拟组织"运作模式给困惑了人们许久的动态、跨管理域的网络应用集成问题带来了曙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手用SOA的思路构建相应的应用。经过初步尝试后,人们感到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对动态、开放的计算环境下构造、部署和使用面向服务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实用技术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如何构造和组织大颗粒度的业务级服务,如何能让最终业务用户自行组装出非平凡的面向服务应用,从而更好、更灵活地构造出个性化的、能适应业务变化和满足即时需求的网络应用等问题倍受关注。最终用户编程泛指以业务用户为主导,来即时构建网络应用的相关方法和技术。事实上,从过去的以技术为中心构造应用到以用户为中心构造应用的模式转换正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的思维变革。
《计算机学报》将于2005年4月组织出版一组反映面向服务的架构、服务虚拟化技术和最终用户编程方法等方面最新进展的文章,探讨当中重要的科学问题、核心技术及具体应用。在此,欢迎相关人士投稿。
来稿重点涉及(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相关的核心技术和理论支撑:服务的抽象、虚拟化、动态组织、一体化管理和即时组合,服务的(动态)选取、匹配和替换算法,服务质量,服务语义,领域本体,业务领域的服务建模,业务级服务的组合,服务组合的正确性验证,业务服务的事务处理,应用的动态调整和重构,最终用户的编程方法、语言和工具,面向服务应用的新型体系结构,基于Web服务的工作流等协同技术,服务的个性化,语境敏感技术的应用,服务网格,面向服务计算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来稿内容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未公开发表过;引用他人成果已注明出处;名无争议;是有创新学术见解的研究成果的完整论述,对该学术领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字数一般不超过1万字。文章的格式符合《计算机学报》的要求。特别强调的是,理论方面的论文应给出重要的理论结果及证明,而技术类文章除给出实现方法外,还应该包括试验结果和评价。
截稿时间是2004年12月3日,2005年1月5日发录通知,2005年2月18提交修改稿。
本期特邀编委及联系方式:
韩燕波研究员,李刚副研究员,虎嵩林副研究员
中科院计算所
北京2704信箱软件室,100080
010-88455001-620
{yhan,ligang,husonglin} @ict.ac.cn
--
FROM 159.2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