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peex (坐等桂花香)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非常好,不过5W字,能拷过来吗?作者很真实,而且很有文采。
*******************************************************
【原创】献给弈城K级的棋友们---我是怎么从18K自学到1D的。(连载完毕)
引言
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是属于明天后天和今后的。---尼采。
紧张的下完最后一个官子,我申请了点目,弈城显示黑棋胜11目,虽然这个结果我之前已经用了5次形势判断而早已明了。但当对手也点击了同意点目结果的刹那,我还是忍不住跳起身来高举双手大喊起来,如同一个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终于夺得金牌般,嘿,那些跑龙套的,还不快升国旗奏国歌!!!CCTV呢?还不快来采访,哥的眼泪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
终于,终于换了身行头,看着蓝光闪闪的1D新标,狂喜不已。虽然自己知道棋力还只是K级水平,但仿佛如孔乙己般虽然还是和短衣帮一样,就着一文钱的茴香豆站着喝酒,但毕竟自感是穿着长衫,可以说两句窃书不能算偷了。呵呵,虚荣果然是人的天性,如同恐高一样人人不能免俗,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我知道,像我这样的刚晋升并随时会降回K级的面1D是不会被那些坐着喝酒的长衫们(高D们)放在眼里的。或许在看了我的什么围棋心得后会讥笑不已,一个还没入门的家伙居然也开始谈心得了。呵呵,如果有我也不在乎,终于成为了蛋哥,还不许我扯两句蛋么。而且这篇文章。不是为了那些长衫们,而是献给那些和我一样,曾在及还在K级奋斗的K粉们。哪怕我的心得只是茴字有四种写法,至少还能为不会写茴字的人所借鉴。
从今年5月4日注册弈城18k,经过201天,675次对局,我终于从K级站上了D级。记得刚登陆弈城时水平大约也就是17K左右吧,因为我在16K上就9战2胜7败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降级。当时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年内,1000盘内升到1D。设定目标是为了给自己动力及压力。我知道这个目标其实也不高,但我仍很高兴提前提量的完成了目标。当我在K级自学的时候,很想能找一些弈城K级升级的心得来帮助自己摸索提升,但只能找到一篇《弈城18K晋升9K感言》,而且写的也稍微简单粗糙点了。我想可能也有很多K级的棋友想知道别人怎么提升棋力,所以想在此分享自己的升级旅程和感悟,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
此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18k之前”,简单讲一下我怎么开始自学围棋并达到18k的棋力的。第二部分为“18k到1D”,仔细描述我的K级升级经历、涨棋感悟以及一些对围棋的粗浅理解。第三部分为“1D之后”,会随便谈一些和围棋有关又不完全是围棋内容的想法和思考。这半年多一直低头拼命跑,而在这个时候,我突然特别想停下来,回顾总结并反思一下之前跑过的路,让灵魂跟上脚步。这也是我写这篇而文章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18K之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虽然题目叫如何从18K到1D,其实从刚学围棋到18K的距离也不短。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家长上说孩子学棋一年,孩子连非地雷的18K都赢不了,其实这很正常,我儿子也学棋一年了,也还在17k,18k来回挣扎。弈城的18k绝不是家长所认为的初学者水平,在这我也奉劝学棋孩子的家长们,如果你们的孩子还没到2级(上海级别)左右水平,就别让你孩子上弈城了,否则多数要受蹂躏,很可能会打击孩子信心而丧失兴趣。真想网练就去新博网吧,那里全是实名制的孩子,可以找到很低水平的同级对手,不过新博网是收费的。
我最早对于围棋的印象不能免俗,也是中日擂台赛的那个时代。那个时候我还是小学生,在80年代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报纸是人们接触社会新闻的少数几个渠道,家里订的新民晚报体育版经常有围棋新闻,虽然对报纸上的棋谱如看天书,但是可能由于比赛本身的擂台性质,加上记者写的如同隋唐演义十八条好汉PK搬的刺激,让人仿若每场擂台赛都是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一样,每次看到屠龙胜的报道总能联想到古战场上一个勇士正拿把大刀到处砍人,让人血脉喷张。所以我一直很喜欢看围棋新闻,当然脑子里盘旋的可不是棋谱这类的,而是幻想这一个日本人拍马阵前叫到:来将通名,洒家不斩无名之辈。然后我方阵中冲出一匹白马,马上一粉脸小将,迅如雷快如风,大喝一声,某乃常山常昊是也,然后手起刀落,颅起血飘。此时正是夕阳,我正骑在竹凳上拿着木刀上下乱劈臆想翩翩。
关注围棋新闻从聂棋圣前几届横扫到常昊的擂台赛11连胜,世界大赛后终于等到95年的马小巅峰。可惜马小生不逢时,当然常昊也差不多,因为95年之后,棋坛迎来了整整十年的大李铁幕。那个十年李昌镐这三个字对于其他所有棋手都是悲剧,如同和乔丹年代的所有篮球巨星,哪怕你再强,也顶多是周瑜碰上孔明,C罗遇到梅西,芙蓉迎面凤姐。
很奇怪的是上海虽然是全国的围棋重镇之一,我却从上学到毕业工作这么多年没遇到或者没发现一个会下围棋的人,甚至都从没在现实场景中看到有人下围棋。于是便造就了一个很奇怪的人,一个熟悉大部分的围棋选手及新闻的人,却不会下围棋,一点也不会。当然认真想想也正常,在一个连棋具都没有见过,也没人教,也没有对手的环境下,怎么会出现一个会下围棋的人。不过那人对围棋新闻一直乐此不疲,因为他一直拿围棋新闻当武侠小说这么看。
工作以后总算遇到一两个会下围棋的人了,但由于当时工作繁忙,虽然偶尔动起学围棋的念头,但总是被这样和那样的理由慢慢拖延。一直到儿子幼儿园中班,报了个围棋兴趣班,兴匆匆的买了副棋具陪儿子上课,可能是那个启蒙老师水平有限,当时一节课听的我云里雾里,儿子更因为年纪小连棋子都拿不好,更别说理解围棋了。结果只上了两节课便放弃了。现在想来,可能和围棋的缘分还没到吧。
一直到去年,儿子已经小学2年级,我正好生病在家休养一段时间,也有时间。我记得大约是十一前后,在决心带儿子去学棋前,带着儿子在电脑上看了一节邱百瑞的启蒙课视频,邱老棋力虽然一般,但果然是善于启蒙教学的。那一节课我至少大致看懂了围棋的规则,觉得很是简单。十一后就给孩子报了一个围棋培训班,为了应付儿子的围棋作业,我终于找到一个理由自学起了围棋。
开始自学之路其实是非常粗糙的,野的很。现在想来,在18k前,我都认真学了些什么?看了3节邱百瑞的视频,搞明白了围棋基本规则和直三弯三等死活常型,看了20节左右王元中级教室,明白了围棋的基本步法,并,跳,小飞,大飞,拆二等。去图书馆借过一本入门小册子,囫囵吞枣的草草看了一遍。还借过一本定式的书,但也只粗粗看了一些关于星位的基本定式,小目,三三,高目,目外定式一个也没看过就还了。做过大概一百题左右的入门死活题,也还是因为检查孩子围棋作业的关系。好吧,这就是我18K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几乎毫无基础,我记得我在弈城13k的时候还搞不明白怎么看征子,经常征子出错,更别谈懂得如何引征了,到5k左右还经常实战遇到大小猪嘴的基本棋型都反应不过来而走错。
18k 之前我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实战,主要就是和儿子下,其实也不多,一周下三到五盘的量,这个和我开始征战弈城的日均3盘多的量要差很多,所以当时的进步速度其实是很小的。记得第一次和儿子实战,看着棋盘两个人都有点发愣,挂完星位后就不知道该走那里了。凭着记忆和感觉开始挂角,拆二,然后稍微一接触,就变成了码城墙,顶多板个头然后继续排队。更糟糕的是下到最后也不知道谁赢谁输,因为还不会数子。当时觉得围棋的胜负真不简明,怪不得普及率低,看人家象棋多简单,干掉老将就行了。
因为和儿子总能让他3子而胜多负少,随着儿子逐步考级成功,慢慢的竟自然觉得自己有点水平了。于是在今年春节时候,开始了我第一次的网络对弈,记得是跑亲戚家的时候,他们在打麻将,我看亲戚家电脑上装着QQ游戏,就下载QQ围棋,结果是三战全败,都是脆败速败,而且还不知道为啥败,这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菜。
和儿子下多了没劲,网络上下又毫无胜算。于是我装了一个对弈软件来练手,由于机器重装过,我也忘记我装的是什么软件了,大概是银星围棋吧,我只记得版本是4.2。我记得第一次下的时候,如果我不悔棋,我居然都过不了软件的9子关。。。当然,软件就这点好,它不会和你较真,所以我就不停的悔棋悔棋,每次悔棋都是学习的一个过程。那个阶段我就主要拿软件+悔棋来练手,9子关,6子关,4子关,这样逐步到了让先,分先。当然每盘棋还是都需要悔棋。其中每隔一段时间会上QQ围棋上试验一把,但记得每次上网,都是惨败而归,一次胜局都没有过。慢慢逐步的迎来了第一次分先战胜软件,然后是第一次不悔棋分先战胜软件。今年4月,我在朋友家,再一次在QQ围棋上挑战了一把,那是我在上弈城前最后一次网棋,那次输的很可惜,我本来追杀对方一条大龙已经成功,然后官子时候疏忽自撞了一气,结果对方大龙死而复生。虽然结果还是惨败,但第一次感觉到离我网战第一次胜利这么近。
让我离开软件转投弈城的是一次无意的百度,当时我和软件下,如果不悔棋分先下还是输多胜少,我当时决定如果能不悔棋而又压倒性的胜率赢软件,我就去弈城开战。但由于总是输多赢少,不由得恶向胆边生,作弊般去问了一下度娘,魔镜魔镜告诉我,软件的弱点到底在哪里。度娘还真是强大,立马告诉我,软件的弱点在于中腹做活能力太差,搜根并赶入中腹就很容易屠龙。我立马尝试。。。一试下来还真是。。。一下子从分先输多赢少到基本盘盘赢,而且因为每次都是屠龙胜,动不动还胜100目以上。一方面感到胜之不武,一方面又感到和软件下已经索然无味了。
那一刻,我知道,我要去面对弈城,开启我18K的生涯了。
18K到1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数据
在谈升级感想前,我还是先想把弈城对局数据先统计并展现一下。为什么想起谈数据,因为我一直觉得不重视数据是中国民族的一大劣根性,就连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里面也没探讨到这个问题,当时也让我甚为失望。不过最近总算有个叫涂子沛的中国人写了本《大数据》,很好,推荐给棋友可以看看。
在我目前的棋力理解来看,围棋的根本就是计算,定式就是计算下来最优化的公式,中盘更是计算力的搏杀,官子更是锱铢必较的计算。下棋是计算,复盘是验算。而计算的本身就是数据的积累。定式是一种数据,棋谱也是一种数据,任何常型的走法都是数据。如果我们不重视计算和数据本身,想要提高棋力是很难的。看看弈城K级不管那个级别上,都有下过万盘以上而进步缓慢的人,那些人本质上都是不重视数据和计算的人。
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糟粕就是一味虚高的讲形而上学,对任何形而下器的事物都抱着鄙视和不屑。所以科学萌芽在古代中国是发展不起来的,因为任何科学的基础都是数据和技术,而这些在我们文化中一向是被称为奇技淫巧,是不入流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士农工商,工虽然在商前面,但商人毕竟能有钱,至少生活无忧,且钱能转换成权势,远有太史公之货殖列传,近有雪岩之红顶商人。历朝历代都有可以拿钱买官或者抵罪的时期,也都出现过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商贾。而工算什么,彻头彻尾的贱民罢了。
而一味形而上的结果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堆互相矛盾的成语,歇后语,俗语等等。譬如穷寇莫追和一鼓作气、人定胜天和天意难为、宰相肚子能撑船和有仇不报非君子。其实每句话都有合适的场景,但他们从不说在什么度上该这样,什么量上该那样。你要较真问起来,他们先是说此乃道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要问急了,他说不定就翻脸大骂你这个朽木不可雕也。Tnnd,全是帮精神分裂者。只讲品质不能能力,只讲道德不讲进步,这也造成中国文化另一个使人伤心欲绝的现象,《春秋》居然责备贤者。《论语》堆满的只是格言。而一个社会只讲究形而上学而忽视甚至鄙视形而下器的时候,这个社会文化就是个空中阁楼文化,眺望上去像王朔的一本小说名字《看上去很美》,但骨子里全是假的,空的,虚的。其社会文化的本质就是想不断重复和灌输一个意识,就是王朔另外一本小说的名字《我是你爸爸》。
譬如诸子百家中儒家攻击的最猛烈的就是墨家,除了墨家谈兼爱触到了大儒们的神经底线外,对他们最大的鄙视就是墨家还要劳动,墨家还搞技术,还发明各种器具。大儒们不由得从愤怒转变不屑,还不由感叹到,墨者太低级了。当然虽然我不认同孟子说兼爱就是无父无君者,禽兽也的言论。但我也觉得兼爱太难,不符合一般人的人性。但是墨家兼爱的境界肯定比儒家差别爱要高。譬如,伟大的特蕾莎修女本质不就是个兼爱的墨者么?如果特蕾莎修女算是禽兽,那孟子就只能是禽兽不如了。儒学和宗教相比,某些境界还是低了些,君不见,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是符合兼爱的么?说偏了,就此打住。
数据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味偏信数据甚至有时候会误导问题,但是,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不重视数据,他可能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出了问题,怎么去发现问题。如果哪天我们的政府机关做什么报告的时候,不是光空谈什么马列毛思想(我真怀疑那8000多万人里面有几个真信这个?)、三个代表、河蟹社会,还派个傻逼记者来采访我是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改谈根据什么数据统计和对比我们发现政府还有什么问题,人民生活还有什么不足,而我们下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把什么指标提高多少,什么指标降低多少,那这才是个实在靠谱的政府。
当然这个前提是数据的真实靠谱,而现在的统计局里面其实全部是作协的潜伏者,本质是作协的一个分管机构,主要分管工作是神话、童话,笑话的三话型文学创作。另外重视数据也不是瞎喊数据,像十五年超英赶美,亩产万斤这不是重视数据,这只是重视结果。而且这完全是瞎搞,某人受了赫鲁晓夫的刺激一时兴起喊了这么一句,结果却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底下全是马屁精啊,不拍马屁的,都给清洗掉了。马屁精就说了,我省提前三年完成伟大领袖的号召,我省要十二年超过英国,是吧,那到我市呢,提前三年完成省里的号召吧,九年超过英国,我县六年,我乡三年,我村今年……你村有一个人知道英国在哪吗,你村今年能超过宋朝的英国就不错了。
好吧,我承认,我又愤青了,我又跑偏了,打住打住,来,先看看我的弈城对战数据。
18K到1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数据
在谈升级感想前,我还是先想把弈城对局数据先统计并展现一下。为什么想起谈数据,因为我一直觉得不重视数据是中国民族的一大劣根性,就连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里面也没探讨到这个问题,当时也让我甚为失望。不过最近总算有个叫涂子沛的中国人写了本《大数据》,很好,推荐给棋友可以看看。
在我目前的棋力理解来看,围棋的根本就是计算,定式就是计算下来最优化的公式,中盘更是计算力的搏杀,官子更是锱铢必较的计算。下棋是计算,复盘是验算。而计算的本身就是数据的积累。定式是一种数据,棋谱也是一种数据,任何常型的走法都是数据。如果我们不重视计算和数据本身,想要提高棋力是很难的。看看弈城K级不管那个级别上,都有下过万盘以上而进步缓慢的人,那些人本质上都是不重视数据和计算的人。
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糟粕就是一味虚高的讲形而上学,对任何形而下器的事物都抱着鄙视和不屑。所以科学萌芽在古代中国是发展不起来的,因为任何科学的基础都是数据和技术,而这些在我们文化中一向是被称为奇技淫巧,是不入流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士农工商,工虽然在商前面,但商人毕竟能有钱,至少生活无忧,且钱能转换成权势,远有太史公之货殖列传,近有雪岩之红顶商人。历朝历代都有可以拿钱买官或者抵罪的时期,也都出现过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商贾。而工算什么,彻头彻尾的贱民罢了。
而一味形而上的结果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堆互相矛盾的成语,歇后语,俗语等等。譬如穷寇莫追和一鼓作气、人定胜天和天意难为、宰相肚子能撑船和有仇不报非君子。其实每句话都有合适的场景,但他们从不说在什么度上该这样,什么量上该那样。你要较真问起来,他们先是说此乃道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要问急了,他说不定就翻脸大骂你这个朽木不可雕也。Tnnd,全是帮精神分裂者。只讲品质不能能力,只讲道德不讲进步,这也造成中国文化另一个使人伤心欲绝的现象,《春秋》居然责备贤者。《论语》堆满的只是格言。而一个社会只讲究形而上学而忽视甚至鄙视形而下器的时候,这个社会文化就是个空中阁楼文化,眺望上去像王朔的一本小说名字《看上去很美》,但骨子里全是假的,空的,虚的。其社会文化的本质就是想不断重复和灌输一个意识,就是王朔另外一本小说的名字《我是你爸爸》。
譬如诸子百家中儒家攻击的最猛烈的就是墨家,除了墨家谈兼爱触到了大儒们的神经底线外,对他们最大的鄙视就是墨家还要劳动,墨家还搞技术,还发明各种器具。大儒们不由得从愤怒转变不屑,还不由感叹到,墨者太低级了。当然虽然我不认同孟子说兼爱就是无父无君者,禽兽也的言论。但我也觉得兼爱太难,不符合一般人的人性。但是墨家兼爱的境界肯定比儒家差别爱要高。譬如,伟大的特蕾莎修女本质不就是个兼爱的墨者么?如果特蕾莎修女算是禽兽,那孟子就只能是禽兽不如了。儒学和宗教相比,某些境界还是低了些,君不见,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是符合兼爱的么?说偏了,就此打住。
数据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味偏信数据甚至有时候会误导问题,但是,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不重视数据,他可能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出了问题,怎么去发现问题。如果哪天我们的政府机关做什么报告的时候,不是光空谈什么马列毛思想(我真怀疑那8000多万人里面有几个真信这个?)、三个代表、河蟹社会,还派个傻逼记者来采访我是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改谈根据什么数据统计和对比我们发现政府还有什么问题,人民生活还有什么不足,而我们下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把什么指标提高多少,什么指标降低多少,那这才是个实在靠谱的政府。
当然这个前提是数据的真实靠谱,而现在的统计局里面其实全部是作协的潜伏者,本质是作协的一个分管机构,主要分管工作是神话、童话,笑话的三话型文学创作。另外重视数据也不是瞎喊数据,像十五年超英赶美,亩产万斤这不是重视数据,这只是重视结果。而且这完全是瞎搞,某人受了赫鲁晓夫的刺激一时兴起喊了这么一句,结果却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底下全是马屁精啊,不拍马屁的,都给清洗掉了。马屁精就说了,我省提前三年完成伟大领袖的号召,我省要十二年超过英国,是吧,那到我市呢,提前三年完成省里的号召吧,九年超过英国,我县六年,我乡三年,我村今年……你村有一个人知道英国在哪吗,你村今年能超过宋朝的英国就不错了。
好吧,我承认,我又愤青了,我又跑偏了,打住打住,来,先看看我的弈城对战数据。
数据简单分析:这张表至少能给K级棋友三个经验。
1、201天675战,平均一天3盘多,3天10盘的量吧。我也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多,但我自认为不少了。这个数据就是经验,实战第一。我认为水平越低的人实战对他的帮助就越大。在K级上混,学习虽然重要,但没有实战重要,看书是记不牢的,就像角部常型死活不是背出来的,而是在大量实战中被人一次次杀掉角部后,血泪教训才能记牢的。想砍人?等自己伤疤满身后再动杀心吧。我也看过很多账号在论坛上也给自己定了什么目标,但查了一看,多数进步都很小。书是看了不少,但一年才下了100盘棋不到,那能提高多少棋力呢。
2、我经历了24次升级,4次跳级,但也经历了12次降级,甚至还有1次跳降级。任何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反复中螺旋上升的。韧性也是第一。决定一个人能否持续涨棋如同一个人能否成功一样,重要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最重要逆商,即是你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3、从数据统计能看到我没有连续超过5天不碰棋的,坚持更是是第一。古人早说过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才是王道。如果你也是个想涨棋的K级棋友,如果你能做到大量实战,韧性不拔,坚持到底,我相信你会比我更快的升D,因为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计算力记忆力都在下坡路了,一路漏勺昏招走来,其实是个没什么棋才的人。
其实我虽然说了实战第一,韧性第一,坚持第一,但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却是另外一个真正的第一,就是兴趣第一。因为没有兴趣其他三个你都是无法做到的。记得《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说的那句话么?要成角先疯魔,不成魔不成活。很多人只关注了怎么通过下棋看书提升棋力,其实,提升兴趣才是真正的涨棋驱动力。这方面我有很深刻的感受和教训,会在后面逐步再谈。
当然,仅从弈城的对战记录中能看分析的数据并不多。其实就连上表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其实这也是弈城软件的一个问题,一个拥有大量数据的平台,却在数据挖掘和分析上功能如此之弱。对于棋谱的管理深度和宽度如此之差。真是应该反思。
这节暂时写到这,其实我虽然说要重视数据,但是我能提供的数据还是太少了,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也会尽量用数据,哪怕是模糊的数据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想法,譬如在什么定式里面遇到什么什么走法最多,概率大约为多少等。
征途
我自己把升级之路分成了4个阶段,这4个阶段给我的是不同的感受,当然升级路上肯定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每个人出现瓶颈的时期和级别也是不同的。但是遇到的问题我想大同小异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愿把我的感悟同K粉们共享。
第一阶段:18k-13k
从18k升到13k左右并不要学习太多内容,只要多实战,或快或慢总能提升上来。至少这个阶段我没有刻意学过什么,就是不断的下。这个阶段对手孩子非常多,孩子们多数大局观都不太好,容易纠缠在局部而忽视大场,他们对于吃一个子的兴趣大于边路多拆个二。对付他们,多脱先几次,抢到几个大场。然后只要在局部战斗中不要吃大亏,很容易就能赢下来。只要在布局上注意速度和有脱先意识,其他不要太弱,加上不遭遇地雷,应该就能很快离开18K区域。
我是5月4日注册,在18k上只用了1天,就在升降级上8胜1败而跳级。当然一个地雷也没遇到,一看帐号名就知道多数都是不满10岁的孩子。当然,第一次网战胜利和第一次跳级,都让我一时兴趣大涨,信心无比。而打击总是在你最有信心的时候来临,在16k上我居然9战2胜7败,降到了17k。有些应该是遇到了地雷,还没看清对手就被人砍倒,但很多也是完全的漏勺昏招造成的。讲到底还是棋力不够,有时候甚至连双打吃都看不见。但都是低级错误,多下下很快就升上来了,2周后我就升到了13k。
第二阶段:13k左右:
升级的4个阶段中,我把13k单独作为了一个阶段,因为我在13K附近实在挣扎了太久。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瓶颈期,当然也是我开始系统学习围棋技术的一个阶段。
我在13k有多挣扎?看看数据吧,我5月20日到达13k,一直到7月15日才脱离12k。用了55天才真正突破这个关卡。55天什么概念?我从18k升到1D总共才用了201天,过这一个级别用了我超过27%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不停的升级降级,升上13k或降到13k的次数居然达到8次,被一个好友戏称为老13。这个阶段的升降级总次数达到16次,而我从18k升到1D总共才升降了41次,这个阶段的升降次数居然占到40%。
我仔细的自我分析汇总过那个阶段败局的原因。
1、棋风的转变:13k以前光和对手切切蛋糕就可以赢棋了,就看谁切的大,战斗只是局部性的,边界性的。13k级开始,对手的棋都开始凶了起来。举个简单例子,对于星位小飞挂角,13k以前,超过一半的对手会小飞守角,而13k后,超过80%的对手都会一间低夹过来。分割并战斗是主旋律,这让我很不适应。
2、我13k前的法宝成为我13k后的致命伤。13k前我的2大法宝是布局速度,没事脱先。速度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棋型薄,经不起冲击,常常在战斗中崩溃。这个阶段的对手开始让我很不适应,你立二拆三?他马上打入。你拆二?他马上靠入。你拆一?他也敢靠压。其实这些手段现在看起来并不可怕,甚至是损招,但关键是我那时力量太差,不会打架。当时看到这种棋风的对手真是头疼极了,搞的我有段时间遇到这种人甚至立二只敢拆二。。。而在死活基础很差的前提下没事脱先经常会变成没事找死。这个阶段我角部被杀,大龙被杀比比皆是。等别人动手后,把局部走成后手死是我的强项,总之死活太差。
3、对杀能力太差。很多的棋都是一个局部对杀然后十有八九是我被干掉,而且能走成差一气被杀就算不错了。力量?手筋?简直是手无缚鸡之力。正好当时看到有人评价曾九连霸本因坊的高川格的力量为打不死一个蚊子。。。我当时悲哀的觉得我的力量只能称为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其实这个时候差距是全方面的,我前文也说过,13k的我连征子都没完全搞懂。只是上面几个原因比较突出罢了。看着很多下过上万盘的18K,我终于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涨棋光实战是不行的,学习和实战是煎饼的两面,那面不煎熟不了。于是我开始买棋书了。记得第一次一下子就买了十多本(当然很多本到现在连一页还没翻过)。
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1、学习布局。这个阶段其实我开始系统的研究了中国流布局的各种常见变化,喜欢这个布局的原因只是因为喜欢这个名字。后来想想我突然悲哀的终于明白我再怎么愤青总还是揣着颗中国心,我再不停的抱怨这个国家却又无限依恋这片土地。又跑题了。。。打住。我看了2本关于中国流的书。另外看了2套小孩的口袋棋书,一套是《围棋随身学》,一套是《围棋随身练》,没全部看,主要的还是看布局选点方面。这个阶段我在布局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使得我从13k到4k这个阶段,在布局阶段80%都能获得优势或主动。
2、开始研究棋的形和筋。开始看《凡遇要处总诀》,文字版看着像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总决。。。但不配图例基本都看不懂。。。然后在网上找这些棋谚的图例解释,自己收集汇总打印,然后研究。后面还找到2本关于棋谚图解的小书,总算对棋的形和筋有了简单的了解,记得看明白的第一句口诀是‘形见单双定敲单’看懂后觉得棋形真是飘逸,神奇啊!想当年哥最擅长的可是走愚形弯三啊。这方面还要提到2本书,一本好像叫《常见棋形百例》,这个由于只有电子版,没看完,记得第一个是乌龟不出头的棋形。一本是沈果孙的《正手与俗手》这本我看完了,感触较大。以前俗手太多了。明白了最容易出俗手的就是打吃和冲。譬如我第一次看懂‘扭十字长一方’的棋谚后。哥才明白为什么以前打架的时候别人一扭断,哥感觉就要吃亏。因为哥一被扭断第一反应就是打他丫的。。。
3、我开始做死活题了。有没有效果?我只记得有一天我破记录的疯狂的连续做了60道中高级死活题。第二天我一举突破了13k这个关卡,从12k跳升到了10k。
第三阶段:13k-4k
冲破13k的瓶颈,我好像突然打通任督二脉一样,从13k到4k一路升的顺风顺水。虽然当中也有过降级,但一般很快就能升回来,也不会像13K那样反反复复。仅仅2个多月,我一口气从13k升到了4k,整整10级。
这段时间好像也没特别学什么,只是看书和做死活题一直坚持着。但书没怎么看,都是东翻几页,西翻几页。唯一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加藤正夫的《角部攻防90例》。我没全部看完,但看了不少,我把这本书爱称为《掏角大法》。另外《正手和俗手》因为一直放在车上,断断续续又看了一遍,常常会有新的体会。死活题也一直坚持在做,但量不大,一周20题的样子。但这段时间我把王元的围棋讲座全部看了一遍,包括中级教室52讲,战术大全,死活大全,定式大全,好像除了官子大全,他的围棋讲座视频我都在这个期间看了一遍。这个是我这段时间觉得帮助最大的。特别是关于肩冲、劫争这两部分有了初步的体会。另外对于死活的理解提升了,明白有时候苦活不如不活,哪怕能局部安定也不如先争出头。开始模糊的把局部的死活和全局形势有了初步的联系和理解。
这个阶段的输的棋要么是因为局部对杀走崩掉了,要么就是出现孤棋被人一直追究,或者杀死或者通过攻击赚足了便宜。这个阶段开始逐步理解势的作用。理解为什么中央开花能有三十目的价值。棋不像以前这么薄,慢慢开始懂的走厚。开始明白攻非杀的观念。这个阶段的布局还是坚持中国流,通过不断实战把各种变化尽量熟悉。另外这个阶段我买了本定式大全放在电脑前,遇到不熟悉的定式就当场翻。哈哈,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干的吧?
这里特别想说说孤棋,虽然我很多棋都是因为孤棋被攻而导致失利,但是我的对局总是不能避免的出现孤棋,因为我在这个阶段我因为看了《掏角大法》而得了贪角病,一盘棋,占三个角是常态,抢四个角也不少见。哪怕你坚固如无忧角,或者星位小飞加小尖,有时我也敢进去掏一掏。但是因此总是把别人的外势撞的很厚,别人摸样起来后,然后我第二个毛病恨空病就出现了,匆忙打入,然后就是狼狈逃窜。很多棋都是这么输的。现在我的贪角病和恨空病还是不小,但比那个阶段病情要好多了,因为逐步明白,围棋是讲究平衡的。
第四阶段:4k-1D
我还记得第一次3k的战绩,18战5胜13败。5胜都是半目胜一目胜甚至是对方掉线胜,13败全是中盘败,脆败,大败。从头到尾没有机会。其实这是我在升D前最后一次降级,但那次降级让我特别深刻。以前虽然经常降级,也有输的更惨的,甚至跳降级的。但没有一次让我这么悲观。因为以前的降级,输棋,至少我在前50步还能有优势,多是中后盘的战斗中逐步失败的。但这次感觉是完败,赢的都像捡的,输的全是应该的。而且15盘的大败都只是因为1个败因。计算力不够,总在一个局部走亏甚至是走崩掉。
其实围棋水平越高,翻盘的难度其实越大,4k以前中盘落后20多目后面有的是机会,4k以后中盘落后20目就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所以一个局部计算不够造成损失,稍微大点后面就心态变急,很快就会犯第二次错误。2次错误一犯基本可以投子了。
我当时觉得悲观的原因是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计算力很难提升了,觉得又到一个重大瓶颈了。而且我死活题一直做的很差。感觉自己的计算力就是不行。降到4k后居然第一次出现了惧战心理。大家可以从数据中看到我降到4k后对局量下降了,日均才2盘多点。
在4k再次升级是个痛苦的过程,我这次升级破记录了用了21天,要知道我之前升降级的平均时间可是5天不到啊。而且对局数也破纪录的是51盘。是历次升级中最为艰辛的一次。但是没想到的是,这次艰辛的升级后,我诧异的发现居然一口气只用了16天就从3k升到了1D。
这段时间给我的感觉是,4k到2D差距不是特别大,至少不是质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这点也从我看对手的对战记录上印证了,我发现很多这个级别的对手都是在2D和4K之间上上下下。区别只是有些人稳定些,有些人起伏大一点。他们围棋技术的差别就在计算力和飞刀上面。一个级别的差距可能只有计算力多算一步的差距,甚至都不到,但是这个多算的一步搞不好就是决定性的。另外高级别的人可能飞刀啊陷阱啊会稍微多点,你一个不小心中刀就会落下风,但是每中一次飞刀,只要你认真复盘,你也总能学一招不是?等你身上插满飞刀了,你手上不也就全是飞刀了么。就算你笨,挨一次记不住,但被同一把飞刀捅了十次,你再笨也能记住了吧。
要说我计算力提升了多少我真没感觉到,至少死活题还是做的很糟,做题的数量也没上去。但是为什么最近升级顺利点了。一方面可能是3k后我对手挑选的较弱,但另一个原因是,我下棋比以前认真和用心了。以前很多局部,并不是算不深,而是不深算,因为深算很累。明明可以算5步的,算了3步就出手了。明明可以多联想一下这个局部变化对全局的影响的,而就只算局部。总之就是所谓的随手棋太多。而在4k后,因为不认真算会很惨,逼得自己从态度上有了改变。
认真下一盘棋比你随手下五盘棋的进步可能还要大,当然认真下非常累,我记得张栩在一次比赛后说过,感觉自己灯枯油尽,站都站不起来了。日本古棋也经常看到什么吐血之局,献身之局。以前觉得有点夸张。但尝试认真下棋后明白,真的很累,我有次很认真的连续下完三盘棋,每盘都是纠缠到官子才分胜负,感觉脑子没停过。第三盘下完后感觉精疲力竭,头晕眼花,都想吐了。
这个阶段,书没怎么看。刚买了套12本的坂田荣男全集。因为我的棋容易出现孤棋,所以直接拿起第二本《围棋治孤法》正在看,感觉很有启发。但主要的学习方法还是看视频。最近在看黑枪的《千人5段》公益讲座100讲,目前已经看完三分之一多了,也感觉很有帮助,他的讲座更贴近网络实战常型,虚的少,黑枪讲的也好,很多内容可以直接学以致用。黑枪老师在不在啊?我是你的粉丝啊,有机会指导我一下额。。。
就这样,在低头行走间,我已经不知不觉站到了我曾经仰望的D级。
棋力自我分析与感悟
自我分析:
在我18k的时候,我认为1D的棋力一定是相当的牛逼,至少是完全入门及全面了。可当我磕磕绊绊连滚带爬的站在这个我曾仰望的地方的时候,我才发现1D的棋力其实真不怎么样。就像你好容易追到了一个大胸MM,开房后激动的扒了一看,郁闷的发现原来她只是戴着魔术bar。有一次这样经历的棋友请举手,有两次这样经历的棋友我和你同病相怜,有三次这样经历的棋友我请你吃饭。另外,有戴魔术bar的女棋友请走开,本文作者不欢迎你。
1D真的不怎么样,因为我就不怎么样,职业棋手的棋我大部分步数都看不懂,从技术角度我感觉还有好多好不会,我的技术也非常不全面,譬如我几乎不懂官子。就这样,也1D了。。。好吧,让大家看看我这个1D囊中都有些什么货色。
先简单给自己的技术打个分,10分制(按照业5可得满分的标准,非职业标准)。
布局:5分
定式:4分
死活:2.5分
力量及手筋:2分
官子:0.5分
满分50,我大约14分吧。我不谦虚,在这个没人知道对方是不是条狗的网络上,我没必要谦虚,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有些项目可能分还打高了。18K们不信?好,接下来我分别每项自我剖析一下:
布局:
对于这个我自我打分最高的项目,也只是因为我曾经花过不少力气,而且在大部分对局中布局能稍占优势的关系。但一仔细分析,我的布局还是不及格。
最大的问题,我会的布局太少了。我深入研究过的只有中国流,我黑棋95%都是中国流开局。拿黑棋我经常能把握到主动权,可以这么说,我的白棋实力比黑棋实力要起码差一个贴目。所以我不爱拿白棋,为了拿黑棋,我每次升级,都是尽量找高一个级别的对手对局。在我的升级赛中,我找高一级,平级,低一级的对手的对局比例大约是6:3:1。平级对手也尽量找比我胜率高的,那样我才能拿黑棋。
除了中国流,我还稍微研究过迷你中国流,但用的少自然不熟。三连星和小林流基本没研究过,只是偶尔尝试玩玩。布局只用平行布局,对角星布局我从不用,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力量不适合走对角星。
每次拿白棋,我总有一种不会下棋的感觉。早期主要是二连星或者三连星。但也都只是徒有表象。后来逐步改成错小目。为什么走白棋就用错小目,原因有3个,一个是想快速取地,用实地抗衡有贴目负担的黑棋。但主要的原因只是因为我的小目定式不熟悉,而且小目定式又太多太复杂,用错小目能增加对小目定式的熟悉。其次是错小目容易形成迷你中国流的布局,虽然我用的不多。
对于白棋我到现在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布局,曾经下载过吴清源的白布局,打开一看,昏倒,里面的棋谱不是数字标明,而是中文标明的,简直没法看,看了两页就扔了。如果有白布局心得的棋友,希望你能回复此贴,让兄弟我也学习一下哈。
对于K级棋友,你能深入研究一个布局,并在实战中不断检验就够了。你看我,一个中国流也不到1D了么。当然不反对你多研究些,但是一个不研究是不够的。不是星位拍了三个就叫懂三连星,也不是会走星小目再分投一个就叫懂中国流。
定式:
为什么定式给自己打4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下棋的时候总是把定式大全放在电脑前啊,所以我不太会定式走错,哈哈。如果扔开书,我大概了解的定式也就20多个。数量其实不多。
但是关于定式我也有自己的缺陷,我最熟的是星定式,而小目定式因为种类实在太多,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感觉把握不熟。三3定式因为少,还算基本掌握。但目外和高目,不好意思,只偶尔翻翻,从不去用,所以也基本不会。当然实战也很少遇到,遇到了也不搭理他,等他自己补角,实在要进去,也是翻开定式大全,照着书冲进去。
学习定式对K级棋友是最有帮助的,多走走你慢慢理解这个定式的这么走的原因,从而提高棋力,反正我除了布局,定式是看的最多的。但是不要去背定式,定式不是背出来的,我从没刻意背过一个定式,定式你只要多走,自然就记住了,如果不走,你背的再牢,过阵子也一样忘。
我个人认为,K级棋友没必要去了解高目和目外,K级对战中也很少能遇到。我近700局的经验中,走出目外和高目的次数不超过20次。三3出现的次数也不多,30多次最多吧。所以在K级,你只要学好星和小目的定式就足够你混到1D了。
另外K级棋友不要去研究复杂定式。遇到不会的定式就尽量简明,哪怕吃点小亏,复杂定式里面飞刀太多,很容易就中刀了。反正我近700局的经验中,从没碰到一个人走过大雪崩,小雪崩也只走过10次多点。大斜也只遇到过两三次,妖刀定式遇到的稍微多些,几十次吧,但也都是双方小心翼翼的走了个基本型。这种复杂定式我们K级棋友少碰为妙。也没必要。定式只是个马步架子,初级棋友对局关键还是中盘。
目外,高目,复杂定式可以不碰,但一个种类的定式虽然在定式书上没有专门归类而是分散在不同地方,但一定要熟悉了解,就是点三3定式。角部是棋盘的魔都,而三3就是角部的魔都。任何角部的攻防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个点来开展的,虽然表象上不一定是点三3。你要熟悉了这个手法,经常就能赚便宜。这个最好的一本书是韩国的《三3技法辞典》,但买不到实体书,只有电子版。还有一本就是加藤正夫的《角部攻防90例》,看完这两本书,你会发觉什么角都是不牢靠的。。。
对于K级棋友,定式能了解20个左右就够了,反正我就了解这么多。星位的定式,一般就是小飞挂,然后小飞守角,关起守角,压长压虎,和各种夹击,主要是一间低夹。当然还有脱先后的双飞燕定式等等。在K级中遇到的最多的还是一间低夹吧,虽然我不爱用一间低夹,因为有我贪角病,没事不爱把角部给别人,但大部分人都喜欢一间低夹。70%的概率应该有吧。所以对这个定式要认真研究。
小目定式种类繁多,但最常见的还是是一间高挂,最常见的应对还是托退定式。超过50%的概率会走这个吧,不止是我哦。当然托退也可能变成雪崩型。看局面选择了。其次就是各种夹击了,小目的夹击方式比星位丰富的多,一间低夹,一间高夹,二间高夹都走的不少。不会像星位基本就是一间低夹。
小目的一间低挂稍微少些,变化很多,没有比较统一的应对,根据每个人的风格和当时局面情况,什么走法都有,稳健如秀策的小尖,攻击有各类夹击方法。可以这么说,小目的定式种类比其他所有定式加起来还多还复杂。走法也更多变。K级棋友在小目定式上一定要多花点力气。
三3定式相对简单,主要就是星位肩冲后的一些变化。因为实战遇到的也少,我这也不多说了。
另外任何定式你都要学会几点:
1、任何定式,你要尽量明白如果对方不按定式走,你该怎么办。通常他不走的点就是要点。13k后经常遇到定式脱先或无理手,只有明白这个了,这才能说你理解这个定式了。会定式和理解定式完全是两个概念。通常K级棋友定式脱先或者不按定式走都是恶手,但问题如果你抓不到问题,可能恶手就变妙手了。
2、任何定式,你都要起码分别了解取地和取势的选择。譬如小飞挂角遇到夹击,你不能只会三三进角,起码要懂得跳起并肩冲破坏对方摸样的方法。
3、任何定式,你都要起码分别了解不同方向的选择。那个方向适合你发展,你就要往那个方向行棋。同样是对方小飞挂角,可能左右情况不同,你就要懂得选择守角或夹击来选择方向。
4、任何定式,至少了解到这个定式是先手还是后手。如果可以尽量找到分别以先手和后手定型的不同走法,在一些关键时候,一个先手作用太大了。。。
可以这么说,定式的运用和选择决定了一盘棋的基本战场形态和基本战斗趋势。有时候一个定式选择失误,一盘棋本质就已经结束了。
死活:
除了实战怎么最能涨棋?虽然我不愿意这么回答,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死活题还真是很有用的。
其实我真的不爱做死活题,以前看过一篇围棋老师的帖子,那人极力鼓吹实战第一,死活题没用。那些题目在实战中遇到的概率接近为0。我当时深以为然。他说他教的弟子从不做死活,打上1段的也好几个了。当时这也给我找到了一个不做死活题的充足理由。现在想来,那个老师完全是误人子弟,不做死活题能上1段么,当然能,但完全靠实战来锻炼死活效率肯定是低的。
死活题的题型的确在实战中很难能出现,但是死活题锻炼的是计算能力,是观察棋形弱点的能力,而提高棋力的根本就是提高计算力。那些希望提升棋力的K级棋友们,要升级多做题,没错的。
做什么难度的死活题?
根据我的经验,别做太难的,那个是找虐。除了能打击你信心没其他作用,提升不了你的棋力。那些发阳论啊,天龙图啊,我们一辈子或许都没必要碰,那起码也是业余3-5段后才需要考虑的。尽量做比你能力稍高的题目就可以了,而且效果也是最好的。什么样的题目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呢?按照三分钟一道题做不出就算做不出的标准,大约是一本死活题集,你能做出70%的程度就行。然后逐步换更难的。
我的死活题生涯
除了儿子的围棋作业,我只买过1套12本的《李昌镐精讲死活》《李昌镐精讲手筋》,各6册,由简到难,每册123题。这套书的优点是讲解比较详细,除了正解还会讲常见错误。我目前做到死活的第5本。但做的断断续续。总体来说,死活题从第一本开始,我能做出的概率也就20%到30%。很受打击。。。虽然我棋力逐步增加,但每册的死活题也逐步更难,所以每册的死活我的解答率一直很低。
除了李昌镐精讲死活,我每天上班一般尽量会在围棋学研网上做4道死活,这个网站是收费的,但每天会免费提供4道死活,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各一题。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入门解答率大约90%,初级大约50%,中级大约30%,高级10%都不到。现在逐步进步到入门解答率100%,初级70%,中级50%,高级30%。虽然缓慢,但总算在逐步提升。
我的死活题量一直不大,平均就是每周20题的量,我知道很少,但我真的不喜欢做,我能坚持下来已经很不错了。K级棋友们,你们想做多少,自己看着办吧。不做当然也行,慢慢升呗。也不是每个人下棋都是追求升级,自己开心就好。
中盘及手筋:
关于这部分,我真的没什么好分享的,因为我自己也太弱了。我只能说多做做手筋题吧。中盘的本质还是计算力的比拼。想要增加计算力,好像做题效率最高,其次是实战。反正我个人没什么天赋,我自己算过,我的计算力大约也就是5步左右,最多7步。因为死活题和手筋题里面,一般如果答案超过7步的,我基本都做不出。听说业余高手们算个20多步像喝水一样。我也看过坂田荣男全集里面他自己说,一般的棋型,他能算到50步-80步。有些棋能算到100步以上。对此,我相信但我很无语,都是人类,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但是我不相信所谓的一局棋才走了50步,李昌镐来看了一眼,记者问他怎么判断,他说A半目胜,然后A就真半目胜了。这个传说可能很多人听过,但我认为这完全是扯淡。这完全是侮辱围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是人们总是愿意创造出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来用来膜拜。如果他倒下,人们又挤着上去踩上一脚,然后吐口唾沫说哥早知道你是骗人的了。妈的,人类,就这个德行。
我的中盘力量有多差?这么说吧,我的600多局里面以屠龙胜的肯定没有50盘。但以被屠龙而失败的起码超过150盘。而且我的屠龙一般很少是主动屠龙的,多数是我的摸样建立起来后别人打入后的歼灭战。另外由于我开局经常能有优势,常常走到中盘能有20多目的优势,就更不愿意冒险打架了,慢慢的收然后小胜。当然因此而被翻盘的也不在少数,但是我印象中这么被翻盘的比我动杀心而杀崩输掉的还是要少一些的。
手筋除了李昌镐的精讲手筋以外,还做过一本对杀技巧。其他没有了,到现在我的手筋还是不行,只能靠纸巾替代了。输了用来擦泪。此时,电脑正放着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官子:
我其实很想把自己的官子打0分的。。。但是貌似1D打0分脸上实在挂不住。所以关于官子,我顶多和K级棋友做些负面例子的分享了。。。
我的官子有多差?我不久前在1k上下了一盘,在开始收官的时候我领先26目,收完后我居然2目负。夸张么?创纪录了。。。但就在平时,如果我在收官前不能领先10目以上,经常会在官子阶段被翻盘。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我能经常在官子的时候走出自撞一气这类的蠢事,造成一块棋莫名被吃或者对方大龙突然复活。不是偶尔。。。是经常哦。。。崩溃啊。。。
为什么这么差,首先我从没有做过官子的题,只翻过2页关于官子的书。连关于官子的教学视频都没看过,王元的所有视频都看了,就是没看官子大全。因为没兴趣,不喜欢。对于官子的理解大概就知道有什么双先,单先,逆收,后手官。尽量走双先,然后逆收。然后尽量从大的开始走。一些最基本的棋型的官子大约有几目大致有个印象。另外听说还有先中后,后中先什么的,还有厚薄对于官子的影响之类,这些我暂时还没搞清楚。
我不喜欢官子,这个貌似是力量大人才够资格说的话,他们喜欢中盘就解决战斗。譬如坂田,古力,陈祖德等。但我这个毫无力量的人,还没事喜欢把棋拖向收官的人居然也不喜欢官子就有点搞笑了。。。其实因为骨子总觉得官子太小家子气了,为一目半目斤斤计较,不是大男人作风。有本事前面多赚点。后面可以随便花嘛。。。
但我知道,要成为高手,官子是必须跨过去的一步,前阵子遇到一个朋友,他孩子已经考出1段了,问他最近在教什么,他说什么也没教,就是集中练习官子。官子走好赚10多目很正常,等于吃一片子了。当时对我还是很有感触的。以后慢慢再学吧。官子,大家就把我当反面典型好了。
官子:
我其实很想把自己的官子打0分的。。。但是貌似1D打0分脸上实在挂不住。所以关于官子,我顶多和K级棋友做些负面例子的分享了。。。
我的官子有多差?我不久前在1k上下了一盘,在开始收官的时候我领先26目,收完后我居然2目负。夸张么?创纪录了。。。但就在平时,如果我在收官前不能领先10目以上,经常会在官子阶段被翻盘。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我能经常在官子的时候走出自撞一气这类的蠢事,造成一块棋莫名被吃或者对方大龙突然复活。不是偶尔。。。是经常哦。。。崩溃啊。。。
为什么这么差,首先我从没有做过官子的题,只翻过2页关于官子的书。连关于官子的教学视频都没看过,王元的所有视频都看了,就是没看官子大全。因为没兴趣,不喜欢。对于官子的理解大概就知道有什么双先,单先,逆收,后手官。尽量走双先,然后逆收。然后尽量从大的开始走。一些最基本的棋型的官子大约有几目大致有个印象。另外听说还有先中后,后中先什么的,还有厚薄对于官子的影响之类,这些我暂时还没搞清楚。
我不喜欢官子,这个貌似是力量大人才够资格说的话,他们喜欢中盘就解决战斗。譬如坂田,古力,陈祖德等。但我这个毫无力量的人,还没事喜欢把棋拖向收官的人居然也不喜欢官子就有点搞笑了。。。其实因为骨子总觉得官子太小家子气了,为一目半目斤斤计较,不是大男人作风。有本事前面多赚点。后面可以随便花嘛。。。
但我知道,要成为高手,官子是必须跨过去的一步,前阵子遇到一个朋友,他孩子已经考出1段了,问他最近在教什么,他说什么也没教,就是集中练习官子。官子走好赚10多目很正常,等于吃一片子了。当时对我还是很有感触的。以后慢慢再学吧。官子,大家就把我当反面典型好了。
势与地:
对于地和势的理解和偏好我有过反复。记得刚学棋的时候,对手就只有儿子,让他三子,仗着他菜,特喜欢下宇宙流,哦。。。那个时候应该不能称为宇宙流吧,太亵渎武宫了,应该称为草肚流。喜欢放弃角地,洋洋洒洒的太空漫步,胜率还很高,不由得更加自鸣得意。其实现在想来,当时还根本没什么地和势的概念,完全是从美学角度来下棋罢了。
这招自从上网后就不好使了,我早期在网上的对局经常是四个角全部送人,但肚子又围不大。特别在13k开始,这种方法基本没赢过,人家先掏光你角地,然后客气的只是浅消你,不客气直接冲进来,你还杀不掉。我慢慢明白,宇宙流是对力量要求特别高的下法,而且非常难以把握。就像我在研究中国流的时候,尝试过一阵子高中国流,就是感觉没有走低中国流容易把握。我也慢慢明白,地是现金,势是股票,股票可以暴涨,也可以一文不值。当然在我手里经常暴跌。。。可以这么说,对于势的把握程度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围棋水平,越是高手越能发挥势的威力,高手们都是股票高手。
痛定思痛后,对于我们这种水平的人,先抢现金是最实在的,至少他不会轻易贬值。剩下的就是让对手的股票熊市就行。这样容易把握的多。这也就是所谓的先捞后洗。于是我慢慢的转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上来猛捞实地,我记得13-4K的阶段,星位挂角,对方只要夹击,我95%都会点三三,都快成下意识反应了。捞足角地后然后就开始眼红别人的大摸样,二话不说,立马打入。然后一路丢盔卸甲狼狈逃窜。现在反思感觉当时我的围棋思想很偏激,完全是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
一直到在7k遇到一个地雷。对方大约2D水平,我虽然输了,但他和我下完后主动和我复盘讲解。下了将近700盘,这是唯一主动帮我复盘的棋友,他在分析我的一些走法时说,你捞了这么多实地的时候,浅消就够了,你还打入。有些地方应该分投,你还去点角。太贪婪了,围棋是讲究平衡的,别人付出了某些代价,就应该容忍别人应该获得一些利益。太贪婪的结果只能是被人利用攻击最后导致失败,他认真的和我复盘了半个多小时,这是我下棋以来唯一一次有人帮我复盘,感觉帮助好大,很有些醐醍灌顶的感觉。平时都是我自己复盘,自己检讨。进步很慢,很多问题手总是发现不了。在这也感谢那位来自苏州的棋友曾给过我的无私帮助。当然我自己也乐意帮助别人,只要对局后对方要求我复盘,我从没拒绝过。
那次后,我开始逐步改变过分贪角和恨空的毛病,逐步注意保持地势的平衡。当然,总体来说,我还是属于贪爱实地的人。这可能也是现代围棋的一个总体趋势吧,我看职业高手们也是先捞后洗的偏多。
对于厚势的理解是逐步来的,早期总爱用厚势围空,慢慢理解到这是效率低下的行为,另外早期也不懂厚势勿近的意思。一道铁壁我都敢在离他拆二的距离去下子,当然被人夹击一痛暴扁,被扁的多了,慢慢理解厚势是用来攻击的,不是用来围空的道理。
随着棋力的逐步提升,越来越感受到厚势的威力,自己也慢慢从以前追求效率而很薄的棋形而慢慢走厚。当初很多觉得是职业棋手是缓手的棋也慢慢能够理解了。K级的棋友们,你对地势的理解以及厚势的运用就是你棋力的体现,等你发现这两方面有提升,那恭喜你,你的棋力一定是取得了突破。
攻杀:
网络围棋是很暴力的,如果失去攻击目标,很多人就不会下棋了。在那些暴力分子眼里地从来不是围出来的,地都是砍出来的。而且他们动起手来根本不管自己有没有眼,能不能活,只要能让你死在他前面就可以了,所以经常看到几根一个眼都没有的棍子纠缠在一起。我曾经很不适应这样的棋风,我试图告诉他们,剑法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不杀便是和平。然后他们用一顿飞刀告诉了我,这里的棋友都是看《动物世界》长大的,不是看《英雄》长大的。他们是达尔文的追随者,不是张国师的粉丝。。。
我是不擅长攻杀的。不过我擅长被攻杀。被人砍多了,居然对砍人慢慢也有了点心得。当然都是用血泪的代价换来的。
我对于攻击的理解,首先的感悟是最好你自己先活了或厚了再动手,你活了才能让他死了,否则,经常会原告慢慢变成被告,反正我经常从追杀发展到被追杀最终被杀掉。当然,在实战中,大部分人是杀起来再说。其次攻击的第一要点,就是先搜根,让对方先浮起来。
攻杀是两个概念,攻不一定要杀。如果K级棋友明白理解并善于运用攻非杀的观念,你的棋力就会有很大增长。有时候杀掉一片棋,不如敲锣打鼓送走他。一路追击,让他按照你指定的路线一路溃逃,而你边攻击边取地。远比杀掉一片棋要合算的多,而且在一路欢送的过程中把他棋搞重,弃都没法弃。
如果你能在攻击构思中形成缠绕,那就更好了,我一直认为缠绕攻击是围棋中最爽的一部分。简直像在K房里面左拥右抱,想调戏那个就调戏那个。这时候就算两片都杀不掉,这个过程就很让人陶醉了。缠绕的要点不是先搜根,而是先分割。
如果你真动杀心了,你真的动杀心了么?我提醒你哦,我很多棋都是动了杀心才走崩掉输棋的哦。你确定?宁愿沙场革尸还,不愿老榻安乐逝?好,那我们就去砍人吧。杀棋和砍人一样,要懂得致命点,使劲盯着他JJ踹。要知道攻杀的急所,要洞察出对方棋型的缺陷,要看的出对方的眼形和眼位。要懂得各种杀棋的手筋,当然最常见的就是扑了。这些都是要在死活题和手筋题里面提高。动手前,如果你还懂得声东击西,提早在对方逃跑的路上先设伏的话。那你就很有机会成为歌星了。
来,让我们唱起来:巨龙巨龙你差两眼,永永远远都差两眼。
攻杀:
网络围棋是很暴力的,如果失去攻击目标,很多人就不会下棋了。在那些暴力分子眼里地从来不是围出来的,地都是砍出来的。而且他们动起手来根本不管自己有没有眼,能不能活,只要能让你死在他前面就可以了,所以经常看到几根一个眼都没有的棍子纠缠在一起。我曾经很不适应这样的棋风,我试图告诉他们,剑法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不杀便是和平。然后他们用一顿飞刀告诉了我,这里的棋友都是看《动物世界》长大的,不是看《英雄》长大的。他们是达尔文的追随者,不是张国师的粉丝。。。
我是不擅长攻杀的。不过我擅长被攻杀。被人砍多了,居然对砍人慢慢也有了点心得。当然都是用血泪的代价换来的。
我对于攻击的理解,首先的感悟是最好你自己先活了或厚了再动手,你活了才能让他死了,否则,经常会原告慢慢变成被告,反正我经常从追杀发展到被追杀最终被杀掉。当然,在实战中,大部分人是杀起来再说。其次攻击的第一要点,就是先搜根,让对方先浮起来。
攻杀是两个概念,攻不一定要杀。如果K级棋友明白理解并善于运用攻非杀的观念,你的棋力就会有很大增长。有时候杀掉一片棋,不如敲锣打鼓送走他。一路追击,让他按照你指定的路线一路溃逃,而你边攻击边取地。远比杀掉一片棋要合算的多,而且在一路欢送的过程中把他棋搞重,弃都没法弃。
如果你能在攻击构思中形成缠绕,那就更好了,我一直认为缠绕攻击是围棋中最爽的一部分。简直像在K房里面左拥右抱,想调戏那个就调戏那个。这时候就算两片都杀不掉,这个过程就很让人陶醉了。缠绕的要点不是先搜根,而是先分割。
如果你真动杀心了,你真的动杀心了么?我提醒你哦,我很多棋都是动了杀心才走崩掉输棋的哦。你确定?宁愿沙场革尸还,不愿老榻安乐逝?好,那我们就去砍人吧。杀棋和砍人一样,要懂得致命点,使劲盯着他JJ踹。要知道攻杀的急所,要洞察出对方棋型的缺陷,要看的出对方的眼形和眼位。要懂得各种杀棋的手筋,当然最常见的就是扑了。这些都是要在死活题和手筋题里面提高。动手前,如果你还懂得声东击西,提早在对方逃跑的路上先设伏的话。那你就很有机会成为歌星了。
来,让我们唱起来:巨龙巨龙你差两眼,永永远远都差两眼。
劫争:
在13k之前我是从来不打劫的。我怕打劫,觉得很烦很深奥,不简明,我总会想办法避免出现打劫。然后从13k开始看《掏角大法》的时候,逐步明白,很多手段都是靠劫支撑的,善于打劫,懂得打劫才叫真正会下围棋。
如果说对于厚势的利用程度能分辨出高手的差别的话,那对于劫的利用程度就能分辨出顶尖高手的差别了。你能把厚势用好只是高手,你能把打劫用好,你才是顶尖高手。
虽然我从13k之后开始打劫,但是我依旧不太会用。也经常不太敢用,原因也很无奈,劫材的关系。由于我贪角,而角部一般都是劫财库,譬如星位一间低夹后形成的定式,外势方起码就有5-7个25目左右的劫财。。。一般的对局我就算想开劫都有心无力。
而我能够主动挑起劫争的一般都是对杀中失败了,留下了一个劫材库。这里特别提醒,像这种你算清楚必然差一气要死的棋,就不要乱动了,留着,那不完全是死棋,至少他给你提供了一个劫材宝库,你要利用这个宝库,用劫争取赚取便宜,譬如,对方的星位小飞守角,此时你就可以点三三进去,开劫夺角。这也是一种死子利用啊。
曾经听过一个职业棋手评论过,一个劫财价值大约是半目。我深以为然。要学会打劫,首先要懂得劫材。不要乱走俗手,很多的冲啊,断啊,打啊等先手,都是劫材,你图一时爽快用掉了,说不定将来打大劫的时候没弹药了。君不见,职业高手对局,因为差一个劫财而定胜负的对局比比皆是?
因为我打劫用的不多,所以也没太多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了。只是提醒大家要多锻炼打劫,多注意劫材。
劫争:
在13k之前我是从来不打劫的。我怕打劫,觉得很烦很深奥,不简明,我总会想办法避免出现打劫。然后从13k开始看《掏角大法》的时候,逐步明白,很多手段都是靠劫支撑的,善于打劫,懂得打劫才叫真正会下围棋。
如果说对于厚势的利用程度能分辨出高手的差别的话,那对于劫的利用程度就能分辨出顶尖高手的差别了。你能把厚势用好只是高手,你能把打劫用好,你才是顶尖高手。
虽然我从13k之后开始打劫,但是我依旧不太会用。也经常不太敢用,原因也很无奈,劫材的关系。由于我贪角,而角部一般都是劫财库,譬如星位一间低夹后形成的定式,外势方起码就有5-7个25目左右的劫财。。。一般的对局我就算想开劫都有心无力。
而我能够主动挑起劫争的一般都是对杀中失败了,留下了一个劫材库。这里特别提醒,像这种你算清楚必然差一气要死的棋,就不要乱动了,留着,那不完全是死棋,至少他给你提供了一个劫材宝库,你要利用这个宝库,用劫争取赚取便宜,譬如,对方的星位小飞守角,此时你就可以点三三进去,开劫夺角。这也是一种死子利用啊。
曾经听过一个职业棋手评论过,一个劫财价值大约是半目。我深以为然。要学会打劫,首先要懂得劫材。不要乱走俗手,很多的冲啊,断啊,打啊等先手,都是劫材,你图一时爽快用掉了,说不定将来打大劫的时候没弹药了。君不见,职业高手对局,因为差一个劫财而定胜负的对局比比皆是?
因为我打劫用的不多,所以也没太多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了。只是提醒大家要多锻炼打劫,多注意劫材。
用时:
随着棋力的增长,计算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20分钟不够用。但也没办法,除了你认识的人,没人会和你下超过20分钟的对局,反正我没见人答应过,也没见人向我申请过慢棋。现在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浮躁的年代,连围棋也都快变成FKC了。
其实从18K开始我就不够用,很多常型本来就不太熟悉,加上年纪大了,算得慢,而且开局还经常要翻定式大全挑选合适定式也费时间。总之在我印象中,只要下到官子,我是必定要进入读秒的。而一旦进入读秒,昏招和漏勺简直就像批发来的一样,在读秒被翻盘的经历比比皆是。100盘里面,顶多有2盘对手会比我先进入读秒。对此,我也真的很无奈。或许下网棋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是我没有走过常考出臭棋的棋,因为我从没有时间和机会去长考。。。
我知道网上很多人连20分钟都不下,他们只下5分钟的,甚至直接读秒的。对此,我只想对K级的棋友说,如果你想涨棋,不要去下这种5分钟的棋,至少我基本不下,我知道,这种棋或许可以增加棋感,但肯定是条歪路,或者说远路。要涨棋,还是要尽量认真对局。
打谱:
很奇怪,我比较喜欢打谱。
很奇怪,我觉得我基本看不懂我打的谱。
很奇怪,我觉得打谱对于涨棋好像帮助不大。
太奇怪了,就这样,我还是比较喜欢打谱。
我手机里面装了个软件,叫《围棋宝典》。我7月份装上的。很好的软件,内容很丰富,关于围棋的布局、定式、死活、手筋、中盘、官子、古籍、选点、大赛棋谱,甚至是围棋故事,里面都有,而且免费。不过只有安卓平台上有,iphone的棋友们就别找了。
自从装了这个软件,我可以在很多碎片时间里面看道死活题,或者研究个定式,但是更多的还是打谱,这个软件里面好像有400个左右的谱,我打过大约一半不到,当然一些喜欢的谱我打过不止一次。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打谱的,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打谱。我打谱很粗,打谱一局从不超过5分钟。感觉更像是看谱,从头看到尾。说实在的这样打谱肯定不会有什么帮助,也感觉涨不了什么棋力。的确职业高手的棋谱如果没有详细解说,大多数走法你都看不懂。也只能这么囫囵吞枣了,一般进入中盘战斗后我就看晕了。
但是我还是喜欢打谱,现在想来,打谱虽然帮助不大,但多少还是有点帮助的吧,但更关键的是加强了对围棋的兴趣。我打谱主要是挑历史名局或者喜欢的棋手对局。譬如世纪的名局啊,耳赤的名局啊,献身的争棋啊,还有武宫大战治勋,古力恶斗小李。虽然大部分我都看不懂,但感觉打打,总离什么更近了似的。当然很多名局都有视频讲解的,这个我也爱看,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对局讲解不是什么有名的对局,而是黑枪讲解的一盘国内比赛,聂卫平大战刘小光,那盘棋出现了多次打劫和大型转换,轰轰烈烈,波澜起伏,像两个爷们走的棋,看的我心驰神往,目瞪口呆。
听过一个业余高手说,K级棋友别去打职业棋谱,打了也白打。我对这话既认可又不完全认可。的确,在K级一个人闷头打职业谱的确一头雾水,帮助不大,我自己也这么感受。但是感觉对于围棋兴趣提升是有所帮助的,如果你有兴趣了,其他的自然就容易。对于其他K级棋友你们想不想打,爱不爱打,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和选择了。我只把我的感受和你们分享。
洋洋洒洒,印出来是本书了。
好,写的好,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不在于写的是否深刻,从棋上看是否到位,毕竟,你不是高手,你不是围棋教师。能把想法清清楚楚写出来,加上不错的文笔,让人赞叹。
弈城这地方,为什么写这种文章的人那么少呢?
自学的内容和方法
其实我怎么自学的,上面也基本讲清楚了,我再做个简单的总结吧。
对于K级棋友,方法千千万,实战最当饭。水平越低,实战越重要。其他的所有学习方法都是为实战来辅助的。别指望躲在房间里啃一堆棋书,看一堆围棋视频然后出门就能成为围棋高手了。你那个不叫闭关修炼,你那个叫挥刀自宫。自明代起,我们国家就是这么干的,然后被八国联军一板砖拍了。德川幕府当年在日本也是这么干的,然后被黑船一板砖拍了。时刻记住,架是打出来的,棋是下出来的。绝代双骄里江小鱼的魅力来自于他满身的伤疤,而不是那张帅脸。同样,从小到处鬼混乱搞的江小鱼也比从小只窝在移花宫里闷头练功的花无缺更讨MM喜欢。
其次是死活,围棋表面看是看谁围的大,其实不对,围棋真正比的是谁活的大。活的才是你的,死的全是别人的。当然我说的这个死活包含手筋等。这个在K级里面是关键,是核心,布局不好,没事,官子不会,不要紧。K级里面只要有力量,可以一力降十会。我可以这么说,就算你其他的都不好都不会,但你计算强,只有一身蛮力,别说1D,我估计打到3D都没啥问题,5D都可能有希望。像我这种力量不够的人才需要从别的方面提高来补充。
最后才是一些学习材料,譬如书籍,视频,打谱等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容易随手找到,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耐心和时间沉下心去看去研究了。虽然把这部分放在最后,不代表他可以或缺。人类比动物更高级,不止是因为他们能站起来拿手当工具,更关键是他们懂得沉淀和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并能快速学习复用,所以他们进化的能更快些。还是那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会双飞,两个一起抓。
最后我再附送一个偏方,就是买局。也是我升级中无意的经验。其实怎么样实战涨棋速度最快?听说是有高手帮你复盘,不好意思,我没遇见过这样的好心人。我都是默默自己复盘,的确进步不大。但是我找到一个歪招,我发觉和比我水平高一点点的人下进步最快,为什么呢,差别太大,人家的棋我看不懂。但高我一两个级别的人,他虽然比我强,但他棋的内容我是可以看懂的,多算一步,多把飞刀而已,每次进步虽然小,但很实在,很容易消化。
买局的意思就是快要升级的时候,直接花弈币买几个胜局,早日上到更高的级别。更早的和更高的对手对战,哪怕你降级了,你会发现再打上来比原来要容易的多。而且你经常也不会降级,只是开始会成绩糟糕点,但慢慢的你基本可以又升级了。但不要多买,差个一两局的时候买,多买没意思,那样你上去会很快下来的。
我在3k左右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人从5D升到7D,就是靠一个朋友不断给他6D的马甲,他不断去和6D下,几次降级后就逐步升上去了,而原来他在5D他都停滞了好几年了。看来这个办法还是在各个阶段都适用的,算是偏方吧,但有用就行。
弈币其实很便宜,1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1000万,通常花10万弈币就能很轻松的买到1局了。各位棋友,你们10元总掏的出吧。另外弈城上还有些人可以出弈城币买指导局的,30万到300万一盘不等。这个我不好说,我遇到过骗子,拿了钱随便下两步随便说两句就跑路了,根本没什么收获。或许有认真负责的,但我没遇到过,所以我后来也不买这种指导棋了。
第二部分到此就全部写完了。由于我的棋力有限,就这个水平,肯定有很多地方境界不够,甚至是错误,还请高手们多多谅解。但应该对各位K级棋友会有所帮助的。你们只要认真看明白了,理解了,加上不断实战,我相信你们离1D也不远了。
对于棋技本身,我基本把自己的感悟掏心掏肺掏光了,没有丝毫保留,完全是白求恩式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精神。然后让我们进入此文的第三部分《1D之后》,这个部分我不想谈围棋技术本身了,但我想谈谈一些和围棋有关又不完全是围棋技术内容的想法和思考。我想要想看清一件事物,或许离远点,换个角度看,更能得到一些意想之外的收获吧。
自学的内容和方法
其实我怎么自学的,上面也基本讲清楚了,我再做个简单的总结吧。
对于K级棋友,方法千千万,实战最当饭。水平越低,实战越重要。其他的所有学习方法都是为实战来辅助的。别指望躲在房间里啃一堆棋书,看一堆围棋视频然后出门就能成为围棋高手了。你那个不叫闭关修炼,你那个叫挥刀自宫。自明代起,我们国家就是这么干的,然后被八国联军一板砖拍了。德川幕府当年在日本也是这么干的,然后被黑船一板砖拍了。时刻记住,架是打出来的,棋是下出来的。绝代双骄里江小鱼的魅力来自于他满身的伤疤,而不是那张帅脸。同样,从小到处鬼混乱搞的江小鱼也比从小只窝在移花宫里闷头练功的花无缺更讨MM喜欢。
其次是死活,围棋表面看是看谁围的大,其实不对,围棋真正比的是谁活的大。活的才是你的,死的全是别人的。当然我说的这个死活包含手筋等。这个在K级里面是关键,是核心,布局不好,没事,官子不会,不要紧。K级里面只要有力量,可以一力降十会。我可以这么说,就算你其他的都不好都不会,但你计算强,只有一身蛮力,别说1D,我估计打到3D都没啥问题,5D都可能有希望。像我这种力量不够的人才需要从别的方面提高来补充。
最后才是一些学习材料,譬如书籍,视频,打谱等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容易随手找到,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耐心和时间沉下心去看去研究了。虽然把这部分放在最后,不代表他可以或缺。人类比动物更高级,不止是因为他们能站起来拿手当工具,更关键是他们懂得沉淀和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并能快速学习复用,所以他们进化的能更快些。还是那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会双飞,两个一起抓。
最后我再附送一个偏方,就是买局。也是我升级中无意的经验。其实怎么样实战涨棋速度最快?听说是有高手帮你复盘,不好意思,我没遇见过这样的好心人。我都是默默自己复盘,的确进步不大。但是我找到一个歪招,我发觉和比我水平高一点点的人下进步最快,为什么呢,差别太大,人家的棋我看不懂。但高我一两个级别的人,他虽然比我强,但他棋的内容我是可以看懂的,多算一步,多把飞刀而已,每次进步虽然小,但很实在,很容易消化。
买局的意思就是快要升级的时候,直接花弈币买几个胜局,早日上到更高的级别。更早的和更高的对手对战,哪怕你降级了,你会发现再打上来比原来要容易的多。而且你经常也不会降级,只是开始会成绩糟糕点,但慢慢的你基本可以又升级了。但不要多买,差个一两局的时候买,多买没意思,那样你上去会很快下来的。
我在3k左右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人从5D升到7D,就是靠一个朋友不断给他6D的马甲,他不断去和6D下,几次降级后就逐步升上去了,而原来他在5D他都停滞了好几年了。看来这个办法还是在各个阶段都适用的,算是偏方吧,但有用就行。
弈币其实很便宜,1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1000万,通常花10万弈币就能很轻松的买到1局了。各位棋友,你们10元总掏的出吧。另外弈城上还有些人可以出弈城币买指导局的,30万到300万一盘不等。这个我不好说,我遇到过骗子,拿了钱随便下两步随便说两句就跑路了,根本没什么收获。或许有认真负责的,但我没遇到过,所以我后来也不买这种指导棋了。
第二部分到此就全部写完了。由于我的棋力有限,就这个水平,肯定有很多地方境界不够,甚至是错误,还请高手们多多谅解。但应该对各位K级棋友会有所帮助的。你们只要认真看明白了,理解了,加上不断实战,我相信你们离1D也不远了。
对于棋技本身,我基本把自己的感悟掏心掏肺掏光了,没有丝毫保留,完全是白求恩式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精神。然后让我们进入此文的第三部分《1D之后》,这个部分我不想谈围棋技术本身了,但我想谈谈一些和围棋有关又不完全是围棋技术内容的想法和思考。我想要想看清一件事物,或许离远点,换个角度看,更能得到一些意想之外的收获吧。
自学的内容和方法
其实我怎么自学的,上面也基本讲清楚了,我再做个简单的总结吧。
对于K级棋友,方法千千万,实战最当饭。水平越低,实战越重要。其他的所有学习方法都是为实战来辅助的。别指望躲在房间里啃一堆棋书,看一堆围棋视频然后出门就能成为围棋高手了。你那个不叫闭关修炼,你那个叫挥刀自宫。自明代起,我们国家就是这么干的,然后被八国联军一板砖拍了。德川幕府当年在日本也是这么干的,然后被黑船一板砖拍了。时刻记住,架是打出来的,棋是下出来的。绝代双骄里江小鱼的魅力来自于他满身的伤疤,而不是那张帅脸。同样,从小到处鬼混乱搞的江小鱼也比从小只窝在移花宫里闷头练功的花无缺更讨MM喜欢。
其次是死活,围棋表面看是看谁围的大,其实不对,围棋真正比的是谁活的大。活的才是你的,死的全是别人的。当然我说的这个死活包含手筋等。这个在K级里面是关键,是核心,布局不好,没事,官子不会,不要紧。K级里面只要有力量,可以一力降十会。我可以这么说,就算你其他的都不好都不会,但你计算强,只有一身蛮力,别说1D,我估计打到3D都没啥问题,5D都可能有希望。像我这种力量不够的人才需要从别的方面提高来补充。
最后才是一些学习材料,譬如书籍,视频,打谱等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容易随手找到,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耐心和时间沉下心去看去研究了。虽然把这部分放在最后,不代表他可以或缺。人类比动物更高级,不止是因为他们能站起来拿手当工具,更关键是他们懂得沉淀和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并能快速学习复用,所以他们进化的能更快些。还是那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会双飞,两个一起抓。
最后我再附送一个偏方,就是买局。也是我升级中无意的经验。其实怎么样实战涨棋速度最快?听说是有高手帮你复盘,不好意思,我没遇见过这样的好心人。我都是默默自己复盘,的确进步不大。但是我找到一个歪招,我发觉和比我水平高一点点的人下进步最快,为什么呢,差别太大,人家的棋我看不懂。但高我一两个级别的人,他虽然比我强,但他棋的内容我是可以看懂的,多算一步,多把飞刀而已,每次进步虽然小,但很实在,很容易消化。
买局的意思就是快要升级的时候,直接花弈币买几个胜局,早日上到更高的级别。更早的和更高的对手对战,哪怕你降级了,你会发现再打上来比原来要容易的多。而且你经常也不会降级,只是开始会成绩糟糕点,但慢慢的你基本可以又升级了。但不要多买,差个一两局的时候买,多买没意思,那样你上去会很快下来的。
我在3k左右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人从5D升到7D,就是靠一个朋友不断给他6D的马甲,他不断去和6D下,几次降级后就逐步升上去了,而原来他在5D他都停滞了好几年了。看来这个办法还是在各个阶段都适用的,算是偏方吧,但有用就行。
弈币其实很便宜,1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1000万,通常花10万弈币就能很轻松的买到1局了。各位棋友,你们10元总掏的出吧。另外弈城上还有些人可以出弈城币买指导局的,30万到300万一盘不等。这个我不好说,我遇到过骗子,拿了钱随便下两步随便说两句就跑路了,根本没什么收获。或许有认真负责的,但我没遇到过,所以我后来也不买这种指导棋了。
第二部分到此就全部写完了。由于我的棋力有限,就这个水平,肯定有很多地方境界不够,甚至是错误,还请高手们多多谅解。但应该对各位K级棋友会有所帮助的。你们只要认真看明白了,理解了,加上不断实战,我相信你们离1D也不远了。
对于棋技本身,我基本把自己的感悟掏心掏肺掏光了,没有丝毫保留,完全是白求恩式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精神。然后让我们进入此文的第三部分《1D之后》,这个部分我不想谈围棋技术本身了,但我想谈谈一些和围棋有关又不完全是围棋技术内容的想法和思考。我想要想看清一件事物,或许离远点,换个角度看,更能得到一些意想之外的收获吧。
浙江省内冲段弈城段级位对比
定段
弈城10K 有资格冲段 20%成功(很模糊,各地方不同,有的地方15~17K都冲的上来,不过相对10级是一道门坎)
弈城5K 具备冲段 50%成功
弈城1K 强1段能力 80%成功
一段至二段
弈城5K至1K有资格冲二段 20%成功
弈城1段 具备冲二段 50%成功
弈城2段 强2段能力 80%成功
二段至三段
弈城1段 有资格冲三段 20%成功
弈城2段 具备冲三段 50%成功
弈城3段 强3段能力 80%成功
(注:99。9%的人都停顿在3段的位置)
三段至四段(对比成人相当1或2段水品)
弈城2段 有资格冲四段 10%成功
弈城3段 具备冲四段 30%成功
弈城4段 4段能力 50%成功
弈城5段 强4段能力 70%成功
(注:99。999999%的人都停顿在4段的位置)
四段至五段(对比成人相当2或3段水品)
弈城4段 有资格冲五段 10%成功
弈城5段 具备冲五段 20%成功
弈城6段 5段能力 30%成功
弈城7段 强5段能力 60%成功
弈城那点事
破服务器
我只在QQ和弈城上下过棋,QQ围棋虽然没给我带来什么好的回忆,但他至少很稳定。虽然我只在这两个地方下过棋,但我玩过不少网络游戏,接触过很多网络应用。在这我只能说,弈城的服务器太破了。慢、卡、掉线,无法登陆等等问题层出不穷。
我曾经连续三天,连续四盘在我已经胜利,准备申请点目的时候,弈城服务器崩溃了,然后我也跟着崩溃了。。。服务器重启之后回不到对局,找不回棋谱。弈城,你还能再烂些么?
一到晚上七八点的时候,登陆不上服务器,或者老断线已经是常态了,每个房间都爆满。弈城,你就不能多增加一两台服务器么?就这个破应用应该也是不需要太好服务器的。这年头服务器价格不比PC贵多少啊。
听说你的服务器架设在网通,所以南方电信区域的用户经常感到卡,你就不能在电信区域也架个服务器么?南电信,北网通,电信的用户可是7成啊。现在所有的网络游戏服务器都是分电信区网通区的,怎么就你这么无视用户的需要呢?网络围棋本质也是一种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实质不是产品,而是服务啊。。。
另外从运营角度来看,弈城做的也很差。拥有这么多棋友,还有很多职业棋手资源。除了大赛讲棋,棋友会比赛(听说还是棋友会自己搞的),我几乎很少能看到弈城有什么活动组织。如果把弈城当成一家网络游戏运营商,那弈城最多只是三流的。
如果这篇文章有幸给弈城的工作人员看到,希望你们能听到用户的声音,改善自己的服务。互联网的年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而互联网应用的用户忠诚度又是最低的,别等将来出了个什么棋城,围城,由于他们服务好,活动多,从而用户大量流失而再痛定思痛。你的用户当初不也是从263,清风什么的地方过来的么,不要成为下一个263或者清风。
地雷
一路升级也基本是一路踩雷过来的,谈谈我对弈城地雷的看法。
弈城每个级别都有雷。我那个级别都踩过,或多或少罢了。当然17k,18k比例高些。我这里说的地雷,是穿着一身破马甲,胜率看上去很低而实际水平又很高的人。那些衣着光鲜,胜多负少的不能称为地雷,顶多算个过路兵罢了。人家的战绩已经显示着不符合他当时级别的棋力。
弈城K级的雷大多实力估计在2-3D之间吧。很多人痛恨地雷带给他们的痛苦和伤痕,咒骂之讨伐之。我却不这么想。踩雷的棋友们要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你不花钱,一个高手肯主动和分先你下指导棋是什么概念?而且他为了避免你的心理负担,还不告诉你他的实力。瞧,多体贴多善解人意啊。
哪怕他的动机不纯,目的只是为了获取虐人的快感。但这也是各取所需嘛。被雷砍的同时也是学习啊。如果你担心在升级关键时刻或者某时不想被人破坏情绪,那你就不允许其他人邀请你,你主动选择对手啊,那样遇雷的概率会大大降低的。
我低级别的时候也想着那些当雷的动机。觉得和低手下有乐趣么?有进步么?等我到4K左右的时候我逐步明白了。有时候去当当雷是放松情绪提升兴趣的好方法。我当初在3k被打击降级后,一时有了恐战心理,还是通过拿儿子的账号在18k附近混了一阵子才缓解的。和同级别或者高级别的人下棋是很累的,当我们输多了或者很疲惫的时候,我们有时只想不动脑筋的去赢两盘棋来缓解情绪,获得快乐,提升兴趣。
我在4K左右也用儿子账号去18k附近混过阵子。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也当过雷,只不过我顶多算个手雷,还没有地雷的威力。别以为我光虐别人了。我4k实力的时候在18K曾经遭遇过2次6连败,而且基本都是大败。很多人去当雷估计就是去扫雷的,扫我这种手雷。
总体来说,我觉得K级棋友们要对地雷抱有感恩之心,同时,如果觉得没劲了,偶尔也可以去当当手雷,别有一番滋味哦。
棋书棋具
网上有篇经典帖子是专门讲围棋书点评的,是无酒居士写的《谈谈围棋书籍》,非常好非常全面。如果K级棋友想了解买什么书比较好,自己去度娘找这篇帖子看看就可以了。所以棋书这块我也不想多讲。
说实在的,正经认真的看棋书学习对我而言是非常枯燥痛苦的事情,看到黑压压的棋谱就感觉头疼。当然另外一大枯燥痛苦的事情便是做死活题了。。。从这个也可以看出我没什么棋才。昨天到家仔细翻了一下,实体书其实也没买过多少。大致说一下:
《围棋随身练》和《围棋随身学》一套各8册,共16册。这两套口袋小人书我觉得很好,深入浅出,而且主要技术面都讲到了。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是大部分都看了,其中的中国流布局,对杀技巧,这两册给我我收获很大。
蜀蓉出版社的围棋大全5册(定式,布局,死活,手筋,官子):这套书类似字典书。当然,除了每次下棋放在电脑前的那本围棋定式大全,另外四本我基本没翻过。但是觉得值得收藏,随时查阅。
李昌镐精讲死活和手筋,共12册,死活6本,手筋6本,在死活方面,我觉得这套书很好,讲解的比较清楚,目前做到第九本。
坂田荣男全集,共12册,这套刚买,正在看《治孤法》,感觉很好,看册名就感觉很好。攻击法,治孤法,计算法,定型法,弃子法等等,看上去就是内功心法的样子啊。下一步就准备主攻这套了。看完估计能到3D了吧。
其他乱七八大约还有10本不到的样子吧,除了加藤的《角部攻防90例》,沈果孙的《正手和俗手》还有一本加藤的《中国流制胜法》差不多看了,其他基本没怎么翻过,名字都忘记了。
看上去没什么,但一算下来这半年买的围棋书居然也超过50本了。。。除了实体书,还下载了很多电子书。起码也有50本。基本全是pdf文档的,但实在话,电脑上看围棋书更累。只看过3本,而且没一本是读完的。这三本分别是《三3技法辞典》《围棋常形百例》以及赵治勋的《治孤的精髓》,很多电子书都是下载后翻了2页就扔到喜马拉雅山后了,譬如吴清源的《白布局》。
其实这段时间围棋书是看的不少的,但不是指上面那些围棋技术的书籍,特别是18k以前,围棋技术书籍我一本也没认真看过。而是看了不少关于围棋又不是围棋技术的书。大致有以下这些,陈祖德的《中国围棋史》《超越自我》,聂卫平的《围棋人生》,常昊的《我是常昊》,马晓春的《我的围棋世界》。当然最好看的就是讲述日本幕府时代围棋史的围棋故事书,具体名字记不得了,总之看过好几本。感觉和武侠小说一样,从一世本因坊看到木谷实道场。着实精彩。明白了棋坛四大家,知道了名人,棋所。懂得了什么叫先相先这类棋分,还有镰仓十番棋,末代名人等等。
这类不讲围棋本身的围棋书我倒是本本看的津津有味,这类棋书虽对棋力毫无帮助,但大大提高了我对围棋的兴趣,这不,最近正在看李昌镐的自传《不得贪胜》,我这也奉劝各位K级棋友,提升兴趣是提升棋力的基础。这些书完全值得一看。
除了这些正儿八经的棋书以外,这半年我把能找到的关于围棋的小说基本都看了,但貌似这个领域是很偏很冷的,并没有什么太多好的作品。能给我留下印象的只有四本。分别是《地雷传说》《浪子燕青》以及杀杀的《我的围棋我的路》《老年高手》。从文学角度看,语冰《浪子燕青》的水准无疑是最优秀的。但我还是最喜欢杀杀的《我的围棋我的路》,其实杀杀的文学功底和技巧很一般,但是这本书能打动人的主要是靠真实。真实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引起共鸣。
我一直认为好的文章都要有三个特点。(1)表真挚之情。 (2) 传万物之灵。 (3) 状飞动之趣。简单的说就是第一要尽量表达真实的情感或事情,第二要有思想内涵,第三才是文学技巧层面的架构及辞藻之美。杀杀的《我的围棋我的路》至少符合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他后面越写越豁边。这也是他的问题,《老年高手》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典型的虎头蛇尾作品,甚至可以称为太监作品。虽然前半部分写的非常好,故事性非常强,比《浪子燕青》的故事性都好,我当时感到非常惊喜。但是一个烂尾彻底让这部作品晚节不保。杀杀你不要和我说你是学《雪山飞狐》,我知道,你就是前面架子铺的太大,线索埋的太多,整体架构还没想好就开始匆匆动笔了。到最后发现自己也收不拢了,只能草草结尾。
当然,杀杀如果你看到我的评价,请别介意,我还是很喜欢你的作品的。毕竟你也不是吃文学饭的。不管你以后怎么写,我还是一往的支持你的。
其实我学棋更多的不是看书,而是看视频,我下载了将近30G的各类围棋讲座视频,貌似只要网上稍微有名点的视频我都下载了。但实在太多了,根本来不及看。目前为止只看了《邱百瑞初级讲座》系列,《王元中级讲座》系列。以及正在看的黑枪老师的《千人5段》公益讲座。这三个系列都非常好,比看书感觉轻松多了,也长进的快些。另外在网上还找到了几部关于围棋启蒙的动画视频,对我们自然没什么帮助,但是那位棋友将来要给孩子学棋,希望你能去找到这种动画视频先给孩子看,比找个老师直接讲更容易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记住,我一再强调了,兴趣培养是第一的。兴趣有了,其他都可以有。
好吧,棋书讲到这里,我们接下来讲棋具。貌似像我们这种混网棋的没有棋具也没关系。但是像我们这种爱下棋的人谁又没有副棋具呢。
第一幅棋具是儿子幼儿园买的,玻璃棋子塑料棋罐加一块薄板棋盘,几十元钱吧。当去年开始学棋的时候发现薄板棋盘已经有点发霉了。然后又买了一块3厘米的竹棋盘。那副玻璃棋子我还蛮满意的,至少他个头很匀称,手感也不差,到现在我还是主要用这幅棋具。
等我开始弈城征战的时候,又买了一幅好的棋具,双面云子加3cm的新榧拼盘。其实也不贵,几百元而已。不过这幅棋具我并不喜欢,那副双面云子还没有我的玻璃棋子匀称。大小厚薄经常有个别棋子差异很大,手感不好。当时对云子真的很失望,号称国宝的云子怎么做工还不如一幅玻璃棋子。而且做死活题我习惯用单面棋子,翻过来模拟走,双面棋子不能这么用。另外棋盘由于是块三拼盘,颜色有点不一。所以这幅棋具我没用多久就送给一个朋友了。
第三幅棋具是另外一个好友送给我的。6cm的日本本榧一枚盘,天目征。打开盒子就是一股淡淡的木香入鼻。醒目的太刀目盛线凸显跃然在棋盘之上,简直精致无比。比激光画线的棋盘感觉好太多了。棋子是日本黒木蛤碁石围棋 31号雪印。我仔细一个一个卡尺量过。全部大小一致,误差极小,手感一致,雪印纹路漂亮极了。不由得再次对云子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不就是大小一致么,有这么难么?
记得在飞扬论坛里面看过一个帖子,说一个人想收集一幅大小一致的云子。好不容易有一家的仓管员愿意帮他,但过了半小时,人家打电话给他:“我量了20多个云子,直径、厚度偏差0.2mm以内的就没有”顿时无语。我们的厂家啊,太不争气了。不要一边喊抵制日货,一边又不思进取。先好好学学蛤碁石,甚至是玻璃棋子的制作态度吧。
不过这幅棋具我没真正用过,只是试了试,稍微打了点谱。一是舍不得,二是自感当时棋力太差配不上这幅棋具,对自己说不上D不碰这幅棋具。第三除了儿子也很难遇到实际对手。所以到现在它还静静的躺在家里,和我一起感受着寂寞。
讲起棋具我又想起我前阵子特地去外地一个朋友家找他下棋。以前他让我5子我都赢不了,那次自感最近进步颇多便去报仇了。但在他家他拿出的棋具让我很是诧异。塑料纸棋盘,拿水黏在玻璃茶几上,然后不知道从哪翻出一个很老式的长方形铝制饭盒,打开来里面全是大小不一(最大和最小的能相差一倍以上),厚薄不同的塑料棋子,做工之差,不堪入目,几乎就没见过比这更烂的棋子了。他自己说起这幅棋具从大学就一直跟着他,用久了有感情他也一直舍不得换,让我将就一下。然后他就用这幅破棋具连砍了我两盘,第三盘我总算捡了个勺子小胜了一局。虽然从以前的让五子进步到这次的分先。但依旧不是很开心,甚至有点羞惭,回家后更加不敢碰那副精美的棋具了。心里的感觉很怪,像是一个不懂得喝酒的人霸占着一瓶美酒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佩戴着一把宝剑一样,不安大于兴奋,惶恐甚于喜爱。
数风流人物
这篇我想谈谈我对一些围棋高手的感觉和评价。对于他们,主要还是通过打棋谱了解为主,听故事了解为辅。他们反正也被人评价的多了,多我一个也无所谓。我这瞎评,你们就当瞎听。我对棋手们的排名和棋力无关,只根据我的喜好有关。别和我较真你的排名,你不需要认可,如果不满意你可以自己回帖说出你自己的排名。
1武宫正树:
想评的人超过10个,谁排第一呢?不是大怪吴清源,不是小怪李昌镐。我就是想评他,武宫正树。虽然我的棋风和他背道而驰,但不代表我不喜欢他,只是我知道学不了他罢了。人们好像总是对自己成为不了的人有种莫名的仰慕。虽然宇宙流本身的胜率并不高,甚至宇宙流本身也不完全符合棋理,而且武宫在六超里面是冠军头衔最少,整体成绩最差的。但这不重要,关键是武宫的勇气。任何敢于不走寻常路的人都值得钦佩。而且毕竟宇宙流太美了,太大气磅礴了,太爷们了,我太喜欢了。
最近收音机上有条广告,听着很有感触。广告词前面部分大概是这样的,“从小到大,身边总是有一个什么都比我好的人,那就是“别人家的那谁谁谁”。你看,别人家那谁,考试又考了前几名!别人家那谁考上了公务员!你看,别人家那谁结婚又买房!” 最终那哥们怒吼着说:“我才不要成为那谁、那谁、那谁谁谁,前进的方向,由我自己决定,跟着别人走?没门!”我小时候好像也整天听到这句,也总痛恨着那谁谁,但是长大后又有几个人能有勇气和能力做一个特别的我呢。
藤泽秀行曾评论到:“我们的棋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遗忘,只有武宫的棋才会流芳百世。”我深表同意。这是高于冠军的评价。冠军太多了,但武宫只有一个。
把武宫称为宇宙流其实并不精确,应该称为基于宇宙流的自然流。武宫的棋从不生硬。印象最深的一局棋自然是富士通第一届决赛对林海峰的星位肩冲了。其实那盘棋他最后是把中腹放开反攻了黑棋左下角部而获胜的。
数风流人物
这篇我想谈谈我对一些围棋高手的感觉和评价。对于他们,主要还是通过打棋谱了解为主,听故事了解为辅。他们反正也被人评价的多了,多我一个也无所谓。我这瞎评,你们就当瞎听。我对棋手们的排名和棋力无关,只根据我的喜好有关。别和我较真你的排名,你不需要认可,如果不满意你可以自己回帖说出你自己的排名。
1武宫正树:
想评的人超过10个,谁排第一呢?不是大怪吴清源,不是小怪李昌镐。我就是想评他,武宫正树。虽然我的棋风和他背道而驰,但不代表我不喜欢他,只是我知道学不了他罢了。人们好像总是对自己成为不了的人有种莫名的仰慕。虽然宇宙流本身的胜率并不高,甚至宇宙流本身也不完全符合棋理,而且武宫在六超里面是冠军头衔最少,整体成绩最差的。但这不重要,关键是武宫的勇气。任何敢于不走寻常路的人都值得钦佩。而且毕竟宇宙流太美了,太大气磅礴了,太爷们了,我太喜欢了。
最近收音机上有条广告,听着很有感触。广告词前面部分大概是这样的,“从小到大,身边总是有一个什么都比我好的人,那就是“别人家的那谁谁谁”。你看,别人家那谁,考试又考了前几名!别人家那谁考上了公务员!你看,别人家那谁结婚又买房!” 最终那哥们怒吼着说:“我才不要成为那谁、那谁、那谁谁谁,前进的方向,由我自己决定,跟着别人走?没门!”我小时候好像也整天听到这句,也总痛恨着那谁谁,但是长大后又有几个人能有勇气和能力做一个特别的我呢。
藤泽秀行曾评论到:“我们的棋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遗忘,只有武宫的棋才会流芳百世。”我深表同意。这是高于冠军的评价。冠军太多了,但武宫只有一个。
把武宫称为宇宙流其实并不精确,应该称为基于宇宙流的自然流。武宫的棋从不生硬。印象最深的一局棋自然是富士通第一届决赛对林海峰的星位肩冲了。其实那盘棋他最后是把中腹放开反攻了黑棋左下角部而获胜的。
3施范:
第三名应该中国人了。当然聂马没资格,常古也不行,就留给当湖吧。当然我这里更想指的的是那个时代,不止是施范,还有黄龙士等。
如果问我打什么谱最痛苦,自然是施襄夏和范西屏的当湖十局了,每次都能把我打崩溃,太混乱了。从头到尾的混乱,其次是血泪篇。再其次就是古李对战。最轻松的棋谱就是日本人的棋谱以及中日擂台赛的棋谱。如果说现在的棋为暴力围棋,那你们去打打当湖十局吧。如果现在的暴力围棋像两个流氓街头打架,那当湖简直就是帮派群殴了。这种才是全局性,关联性,从头到尾的大杀局,而且还能在钢丝上走到最后,保证不在中盘崩盘,并连续下了10盘。妈的,这是什么计算力?
不要和我说这几个人放到现在也就是业6的水平,我坚决不认同。如果他们穿越过来,开始肯定不适应,但是只要花个2年熟悉现代布局理论和规则。凭着他们的计算力,不用多久就是世界冠军的料。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就这么认为的。
谁再和我说中国古棋境界太低,我就抽他丫的,那是历史局限性和当时的规则造成的,不是棋手本身的问题。但棋力本质还是看计算力。所以连吴清源这种人杰也不得不夸赞黄龙士有十三段的棋力。 看看现在的职业高手对局吧,如果发生全局性大杀局,有几盘能走到终盘的?日本人的那种讲布局抢大场,尽快安定的棋本质还是蛋糕棋。是不符合围棋发展趋势的。其实我一直认为日本围棋没怎么退步,而是中韩进步的太多,从而显得他们退步了。其实我现在看到某些古李大战的棋局,总是脑子里依稀联想到当湖。
3施范:
第三名应该中国人了。当然聂马没资格,常古也不行,就留给当湖吧。当然我这里更想指的的是那个时代,不止是施范,还有黄龙士等。
如果问我打什么谱最痛苦,自然是施襄夏和范西屏的当湖十局了,每次都能把我打崩溃,太混乱了。从头到尾的混乱,其次是血泪篇。再其次就是古李对战。最轻松的棋谱就是日本人的棋谱以及中日擂台赛的棋谱。如果说现在的棋为暴力围棋,那你们去打打当湖十局吧。如果现在的暴力围棋像两个流氓街头打架,那当湖简直就是帮派群殴了。这种才是全局性,关联性,从头到尾的大杀局,而且还能在钢丝上走到最后,保证不在中盘崩盘,并连续下了10盘。妈的,这是什么计算力?
不要和我说这几个人放到现在也就是业6的水平,我坚决不认同。如果他们穿越过来,开始肯定不适应,但是只要花个2年熟悉现代布局理论和规则。凭着他们的计算力,不用多久就是世界冠军的料。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就这么认为的。
谁再和我说中国古棋境界太低,我就抽他丫的,那是历史局限性和当时的规则造成的,不是棋手本身的问题。但棋力本质还是看计算力。所以连吴清源这种人杰也不得不夸赞黄龙士有十三段的棋力。 看看现在的职业高手对局吧,如果发生全局性大杀局,有几盘能走到终盘的?日本人的那种讲布局抢大场,尽快安定的棋本质还是蛋糕棋。是不符合围棋发展趋势的。其实我一直认为日本围棋没怎么退步,而是中韩进步的太多,从而显得他们退步了。其实我现在看到某些古李大战的棋局,总是脑子里依稀联想到当湖。
5吴清源:
再不谈吴清源可能要引起众怒了。好吧,第5就他吧。我承认这100年的围棋,前五十年吴清源后五十年李昌镐,对于这个评价我基本认可。他和秀哉的对局称为名局中的名局,世纪之名局,也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了。
吴清源的棋不需要评论了。我只想评论他为什么比李昌镐的地位高。因为他在棋上的创新和尝试比李昌镐多的多,现代围棋的很多招法都是由他开创的。这个比他横扫日本20年并把所有日本高手打成降级的成就更大。吴清源推动了现代围棋的发展,就这点,你们要把他拔高到第一我其实也是很难反驳的。
但吴清源和木谷实相比,带弟子的成就太少了。同时他的人品上略有瑕疵,这里我并不太想细说。但这肯定影响到我对他的评价。
6李昌镐:
巅峰的李昌镐是座山。厚重坚实无可撼动,有时候还绕在云雾之中,让你无法窥清全貌,让你更加敬畏。他让一个时代的棋手全部变成悲剧。他的官子曾经代表着围棋技术层面的极致。
李有着深厚的计算力,他可以也应该做的更多。但是他太关注胜负了,太追求冠军了,反而把他的潜力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他总是害怕失败,所以总是选择最安全的下法。这使得他虽然在棋技上走到极致,但在棋道上境界不够。也让刘昌赫不由的牢骚:李昌镐的棋就是等别人犯错的棋,没一点意思。那个时代的棋手很多都对他的棋不喜欢,不认同,不服气,当然最后也都无可奈何。谁让你比人家算的少了几步呢。但相对于吴清源,他对围棋本身的推动太少了。他把围棋看的太重了,这点他比小李差远了。
不过当我看到他的自传取名为《不得贪胜》时,我不由的会心一笑,大李应该也有和我一样的感悟吧。
7曹薰铉:
曹薰铉对于韩国围棋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聂卫平对中国围棋的作用。可以说韩国的崛起曹薰铉功不可没。是他真正带动起了一个围棋强国。这是无法比拟的成就。虽然他和聂都各自带动了国内的围棋热,但曹薰铉既有过硬的冠军数量,人家还培养出一代天骄李昌镐。这不是中国的挂名弟子性质,这是真正的内弟子方式的培养。就这些,聂就和曹不是一个档次。
但是我在打谱的时候经常也感觉郁闷,老曹这种轻灵的风格说是小李的老师我还觉得靠谱,怎么带出个大李这样的徒弟。后来想想这个才叫水平。春秋战国的最后一个大儒荀子不也带出一个集法家理论之大成的韩非子,以及带出一个创法家之最大实践功绩的李斯么?一个大儒都可以带出两个大法。那老曹带出大李也没啥稀奇的,反而更值得佩服。
我其实很想问问老曹,以上三个成就里面,他自己最看重那个?
8古力:
古大力能排到第8,主要是因为他的7个冠军。除了这个成就,他还没太多的资本。虽然因为我爱足球,而古力又是个足球高手让我给他添上了感情分。虽然他最近下出了四劫循环我又给他加了点传奇分。但是以他能和小李并称为双骄的棋力,他应该不止现在的成就。至少他还没形成自己的流派。古大力不代表大力流。就这点,他就比小李低这么点点。
虽然看大力的棋经常感觉很爽,感觉拿个锤子到处追着人砸,很有副雷神托尔的腔调。但很多时候看大力的棋也很虐心。由于和他的计算力相差太远,每次看他耍大龙总感觉心惊肉跳,总觉得他补活就胜定的棋他就是不补。非要追求到极致。这是优点,虽然也常常把大龙耍丢,但这个精神要赞扬并鼓励。但过程真的很虐心。
大力,我很期待你能在我眼里真正能和小李并称为双骄哦。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把你那业6水平的官子做到大李的水平,那你和小李的世界冠军数量应该颠倒一下才对。
9赵治勋:
看着五十多岁的治勋胡子拉碴,长发蓬头带着日本队扎在围乙赛场的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对围棋的热情。虽然他围乙的战绩很糟,人家要的不是面子,要的不是晚节,人家要的就是坚持,要的的就是我要下棋。这种精神,这份对于围棋的执着至少在中国的四十岁以上男棋手里面一个都看不到,当然女棋手里面还有一个,芮乃伟还有这个精神,所以那群中国老男人应该为此而汗颜,特别是马小。
印象深刻的一局棋是第九届棋圣战第一局赵治勋大战武宫正树,飞天龙大战钻地鼠。上来赵取四角,武宫摸样。然后赵治勋在摸样中深深打入在武宫的追杀下,如轻舟在惊涛骇浪中辗转腾挪最后治孤成功,整个过程让我觉得不可思议,那是种什么感觉啊。
我现在的棋风很像赵治勋。喜欢往地里钻,然后治孤。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另外一个原因。但是赵治勋更吸引我的是他那种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中国棋手在这方面就是差了一口气。中国棋手缺乏胜负师的勇气和素质。从技术上说,我不认为中国棋手比韩国棋手差多少,但从总体韧性上看,中国棋手的确还差这口气。从赵治勋当初坐在轮椅上和小林恶斗以及钱宇平对赵治勋的世界决赛不战而退一比,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每次我们看到韩国棋手落后时搅局就说人家搅屎棍子,你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就是缺乏这种屎棍子精神呢?
斗魂两个字就应该让治勋排进前10了。
10藤泽秀行
如果打开秀行的简历,你会惊奇于他人生的丰富多彩及夸张,当然那些和围棋无关。你会想如果他全心全意投在围棋上他的成就会什么什么样的呢?呵呵,我只想说,如果他全身心投入在围棋上,估计也不会高多少,反而他很可能就进不了我的前10了。
秀行好赌,他随心所欲办事业,赛马、证券、地产样样搞,最后输到连家产也全部抵押掉。他出去比赛,身后跟着“债主兵团”,棋赛未开奖金已预先被瓜分。秀行好色,他被称为“爱尝鲜果的秀行”,这不仅仅是赞誉他的围棋,放在其女色方面更为妥当。他在外边搞出私生子,得了癌症,那些情人还大模大样地登门拜访,还好老婆大度。秀行还好酒,警察上门是常有的事。秀行更是一个不负家庭责任的男人,他连孩子在哪儿上学都不知道,更有过三年不进家门的浪荡史。
这。。。这看上像个人渣吧。。。从某个角度说他的确是。同时也说明了他是个多么性情的人。我一向喜欢性情中人。因为我自己就是个性情中人。另外他也是一位对中国围棋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日本人,从1981年起,秀行自己掏钱14次带领“秀行军团”访华,为中国棋手进步带来巨大的帮助,中国围棋,应该永远记住这个人。
当然,秀行本身的棋艺也是突出的,冠军也有大把。否则也没钱还债,67岁还拿过冠军。他的丛书,《我想这么下》我虽然没看过,但听说也非常好,也是,一听这个书名就能想到秀行是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也是,他这个性格的人会像大李那般乖才怪了。
11、聂马:
没错,前10里面没有聂马,我甚至觉得他们没资格单独进榜单,那就凑一起上吧。
老聂的最大功绩就是由于擂台赛而带动了中国的第一次围棋热,由于历史的关系,民族情绪的需要,他获得了超出他本身的荣誉。当然这也不怪他,人家硬推给他的。所以我对他也不太反感。另外他对于推动中国围棋的普及还算是不遗余力的。不过相对于曹薰铉来说,他没有带出过什么人才。别和我说常古等,那些都是出名之后拜师的,他们的关系顶多是师生,不是师徒。双方互相抬高身价罢了。另外他的成绩还不够硬。技术创新也不够多。
老聂爱睡,爱说实话,挺可爱,不过他的有些实话看上去的确像个笑话。譬如别人说他情商不够。老聂急着在微博上反驳说自己结过三次婚所以很有情商。当时我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简直笑喷了。人家说的是情商,哥们当成情欲了。。。换老婆频繁不正是缺乏情商的表现么,和身边人都沟通不好,还谈什么情商啊,如果我结过三次婚,我只会把这个当成自己人生的失败,绝不会因此而炫耀。
当然老聂很悲情,空背一个棋圣称号,一个冠军没拿过。时也,命也。
如果让我从棋手里面选出三个最有棋才和天赋的人,我会选吴清源,李世石,马晓春。前两个全在前5,后一个却和人并列11了。马小,你很不应该啊。如果不是你95年为中国带回第一个世界冠军,你连和老聂并行的资格都没有,毕竟老聂在围棋普及上比你卖力得多,你也没带出过什么人才,也难怪人家小李当年不鸟你。认为你做的很不够。
马小的成就不该如此,当初藤泽秀行非常看好他和曹薰铉。曹薰铉还算没辜负秀行的眼光,但小马除了95年的短暂辉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于他的境遇,我认为一是因为性格的关系,另一个是因为马小仗着天赋还不够努力,曾经看过一篇帖子,是当年马小面对大李10连败的时候,一个围棋裁判写的,标题好像叫什么站着下棋的马小。大致意思就是马小下棋态度有问题,也不懂得尊重对手。
聂马性格上都有点小家子气,遇到指责总是急匆匆的辩驳,还都记仇。一个叫着老子有三个老婆,一个阴阴的说,这个蠢兰杯。一点没有大棋士的风范。这点俞斌比他们强多了。
聂大局马妖刀,不得不承认两个人在棋艺上还是各有两把刷子的。但仅此,还是很不够的。所以他们只能10名开外。
12常昊:
常昊是最符合我理想中棋士的样子,儒雅,稳重。如果没有大李,他应该也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否则你让我把张璇想象成小乔,还真有点障碍。嘿嘿,当然我在这不是贬低张璇啊,相反,我是觉得小乔不如张璇,小乔只是个花瓶,张璇是个才女,不能比的。
常昊很悲情,的确悲情,但比起他师傅老聂,常昊至少还拿过3次冠军呢,所以这么看,悲情的人只要找个更悲情的人就能感受到安慰。像是看见了一起被捕的上级。虽然不时受些押解者的打骂,就这,也应该满足,毕竟还有更糟的。
常昊的棋给我感觉很厚,但是缺乏决断力,爆发力。印象中他大胜大败的都很少,是不是大李输多了想学大李啊。你和大李的长处去比,你能不悲剧么?
12常昊:
常昊是最符合我理想中棋士的样子,儒雅,稳重。如果没有大李,他应该也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否则你让我把张璇想象成小乔,还真有点障碍。嘿嘿,当然我在这不是贬低张璇啊,相反,我是觉得小乔不如张璇,小乔只是个花瓶,张璇是个才女,不能比的。
常昊很悲情,的确悲情,但比起他师傅老聂,常昊至少还拿过3次冠军呢,所以这么看,悲情的人只要找个更悲情的人就能感受到安慰。像是看见了一起被捕的上级。虽然不时受些押解者的打骂,就这,也应该满足,毕竟还有更糟的。
常昊的棋给我感觉很厚,但是缺乏决断力,爆发力。印象中他大胜大败的都很少,是不是大李输多了想学大李啊。你和大李的长处去比,你能不悲剧么?
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棋
如果你只懂一门语言,那么你其实不懂语言。这话第一次是英语老师对我说的,第二次是一个Java编程高手朋友对我说的。这句话每次都让我获得更深的体会。同理,如果你局限在围棋里面,那么你其实不懂棋类。
我小时候是个兴趣比较广泛的人,而那个年代,好像除了棋牌,也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东西,所以但凡我接触过的棋牌我都会去学。从小到大会的棋牌种类起码100种吧,唯一不会的是桥牌,不会的原因和围棋一样,身边从没遇到会打桥牌的人。我一直以为我算是会棋牌种类很多的人,但前阵子看了一篇文章,说全世界的智力类棋类(只是棋类中的智力类)共有6000多种。当时突然觉得自己很寡闻。。。
当然那篇文章想表达的思想的就是唯一电脑赢不过人的智力棋类只剩围棋了。不过听说现在最强大的电脑围棋软件已经能过武宫正树的四子关了。我相信总有一天,人类总会倒在电脑前的,这是注定的。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好事,我一直认为人类迟早会因为自己的过度发展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好,接下来我谈谈我对其他棋类的理解,并试图和围棋进行比较,来打开我们另一种思路和视角。
中国象棋
我第一个学会的是象棋,没人教。小时候上海的马路上永远有人在下象棋。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就算看不懂棋,也知道看热闹,看啊看啊就会了,除了别马腿很久后才明白。
然后和邻居小朋友用日历纸画了第一张棋盘,用啤酒瓶盖子做成了第一幅象棋,然后就此开战了,因为都不懂别马腿,所以双方约定,双方的马腿都不用别。前天看CBA北京队的宣传片时,马布里用蹩脚的中文说:“我的马腿你别不了”的时候,我当时就笑了,因为小时候和邻居小孩在马路边用自制的象棋对局时,一个路人说这个马不能这么走吧,别马腿啊。我当时也是用马布里的那句话回复那个路人的。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对局,上来我用2个炮直接吃掉了他两个马,他用两个车干掉我两个炮。当时觉得象棋的摆法很搞笑,怎么能上来直接就能开炮呢,搞的我像李云龙一样。后来慢慢知道,这种走法完全是损招。布局阶段炮的作用远大于马,而且你让人家两个车很高效的出动了。
中国象棋的普及率远远高于围棋,我们全家都会下象棋,包括女性。其中我大舅舅是第一高手,父亲是第二高手,另外两个舅舅排在第三第四。我小时候的目标就是把他们全部干掉。制霸全家。那个时候其实也没象棋书看,就是靠着不停的实战,当我在初一的一个早晨把我大舅舅终于干倒的时候,那种快感不亚于现在打上1D的感觉。当时甚至都有了寂寞感,感觉无敌于天下了,当时早就在学校称霸了。然后就到处在马路上和人下象棋,最终我达到了当时以为的最高境界,制霸全街,简称街霸。更是狂妄的不行,其实,当时我连胡荣华是谁都不知道,更没看过一本象棋书,完全是一种无知者无畏。
到职校的时候,班里遇到了一个棋逢敌手的,两个人互不服气,相互较劲。为了打败对方,开始买象棋书学习。可惜对方也是这么干的,就这么下了三年,还是棋逢对手。记得瘾最大的时候,和同桌上课一边听课一边下盲棋。老师上面念叨着公式,我们下面念叨着炮二平五,马八进七。或者和我的死对头上课时候传纸条进行隔空对局。
毕业工作后,忙于工作也没了对手,很少下棋了。特别是在遭受一次重大打击后,愈发不太碰棋了,最近10年估计都没有下过10盘吧。棋艺早就退步荒废的一塌糊涂了。
那次打击说来很是搞笑,一次带着女友去公园划船,突然天降大雨,只能在船坞避雨,看到2个拉船的民工没事下起了象棋,我自然手痒也对自己信心十足,更想在女友面前献上一番。结果1个极其邋遢,一脸猥琐相的民工轻松的连砍了我2盘,第三盘他执意要让我一个马。当时让我又羞又怒,奋力拼杀,结果还是下不过他。象棋里面让子,说明差距很大了。结果献脸变成献丑,终于明白了自己原来只是井底之蛙。当时灰心至极,觉得自己可笑可叹。
现在回想,我的象棋技术也是很不全面的,譬如布局偏爱用士角炮,偶尔仙人指路。不爱多尝试新的布局。这和我现在整天围棋中国流有点像。另外对于子力的调动效率也不够高。残局水平也比较普通。很多残局的题我也做不太出来。
象棋技术和围棋也有点像,分成布局,中局,残局。象棋也有类似死活题的练习,那就是残局。马路摊上摆的最多就是这种。我学象棋时候最牛逼的棋手是许银川,当年还很年轻就称霸全国了,胡荣华啊,吕钦啊都不行了。许银川棋风有点像马小,但我个人喜欢柳大华和李来群的棋,讲究力量,有点像刘小光。时隔多年,不知道现象棋界谁执牛耳了。
象棋的境界我认为是低于围棋的,围棋的子全是元素性质的,没有区别, 更接近自然。而象棋,国际象棋,日本将棋的棋子都是有属性的,更贴近世俗性。都是以攻击对方boss为目标。本质是场宫斗剧。一个体现了社会性,一个体现了自然性。象棋和围棋的境界差别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差别。象棋因为世俗性更重点,所以他杀气也更重点,对于胜负的追求也更直接和终极,就是生死。而围棋追求的是一个相对的胜负关系,是多少。
象棋相应对于围棋有个很大的弱点,只要水平稍微接近,很容易走成和棋。我和那个三年对手,曾经有次整整下了一下午棋,具体盘数忘记了,反正很多,但破纪录的全部是和棋。这也是象棋在竞技化过程很痛苦的一个问题,而且也体现了象棋在设计上的局限性。
多说一句,前阵子国家在一个汉代古墓里面发现了一副三国象棋,太好奇了,这怎么下啊。
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我水平一般,读书时候下的比较多,由于有象棋底子,加上买过一本书学习,所以当时在学校砍那些入门的人很轻松,但毕业后一盘也没下过。估计现在水平也就比入门级别高点点吧。
国际象棋果然是欧洲的棋类,欧洲女王多,连国际象棋里面最牛逼的棋子也是皇后。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很像,连问题都很像,就是容易和棋。所以他和围棋之间的区别我就不多说了。我在这就说说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区别。
从棋子来说,中国象棋有帅,士,相,马,炮,车,兵。国际象棋有王,王后,相,马,车,兵。可以看出,中国象棋多了炮和士,而国际象棋多了王后。其他表面看上一样,其实只有车是完全一样的,其他都有较大区别。中国象棋多了士我能理解,毕竟中国的皇帝被人伺候惯了,不像欧洲基本都是小国,国王出征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斯巴达300到十字军东征时候的各国国王亲自上阵都体现了他们更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特点。但是国象没有炮有点纳闷,难道发明国象的时候欧洲人还没见过炮?都是靠骑兵作战么?
中国象棋的帅只能在一个“九宫”中行走且不能斜走。但国际象棋的王自理能力与自由度要高不少,不仅可以前后左右走一步,还可以走斜线,另外,还可以到棋盘上的任何地方征战。欧洲国王出征惯了,而中国大多数皇帝,身居深宫,不仅不能上前线打仗,连敌对国王的面也见不得,所以,中国象棋中,敌我双方的帅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如一方已先占据,另一方必须回避,否则算输。
中国象棋的“相”与国际象棋的“象”类似,只能走斜线,但中国象棋的相要受很多限制,如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只能斜走两步。
中国象棋的马与国际象棋的马也类似,不过,中国象棋的马有别腿,国象没有,这也间接反映出中国文化中从朝廷到民间擅长勾心斗角,常常使用“绊马脚”的传统,而“绊马脚”者既可以是敌人也可以是自己的亲密战友。
兵是最有趣的棋子。中国象棋的兵到了终点线基本上就失去任何价值,就像为老板卖了一辈子命的老黄牛,不管立下多少功劳,到老这辈子就算到了头,别想有任何指望。而国际象棋的兵却可以丑小鸭变天鹅,即当任何一个兵到达对方底线时,立即身价百倍,可任意升变为马,象,车,甚至那位威力无比的王后,任你选择!尽管中国有句古话“将相本无种”,但只有国际象棋才为那些默默无闻,无私献身的小兵们提供了有一天成为“将相”的盼望,这也间接地反映出西方文化中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在规则方面, 两种棋的终极目的都是擒住对方boss获胜。但在决定胜负上,两种棋有所一种相反的规则。比如,国际象棋中有一条规则很奇怪,让我开始学棋时吃尽了苦头,这就是所谓的“逼和”规则:轮到一方走棋,如果王没有被将军,但却无路可走,即成为和棋。因此,在国际象棋中,任何一方可被杀但不可没有自由。你可以把对方将死,或者等待对方主动认输,但这之前一定要给对方行动的自由。不管一方有意或无意,只要剥夺了对方的这种自由,马上就算是和棋。
而中国象棋中相对应的规则是,如果轮到走棋的一方无子可走时,就被“困毙”,算自动缴械投降!回想起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人与人争斗的游戏规则,不也多多少少反映出这种靠剥夺对方一切自由,使敌人走投无路而“自动胜利”的精神吗?
从庞涓把孙膑刖足黥面限制对手行动自由开始,到历代的文字狱与焚书坑儒而限制反对力量的思想自由,到文化大革命时登峰造极地运用割喉管技术取消对手临死时最后的发声能力。一直到现在充斥在互联网上的屏蔽字库。封锁谷歌脸书等行为都是这种思想的延续。所以从中国象棋的困毙和国际象棋中的逼和两种不同的规则还是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一些根本差异的。
另外国象还有一种特殊的规则,王车易位。目的一是把王转移到安全的位置,二是把车快速投入战斗。我觉得这种规则简直属于设计的bug,给予双方合理公平的作弊条件。从棋理规则上不应该出现。但还是出现了,我不太理解。如果哪位棋友能就此问题发表一下看法,我很愿意学习。
好国象先说到这,下面看看日本的将棋。
日本将棋
其实我一盘将棋也没下过。只是自学过规则,看过一些棋谱。学习的缘由其实是有阵子沉迷于研究日本战国史,古日本的贵族一般都要学习围棋和将棋。幕府时期,每年都会搞御城棋。了解围棋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御城棋,但可能以为御城棋上只表演围棋,不是的,其实是围棋和将棋同时表演。将棋也有自己的名人等。
将棋的规则其实是最复杂的,主要是因为他的升级规则,将棋的大部分棋子都可以升级。而且由于这种复杂的规则,我觉得将棋很难在其他地方普及。将棋的规则和子力我就不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查就是。
在这里我想谈谈这四种棋的区别。严格讲,国象,中象,将棋是一个类型的棋。都是等级性的子力,世俗性的规则,生死性的胜负。从具体规则上讲,将棋是最复杂的,所以我觉得他设计的最不好,而且从我打过的将棋谱来看,经常一盘终局,很多子力经常都没走动过,这个问题国象也比较明显,但没将棋这么突出。中国象棋这方面最好,一般到终局,没有动过的子力一般就是边兵。如果从这个结果上看,中国象棋是设计的最为合理的。将棋最差。
另外从棋盘地域性来看,围棋是19*19,361个着子点。中国象棋是9*10,90个着子点,将棋是9*9,81个着子点,国象是8*8,64个着子点。后三者比较接近,但围棋超越他们不是一个等量级的。而棋盘的地域性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棋子的计算量。所以这几个著名智力棋类中,国象第一个被电脑击败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的计算量最小。这也是围棋暂时没被电脑超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如果要精确计算,围棋的计算量太大太恐怖了,到了一个不能想象的程度。千古无同局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我记得9路围棋盘,电脑已经可以和职业选手分先下了,13路暂时还不行,但差距和标准棋盘要小得多。同样的规则,在不同的地域下,电脑的表现完全是不同的,这就是计算量的关系。
其他常见棋类
四国军棋:
在小时候的上海,马路上除了象棋,最普及的棋类就是军旗了,早期是2方对战,后面是4国,我还见过自己画的六国大战,八国大战。上海是全国军棋实力最强的地方,记得当年在联众上,四国军棋的高手,起码80%都是上海人。我自己也在很长的时间内沉迷于军棋。在联众上最高达到过师长级别。只是后面出了个偷看器和修改器,一时外挂泛滥,联众那个时候又内乱,不管不顾,我被那帮作弊者一顿乱打,直接降到连长,等于是把你从弈城7D直接踹到弈城7K,你能不火么?一怒之下离开联众,从此就很少下了。
军棋和以上的棋类不是一个类型,军棋是讲究心理学和配合的。特别是面对面对战而不是网战时,要不断从肢体动作,言语上去迷惑和欺骗对方。这是网战无法感受到的。军棋越是高手布局越不重要。因为军棋的本质和战争真的很像,一定要水无常势,兵无常形。如果那个玩军棋的布局有规律,那他肯定死定了,最多K级水平。军棋还要懂得不断的试探,猜测,甚至赌博。当然配合也极其重要。同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军棋如果遇到旗鼓相当的棋友,玩起来乐趣要比围棋要多。
五子棋:
中国人玩五子棋是不讲先手禁忌的。所以在中国你只要深入研究过五子棋,执黑如果失败就是你的水平问题了,反正如果我执黑,基本不会输,而且你在我16步之内还没输我就算你赢了。五子棋随便认真学过花月,斜月等几种布局的人,如果没有先手禁忌,应该没有输的道理。这就造成了五子棋在中国的问题。不搞先手禁忌吧,黑棋优势太大,要搞先手禁忌吧,规则太复杂没人玩。所以五子棋在中国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
跳棋:
跳棋我没深入研究过,但我也很少遇到对手。一般人我让他先走五步应该问题不大。估计也因为研究过的人也不多的关系吧。跳棋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从技术讲也分成布局,中盘,官子。布局一般指的是从双方棋子的出动到子的初步相互接触为止的过程,一般在10步棋以内;中盘:是指双方的子力纠缠在一起,争夺出路,同时又给对方设置障碍的阶段;收官:是双方的棋子基本分开,各自按自己的方式尽快进入对面的阵地的过程。布局是有套路和技巧的,中盘也分成互相利用和互相阻止两种流派。官子和中盘战术关系很大。但是好像跳棋的规则不同国家相差很大,就像中国麻将,四个不同省份的人凑在一起,虽然都会打麻将,但就是没法一起打起来。而且他可以2-6个人玩,也可以2个人控制6个颜色的棋子,那复杂度会一下子提高很多,这种一控三的对战我尝试过一次,太复杂了,直接晕菜。如果坛子里面有跳棋高手,建议可以开个帖子介绍一下。
飞行棋:
这是个运气比技术重要的棋类。但我们这一代应该从小都感受过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我要六啊,我要六啊。
斗兽棋:
很小时候玩的一种棋,其实从规则上看,设定的很有问题,你只要稍微懂点,基本应该是盘盘和棋。只适合学前儿童玩。从规则设定上讲,斗兽棋是一种失败的棋类。
暂时就写这么多了。其实本来这节是想写成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棋牌,本来还想把一些牌类也一起说一下的,但这两天写的太累了,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只想尽快结束这篇文章。而且牌类和棋类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不太能对围棋有什么借鉴和类比的作用。所以就砍掉了这部分。如果很多人回复要求写这块的话,我将来会考虑补写。
兴趣及父子
其实我学棋的原因是因为帮儿子检查围棋作业,但在这一年过程中,我后悔的发现,由于我的不恰当方式,给孩子对围棋的兴趣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给父子之间的感情带来了一丝阴霾。
儿子学棋一年,从去年11月份开始考级,一路顺利,今年8月已经3级了。但是到现在,他还是停留在3级上,很久没进步了。当然有技术上的原因,在技术上他也遇到了瓶颈,无法从蛋糕棋走向暴力棋。但更多的是因为他对于围棋的热情和兴趣正在熄灭,离讨厌围棋我看也不远了。而原因就是我对他太急躁,要求太高,譬如我自己死活题就做的很糟,儿子死活题比我还稍微差点。有时候摆上8道,一道都做不出。我就怒上心头,哀其不争,恨其不幸,骂之打之。另外他由于对手就是我一个,很少能赢棋,我又很早让他上弈城对弈,也很少能赢棋。总之,他面对的都是失败和责备。很少能感受到围棋给他带来的快乐。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现在儿子你不叫他,他从不主动碰围棋。就算你叫他,他也会想办法尽量拖延或者偷工减料。而造成这些的原因都是我的关系。在这里我奉劝所有将要让孩子学棋或者已经让孩子学棋的棋友家长们牢记。对于孩子学棋,培养兴趣第一,陶冶情操第二,锻炼智力第三。别把自己的期望硬套在孩子身上。我是个反面典型,希望各位棋友能从我身上吸取教训。
当然我现在也逐步想开了,孩子能学到设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他真不想学了我也不会勉强他。虽然我还是很希望他能坚持下去。通过这次事件,我其实更多的开始反思父子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在西方电影中,父子的情感更像是一对朋友,就像《成长的烦恼》里的那样,小时候很羡慕那样的一家子。但是在东方的电影和文学里面我看到和感受到的却又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我想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吧。在这就说说我对东亚型父子情的一些感触。我不想去批判什么,赞扬什么,我只是想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我父亲和外公都属于严厉之极的人,想来他们的风格也影响到了我。外公甚至是粗暴,但那份严厉下又饱含深情。但这些温情和爱意都是我很多年后才能逐步感受和体会到的。我外公当年为了纠正我拿筷子的手势,逼着我在家门口天天练习用筷子夹花生,2个碗,一堆花生,夹过来夹过去。同学们路过就哈哈的嘲笑我,让我当时又羞又怒。彷佛被人扒光后展览一般。不过也因为这样,我很快就纠正了拿筷子的手势,到现在为止,我都是身边拿筷子姿势最标准的人。但我小时候真的怕他,不喜欢他。当年他去世的时候,我真的是庆幸大于悲伤,甚至都有些大松口气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外公泉下有知,不知道是何感想。
我身边朋友的父亲也大多如此,A友读书时候和他爸爸一直关系紧张(用冷战形容毫不夸张),B友20岁前曾和他爸大打出手(这个我真的还不敢)。当然现在他们都长大了,都已经和父亲能融洽相处,但在那个年代,我们身边似乎充满了这样的例子。当然我相信总有些爸爸是另类的。
我们初中同学小时候被打了后常聚在一起互相安慰,并互相发誓说以后自己当爸爸后绝不打孩子,现在同学们都基本为人父了,但我发觉全他*的扯蛋, 虽然也都爱极,但没有一个不打的。这让我悲哀的想起了一句歌词。“管猪的人就是养猪的人也是杀猪的人其实他也是猪儿翻身做的主人没想到管起猪来比原来的人更狠!”
原谅我暂时我还能做任何评价和反思,感觉脑子有点乱。我暂时只能回忆。好吧, 让我继续回忆下去。
第一次在文学上对父亲有所印象,自然是朱自清的《背影》了,说实在的,当时学这篇文章时,真没什么感触,感觉太平淡了,怎么就成了名篇了。满篇文章其实就是前面唠叨了两句家事,后面买了几个橘子而已,文章的前半部分甚至充斥着朱自清对于父亲的不耐及嘲笑父亲的迂腐。我甚至都不能明白,为啥父亲买2个橘子儿子眼泪就溢满了眼眶。多大的事啊?我们当年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没事家里买几个橘子之类肯定是经常的,那我们岂不是天天要哭死了?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感情真是幼稚无知加冷血,前面我又看了一遍《背影》,看到父亲努力攀爬的样子,仍不禁的鼻子发酸。
感觉东亚国家的父子之间的感情,是世间最醇厚,也最含蓄的感情。两个男人之间很少会扭捏谈情互诉衷肠,而是深深的藏在心里,不经意的流露,就像现在我和父亲的感觉。至少活这么大,我父亲从没说过他爱我,我也从没说过我爱他。那种微妙有时比含羞的女子情愫更难察觉。但也因为这样,东亚父子的感情也更容易出现误会及隔膜。他们的情感,有时候甚至都必须借助其他载体才能流露。
为什么这么深的爱却又这么容易引起这么多的误会,隔阂甚至矛盾呢。小时候的印象似乎身边全是些坏爸爸。除了个别孩子,大部分的同学,都私下叫嚣着“打倒爸爸”。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突然想起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我现在甚有同感。2000多年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礼儒家文化肯定深有影响,总感觉和孩子作朋友,那怎么行, 这不是乱了伦常了么。同时儒家克己复礼,喜爱形于色便是轻佻了,便是溺爱了。于是大家都憋着,憋不住了怎么办?没事,可以去买几个橘子。但问题是有多少个孩子能读懂橘子里面的情感呢?至少我初中时候都不能读懂。
想起前些年老谋子的那部《千里走单骑》,片中的2对父子,关系都看上去很糟糕,儿子都不愿意见父亲。高仓健为了完成儿子最终的心愿,远涉到云南去拍傩戏(一种面具戏),而会唱的人在监狱里面,为了说服狱警能让他进去,记得当时镜头是这样的,高仓健拍了卷带子让翻译给监狱领导看:带子里面高仓健局促而沉重的逐句哀求道:“李主任,我只能用这种方式求求你,请原谅。事情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因为我的原因,我伤害了我的儿子健一,至今儿子不能原谅我,最近,我儿子被确诊为癌症,可能时日无多。我儿子对贵国的戏曲有浓厚的兴趣,今年还约好来这里拍李先生的唱段,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能为儿子做些什么。也许把“千里走单骑”拍下来 ,是我唯一能为他做的事了。李主任,请帮助我,求求你了。”语句很平淡,但又充满了压抑的深情和强烈的期盼。然后高仓健举起感谢的锦旗,慢慢举过面部,充斥整个屏幕,能看到的只是轻颤的双手和微耸的肩部。
每次看到这个片段,我总是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同时又深感疑惑和痛苦,为什么这么深的父爱却造成父子如此大的隔膜?为什么这么深的父爱却需要通过这样遥远复杂而间接的方式去表达?影片最后戏还是没拍成,因为那个傩戏演员犯人演到一半因为思念儿子而情绪崩溃当场痛哭。虽然高仓健试图帮助他去见儿子,可惜,他那年幼的儿子却非常抗拒他。这真是个讽刺和悲哀。记得影片最终健一还是谅解了高仓健,最后健一给高仓健的信说道自己对面具戏的喜爱是想知道面具之下是什么表情。他说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他觉得以前父亲都是带着面具和他交流。逐渐的他自己也变成这样。而在他去世前,他想在父亲面前放下自己的面具。
我想这是这部电影最后想传达的信息吧,相爱的人应该真诚相待,不仅是为他人,更是为了自己。
昨天我随手便看了一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之1964》,很好的一部日本电影,片中也讲了一段父子情。更是夸张。一个落魄的作家收到一份电报,电报上说父亲病重,请速回家。作家纠结的表情后把电报随手扔进了抽屉,直到妻子无意中发现才逼他回去。因为他说他父亲不喜欢他成为作家,早就闹翻了。勉强回家后,病重的父亲还是怒斥了他并把他赶走。不久后父亲过世,他回去只是为了处理后事,他对父亲毫不原谅。最终亲属告诉他实情,说父亲认为要成为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和独立坎坷的经历。所以硬下心来赶走了他。当儿子成为作家后,父亲高兴无比,向全村人炫耀却依然对儿子冷漠无比。最终亲属把作家带到他曾经的房间,作家看到屋内全是父亲买的他的作品,每部作品里面夹着父亲的点评和期待。墙上都挂满了装裱着的他成为作家的剪报。作家当场就崩溃掉了,发疯般的把书柜全部推倒在地。逐步才认识到这些年自己这么坚持下来,其实都是为了父亲,为了证明给父亲看他能成为作家,这种怨恨甚至成为了他的动力和坚持的信念,从这个角度上讲,他父亲当初的用意也是达到了。看到这里其实我当场也崩溃掉了,觉得这种父爱简直是变态。。。怎么东方人都这个德行,就不能温馨点么?就不能不这么狗血么?
后面的情节更让我无语。。。作家逐步江郎才尽,出版社发现了一个更好的作家,想逐步停掉作家的连载,作家为了养家,发动全家冒充fans写信到出版社。后来无意中发现那个更好的作家居然就是自己的儿子。他深感作为一个作家的起伏和辛苦,认为儿子很聪明能考上东京大学进入大公司赚更多更稳定的钱成为幸福的人,而不用像他这样稿酬不继的时候还需要妻子来养。但当他终于发现他儿子是真的喜欢写作并决心支持的时候,他居然做出了他父亲对他一样的举动,把儿子臭骂一顿然后决绝的赶出了家。但儿子走后,当他发现给儿子的行李中忘记放入那支他曾经送给儿子代表作家理想的那支笔时,作家又崩溃的拿着笔穿着拖鞋疯了似的去追儿子。好吧,我承认,看到这一幕,我真的再次崩溃了。。。妈的,为什么要这样?能不能不这样?东方人父亲的脑袋里面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
写到这里,我其实也不太清楚我想说什么,我甚至都不清楚我到底说了些什么。我只是希望通过这段思考,让棋友家长们理解到不要打着围棋的名号去做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围棋只是个game,不要让它承载过多过重的东西。享受围棋才是真谛。
尾声
本来只是为了庆祝自己打上1D,朋友提议我写篇文章总结回忆并纪念一下。我当时还和朋友说,才半年多而已,也没什么故事,就是经常下下下而已,能写出什么东西呢?一千字凑本流水账日记罢了,我又不像杀杀,人家有这么多故事和回忆可以把学棋经历学成回忆录体的小说了。没想到一旦开笔便一发不可收拾,东唠西嗑一篇杂文居然写了五万多字,等于一篇中篇小说了,连我自己都被惊呆了吓坏了,难不成被话唠附身了。。。难不成是最近太寂寞了。。。需要倾诉么。。。这里有同样寂寞的美女棋妹么?如果你欣赏我的文采,不嫌弃我的棋力,请拨打电话一二三四五六七转七六五四三二一。哈哈,开个玩笑,那个谁,你不要当真哈。
在这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一位朋友,虽然朋友的棋力不高,但是在我的升级路上,朋友一直给予我帮助和鼓励,帮我买了不少围棋书,还送了我一幅精致的棋具。让我感受到升级之外的快乐。此文也是朋友的提议下才动笔的。在此,也将此文也献给我的朋友W,感谢你陪我一路走来。有你,真好。
最后赋词一阕做结:《破阵子》1D
六百余战干戈,半载多来蹉跎。埋首烂柯忘岁月,神游玉楸忆仙婆,终修一蛋哥。
不觉沉湎木狐,把棋作妻厮磨。一局终了才知幻,化作万字随文聒,何人能笑我?
好,全文就此结束。祝弈城的K级棋友们,早日生蛋。到时候,让我们一起来扯蛋。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