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龙万吨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9218809/answer/165727797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这十多年,在职业围棋,确实存在“30岁现象”,即题主所说的“不到30岁就开始跌落巅峰”。比如,李昌镐30岁前17冠,30岁后十连亚;李世石30岁前14冠,30岁后0冠;古力30岁前7冠,30岁后1冠。这些历史级的天才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一流棋手了。而gorating排名也显示了这一现象,排名前10的没有一个30岁以上棋手,排名前20也只在第20名有一个89年的金志锡:30岁似乎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对此,流行于棋迷中的说法是:这是因为30岁后生理机能下降引起的棋力下降导致的。然而,这样的因果关系缺乏更多的证据来支持,也不能解释更多的事实。还与一些事实相冲突,比如:某些棋手的表现:胡耀宇今年39岁了,还在参加围甲,且并未表现得棋力不如20多岁时。2. 某些棋手的说法:李昌镐30多岁十连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身体没问题,棋力还有所提高,但大家提高更多,所以无法常胜了。3. 国际象棋的排名:国际象棋是与围棋相似的脑力竞赛,而且参与的职业棋手更多,竞争更充分,但绝对霸主卡尔森为30岁,30岁以上棋手在前10名里有6人,前20名里有14人。尤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52岁的印度棋王阿南德排名13:因此,“30岁后生理机能下降引起的棋力下降”并不是30岁现象的好的解释。吃龙万吨在考察最近几十围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的、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解释:30岁现象,只是棋手们棋战成就从巅峰跌落,而未必是棋力从巅峰跌落。也就是说,要区分“棋力巅峰”与“棋战成就巅峰”。辨析——“棋力巅峰”与“棋战成就巅峰”2. 最近三十年,棋手成长训练方式经历了两次革命。这让棋手的巅峰变高,巅峰提前。第一次是道场的高强度科学化训练,在韩国是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中国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第二次是大量的网络对局引入棋手训练,这在2000年后约十年内开始。对应的棋手:90年前后出生这批(以下称90棋手),基本上都是道场训练出来的,修业期后段还有网络对局;97年前后出生这批(以下称97棋手),不仅是道场训练出来的,还有天量网络对局。于是:李昌镐是五星级天才棋手(关于棋手的天才的星级,参见),但通过道场训练成长起来的李世石、崔哲瀚等在尚未完全到棋力巅峰时就与之不相上下,构成有力的竞争,表现为“30现象”2. 90棋手在尚未完全进入棋力巅峰期,就在棋力上与尚在棋力巅峰的强四星级天才古力李世石不相上下,构成有力的竞争。他们的巅峰略微高过古李的巅峰,再加上是一批棋手(陈、姜、金、江、柁、周、时、唐、党、连、檀。。。等),因此古李难以继续夺冠,表现为“30现象”3. 97棋手有了网络训练的加持,比90棋手更年轻进入一流棋手的行列。同时,他们的巅峰更高,因此,让90棋手尽管还处于棋力的巅峰时期,但也出现了比古李的“30现象”更早衰退的假象。例如,“场均一条龙”的时越,曾经高居中国等级分第一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但在gorating榜上20名开外了,2020年围甲表现也说明了这一点:出场17战8胜9负,其中主将1胜4负。也就是说,30现象并非由30岁前后棋力衰退导致,而是由最近二三十年里,近来批次棋手整体上棋力巅峰比之前批次的棋手既早且高所导致。这一点,还能解释更多的围棋现象,比如:2012年,98出生的杨鼎新和谢尔豪,以不到14岁的年龄,分别创造了最年龄夺取全国冠军和世界大赛四强的纪录。至今8年多过去了,无人能接近这些纪录。他们创下纪录时的一流棋手群体包括:还在巅峰的古李崔等、正在巅峰的陈姜等、已到或快到巅峰的90棋手、快到巅峰的97棋手等。而后来者,比如现在14岁的棋手,需要冲破的一流棋手群体包括:还在巅峰的陈姜等、正在巅峰的90及97棋手。这些棋手群体比杨谢创纪录时更大,平均棋力更强,可是现在14岁的棋手的巅峰并不比这些棋手群体的巅峰高,因此连接近纪录的希望都看不到。最接近的是谢科在2017年不到18岁进四强。2. 2013年,96年出生的芈昱廷和范廷钰以16、7岁的年龄夺取世界冠军,至今7年多过去了,除了四星半级天才柯洁,没有后来者接近过。原因与上面相同,后来者如现在16、7岁的棋手,屠晓宇、王星昊等,要面对的是处于巅峰的90棋手及97棋手,而且,由于王屠等的训练成长方式与97棋手相比无明显不同,他们的整体巅峰水平就不会高于97棋手,因此,他们要夺得世界冠军就只有他们自己完全进入了棋力巅峰才有可能。于是,我们看到,不仅王屠离世界冠军还很远,而且比他们早的00棋手廖元赫、谢科、赵晨宇、丁浩、李维清、伊凌涛等,才在今天由谢科第一个打入世界大赛决赛。一些预言网络对局之后的下一次围棋革命已经到来,即AI训练。通过AI训练成长起来的棋手(而不是成为职业一流才引入AI辅助训练)再过几年就能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他们的棋力巅峰高度会高于目前一流棋手的棋力巅峰高度,于是,柯洁在30岁前就肯定无法统治国内棋坛了,30岁现象得以继续。但在那之后,会象目前的国际象棋一样,没有十几岁的顶尖棋手,三十多的棋手与二十多的棋手有相似的竞争力。时代顶尖水平不再持续提高,相当依赖于超级天才的出现。补充说明30现象,还与目前职业棋手的现状有一定关系。目前职业棋手,基本上把围棋作为取得名利的手段,而没有日本围棋传统中那样求道派的存在。因此,棋手们在发现自己成绩不再是顶尖时,就放弃在棋艺上的追求了。比如,李世石古力这样超时代的天才,如果继续全身心在棋艺进步上,那么,虽然没有多少夺取世界冠军的希望,但保持在世界排名前三十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而事实是李世石退役,古力退出一线,30现象更加明显。
--
FROM 118.1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