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生命不止,鸡娃不休zz
【 在 AlexandriaI (土人*老虎油)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精英阶层使用老鹰策略的不多吧,很少听说有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的,基本上是引导或者顺着孩子的兴趣来,反正资源丰富,孩子想学什么就有什么。
:
: 国内鸡娃,利益相关方推波助澜贩卖焦虑起了很大作用。学校/盈利性教育服务机构/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等等,都吃上一嘴。99.99%的娃都是普通娃,但这些相关方,要把孩子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卖给家长们。
就是一个“炒”字。
:
: 其实不仅是教育产业,和其他很多国家比,国内社会这些年整体上都狼性了,狼文化成为主流,狼性企业被媒体树成标杆。走在街上,曾听到退休老太太训晚辈,什么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哎。
--
FROM 114.249.192.*
【 在 AlexandriaI (土人*老虎油)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孩子成长自有其客观规律。美国的环境下,也有个例子,就是之前曾引起美国媒体关注的所谓中国虎妈,他老爸,是mit博士和伯克利教授。虎妈和她的几个孩子,被一些人视作成功的典型。但在我看来,几个娃最后全是学文科的,就业出路有教书的,有当兵的,没有传承祖业并发扬光大,截至目前只是没有跌落阶层。这种教育是否算成功?
: 对照着看下精英的传记,真要把孩子培训成精英,靠鸡娃恐怕也是不行的吧?不管是克林顿奥巴马这种平民出身的政治精英,还是小布什特朗普这种官二代富二代, 或者盖茨,戴尔 乔布斯 马斯克这种科技商业精英,都不是鸡娃出来的。文体明星算不算精英?这些领域到了顶尖的圈子里拼天分和人脉等因素的成分更多些吧。
:
: 所以个人的观点,娃基本都是普娃,万里挑一的孩子很少。孩子天分和兴趣在哪里,重点引导培养一下,快乐成长+不留遗憾就好了。鸡娃的家长大多是被贩卖焦虑了。
所以有兴趣的最好还是学点琴棋书画,最不济将来有个能玩的东西,不至于精神空虚。。。
--
FROM 114.249.192.*
【 在 computec (刀傍)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玩电子游戏是因为容易上瘾 浪费时间
: 一个游戏玩不了太久就会腻 然后又感觉在浪费时间
:
: 老年人是不是连游戏都不想玩了?
我高中就把游戏瘾过完了,上大学以后除了那种特别简单弱智的一键游戏,
别的碰都懒得碰,估计那时已经老了。。。
--
修改:Jacqueline FROM 114.249.192.*
FROM 114.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