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2年3个月,自己依然停留在野狐、弈城1D,儿子已经弈城4D
去年这会儿写文章的时候,还雄心壮志,希望3年内能自学成业余5段,然后40岁就可以辞掉互联网工作,靠教小孩下棋糊口为生,而今年此时自己已经近乎绝望(当然45岁以后还有希望,哈)。
疫情的一年,儿子的围棋课都转成了线上,大多数是白天上,我就没法陪他上课了,加上本身工作繁忙,下盘棋成了一种奢望,自己最高冲上过野狐2D,坚持了许久,但是最终还是被打下来了,甚至1D被打到过1K两次,虽然很快就连胜升回1D,但总之真实实力水平停滞不前了,而儿子则一路杀到了弈城4D
以前和他下棋,认真的话能赢多输少,输的也多是为了不至于打击他积极性,而现在周末棋盘上比划时自己已经鲜有胜绩,偶尔赢个一两局,还得靠长考坚持到他要看电视的时间点儿,(当然我不是故意使用战术,而是真的觉得长考才能算得清,而有时长考也算不清,汗?)
由于疫情,儿子线下考段也进展较慢,1D升2D考了两次才过,说来狗血,第一次没过据他说,对手作弊了,棋盘上多摆了个棋子,他后来下到那个局部才看到,然后被人直接屠龙了,我是觉得以他的水平应该没看错,也应该不是故意这么说给自己失利找借口的,所以帮他投诉了,但无果,总之第一次考2D上午三连败后,中午本打算直接回家,儿子非要拼一枪,结果下午全胜,但最终依然因为小分不够没有晋级,还是挺挫折教育的。第二次顺风顺水6胜1负小组第一晋升2段,可见小孩技术上的优势不足以弥补心理上的不成熟,不过说来简单,事实上又有几个成人做到“平常心”呢?
其实儿子没什么天赋,对围棋是有些热爱(相比于数语外),但热爱程度甚至不如我。之所以还能一直进步,习惯占了很大一部分,每天坚持下一盘网棋,然后复盘,每周老师的作业按时完成。我的观点也是习惯养成远比学了什么具体招法、骗招要重要,而现在的大多数围棋培训机构,教的主要是各种招法,对这其实我是不以为然的,孩子妈就比较功利,看着别人用了某些大招,短时间进步快了,就给儿子也报了班,我反而觉得有些本末倒置。话说回来,围棋的教育状况,比起小学其它的应试教育,还是要好太多,多少能培养孩子一些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多少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而反观国内小学教育简直一塌糊涂,数语外各种狗血的技巧、手段、填鸭式的直接灌到你脑子里,就算有潜在的高斯,也早被这样的教育毁了,关键是,正常课上不教什么,还需要自己花时间去上这种填鸭的课外班,真是情何以堪,孩子妈还买账,或许我真的不属于这个时代,哎!
所以我心中一直还比较喜欢私塾式的教育,也耿崇尚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觉,想想濑越宪作、曹薰铉的师表,才有了吴清源、李昌镐,再回头看看江铸久、芮乃伟的遭遇,还多亏了吴清源的师道传承,才不至于潦倒,每每想到此也是不胜唏嘘,道在人心乎?
30而立,40不惑,已然安家立业,何以为之不惑?嗟呼,独登高处,望尽天涯路:现996盛行,而师道渐衰!棋盘虽小,深奥幽玄,谨望从中感悟一二,不枉所耗蹉跎光阴
--
FROM 36.110.112.*
怎么复盘的?
【 在 tdnetdog (无家可归的小狗)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这会儿写文章的时候,还雄心壮志,希望3年内能自学成业余5段,然后40岁就可以辞掉互联网工作,靠教小孩下棋糊口为生,而今年此时自己已经近乎绝望(当然45岁以后还有希望,哈)。
: 疫情的一年,儿子的围棋课都转成了线上,大多数是白天上,我就没法陪他上课了,加上本身工作繁忙,下盘棋成了一种奢望,自己最高冲上过野狐2D,坚持了许久,但是最终还是被打下来了,甚至1D被打到过1K两次,虽然很快就连胜升回1D,但总之真实实力水平停滞不前了,而儿子
: 以前和他下棋,认真的话能赢多输少,输的也多是为了不至于打击他积极性,而现在周末棋盘上比划时自己已经鲜有胜绩,偶尔赢个一两局,还得靠长考坚持到他要看电视的时间点儿,(当然我不是故意使用战术,而是真的觉得长考才能算得清,而有时长考也算不清,汗?)
: ...................
--
FROM 112.47.158.*
首先,发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是件好事。
古人讲,年过三十不学艺,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人在特定方向上的脑力开发或者说提升,是有客观规律的。你老人家四十岁了,还开新地图拓展新技能,被孩子超过是正常的。
第二,换个角度看,孩子在围棋上超过你,说明你在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成功了。
第三,这个升段赛多放一个子的梗,以前在版上看到过,你确定不是在挖坑么 :)
【 在 tdnet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这会儿写文章的时候,还雄心壮志,希望3年内能自学成业余5段,然后40岁就可以辞掉互联网工作,靠教小孩下棋糊口为生,而今年此时自己已经近乎绝望(当然45岁以后还有希望,哈)。
: 疫情的一年,儿子的围棋课都转成了线上,大多数是白天上,我就没法陪他上课了,加上本身工作繁忙,下盘棋成了一种奢望,自己最高冲上过野狐2D,坚持了许久,但是最终还是被打下来了,甚至1D被打到过1K两次,虽然很快就连胜升回1D,但总之真实实力水平停滞不前了,而儿子则一路杀到了弈城4D
: 以前和他下棋,认真的话能赢多输少,输的也多是为了不至于打击他积极性,而现在周末棋盘上比划
--
修改:AlexandriaI FROM 124.64.18.*
FROM 124.64.18.*
第三个确实像是电视里的剧情,但挖坑的目的是啥呢?我一年也就发一篇帖子总结一下,所以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只不过真像是什么,我也不敢妄自推测。
但当天中午我是投诉了的,因为孩子是这么说的:“那块本来没有子的,后来走到的时候被对手直接提子了,导致一整块都死了,但当时没敢举手告诉老师“。我觉得以孩子的水平和描述,他说的是真的,而且我反复跟孩子确认了几次,他说那块能直接提子的话,他一定会走棋的,不可能后来被人一手提起来,我相信儿子说的,所以第一时间投诉了,当然规程里说的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举手找监考老师,所以一来我们没证据,二来也不符合规程,就不了了之了,本来我打算下午就不比了,回去准备下次,儿子自己非要拼一枪,下午全胜依然升段失败。
算是一次经历吧,也可能我小人之心了,不过挫折教育,和逐步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也是一种不同的收获。
【 在 AlexandriaI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发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是件好事。
: 古人讲,年过三十不学艺,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人在特定方向上的脑力开发或者说提升,是有客观规律的。你老人家四十岁了,还开新地图拓展新技能,被孩子超过是正常的。
: 第二,换个角度看,孩子在围棋上超过你,说明你在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成功了。
: ...................
--
修改:tdnetdog FROM 36.110.112.*
FROM 36.110.112.*
技术的东西也就那么回事儿,
关键是要想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亏什么是赚,
这些,没有老师指点,可能还是进步的很慢。
yc4d也就那样吧,感觉2年半升4d不算慢,但也不快
【 在 tdnetdog (无家可归的小狗)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这会儿写文章的时候,还雄心壮志,希望3年内能自学成业余5段,然后40岁就可以辞掉互联网工作,靠教小孩下棋糊口为生,而今年此时自己已经近乎绝望(当然45岁以后还有希望,哈)。
: 疫情的一年,儿子的围棋课都转成了线上,大多数是白天上,我就没法陪他上课了,加上本身工作繁忙,下盘棋成了一种奢望,自己最高冲上过野狐2D,坚持了许久,但是最终还是被打下来了,甚至1D被打到过1K两次,虽然很快就连胜升回1D,但总之真实实力水平停滞不前了,而儿子
: 以前和他下棋,认真的话能赢多输少,输的也多是为了不至于打击他积极性,而现在周末棋盘上比划时自己已经鲜有胜绩,偶尔赢个一两局,还得靠长考坚持到他要看电视的时间点儿,(当然我不是故意使用战术,而是真的觉得长考才能算得清,而有时长考也算不清,汗?)
: ...................
--
修改:linlin1986a FROM 211.144.13.*
FROM 211.144.13.*
我说怎么这次1升2的升段赛这么难打了
弈城4来打1升2不是明显欺负人吗
疫情堆了太多小朋友了
【 在 tdnet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这会儿写文章的时候,还雄心壮志,希望3年内能自学成业余5段,然后40岁就可以辞掉互联网工作,靠教小孩下棋糊口为生,而今年此时自己已经近乎绝望(当然45岁以后还有希望,哈)。
: 疫情的一年,儿子的围棋课都转成了线上,大多数是白天上,我就没法陪他上课了,加上本身工作繁忙,下盘棋成了一种奢望,自己最高冲上过野狐2D,坚持了许久,但是最终还是被打下来了,甚至1D被打到过1K两次,虽然很快就连胜升回1D,但总之真实实力水平停滞不前了,而儿子则一路杀到了弈城4D
: 以前和他下棋,认真的话能赢多输少,输的也多是为了不至于打击他积极性,而现在周末棋盘上比划时自己已经鲜有胜绩,偶尔赢个一两局,还得靠长考坚持到他要看电视的时间点儿,(当然我不是故意使用战术,而是真的觉得长考才能算得清,而有时长考也算不清,汗?)
: ...................
--
修改:yaxch FROM 211.155.93.*
FROM 211.155.93.*
你说的是啥,他家娃又没2段证书。
弈城可以注册3段,4段难道不仅仅是入门级别吗?
日本一年级的某小学生都已经能成为院生,要冲击职业了。
家长当思为啥自家的小朋友不如别人家的提高快。
【 在 yaxch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怎么这次1升2的升段赛这么难打了
: 弈城4来打1升2不是明显欺负人吗
: 疫情堆了太多小朋友了
: ...................
--
FROM 112.47.158.*
恩,疫情导致积压了太多,朋友家的弈城3D,在另一个组也只是5胜2负而已
而且这次后补的那些孩子,肯定都是觉得特别有希望升段的那波
【 在 yax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怎么这次1升2的升段赛这么难打了
: 弈城4来打1升2不是明显欺负人吗
: 疫情堆了太多小朋友了
--
FROM 36.110.112.*
我还听说弈城4打1级升1段的。。。。。
感觉后面两年的升段赛会卷得非常厉害
【 在 tdnet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疫情导致积压了太多,朋友家的弈城3D,在另一个组也只是5胜2负而已
: 而且这次后补的那些孩子,肯定都是觉得特别有希望升段的那波
:
--
修改:yaxch FROM 210.12.157.*
FROM 210.12.157.*
四十岁这个年龄是人生最忙碌的时期,我建议不要花太多精力在围棋上,有空多锻炼身体,平时做点死活题,偶尔下一盘就行了。男人作为一家支柱,身体垮了万事皆休。
至少四十五岁以后再开始好好下棋,那时孩子大了,各方面压力小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成年人下棋最大问题是记忆力衰退,大脑反应慢,思维惰性严重,所以水平难以提高,个人觉得不宜下网络快棋,应该慢慢下,每盘棋有四十五分钟以上保留时间,每盘棋都经历认真思考,下完都有收获,这样既锻炼大脑又能涨点棋。
--
修改:skate FROM 142.126.143.*
FROM 142.12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