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柯洁24周岁了,感觉好日子屈指可数了
要看文化课的 美国体育地位高 收文化课差点的体育生很多 象棋冠军真没收过
【 在 Vda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米国的话,柯洁应该早就被名校收了,
: 等不到24岁。
--
FROM 175.45.149.*
这两句话也可以送给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 在 v84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事情其实用两句话总结的最到位,一是关你屁事!二是关我屁事!
--
FROM 183.8.8.*
你这属于拎不清
领域成就地位和青春不青春有什么关系?
评价成果成就还要限制你年龄?
【 在 salgado (michel)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诺奖比肯定不合适 一个是成年人的运动 一个是青春饭 和成龙这种羽毛球选手比更合适
--
修改:computec 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9.*
一个项目内不看年龄 横向比较吃青春饭和不吃青春饭的放一起肯定不合适 一般后者参与人数广 前者年轻时候没专业训练基本就没戏了 像围棋只有中日韩三国的极少数小孩参与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属于拎不清
: 领域成就地位和青春不青春有什么关系?
: 评价成果成就还要限制你年龄?
: ...................
--
FROM 175.45.149.*
你还是没搞明白
什么是评价标准
比如围棋成就 可能用世冠数 跟年龄无关
什么是客观限制
比如世冠 没有50岁夺冠的 没有小于16岁夺冠的
但你不能禁止 50岁和15岁棋手参加决赛获胜
所以 你"总结"出再多客观规律 跟我评价标准也没有一毛关系
【 在 salgado (mich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项目内不看年龄 横向比较吃青春饭和不吃青春饭的放一起肯定不合适 一般后者参与人数广 前者年轻时候没专业训练基本就没戏了 像围棋只有中日韩三国的极少数小孩参与
--
修改:computec 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9.*
没啥啊,要我是柯洁,立马转型人工智能。
【 在 jee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胖说了,过了25计算力下降很多。
: 读清华绝对臭棋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
FROM 61.148.244.*
说得好
【 在 Alexandri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年纪真的很大了,那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待在舒适区是合适的。
: 然而人家年少成名,外部环境剧变,搏一把转型,争取尽早占坑卡位,没毛病吧
: 大好年华浪费在那些没什么用的课程上,就为了拿个清华的毕业证儿,从提高棋艺这一局部看,坏棋无疑,
: ...................
--
FROM 118.199.164.*
棋类运动在北美不吃香,大学对棋类不感冒。围棋主要就一众东亚主要是中国人玩,国象关注度也不高。
【 在 Vda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米国的话,柯洁应该早就被名校收了,
: 等不到24岁。
--
FROM 76.67.57.*
棋下得好书不一定读的好,我小时候认识一个围棋高手,是个司机,让他读书还真不行。
【 在 gct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追求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有什么错?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专业范围?我小的时候下棋,在体委训练,有两个比我下的更好的孩子。在全省里拿第三第四,后来因为下棋都没有好好学习没上大学,最后也没有冲进职业,现在靠开围棋班为生。其实他们好好学习考个清北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至少腾出点时间学习985很轻松。但现在和上清北的差距就很明显了。柯洁到清华读书绝对是正确的选择。清华的氛围可不是国家队能有的。
:
--
FROM 76.67.57.*
一项东亚特别是中国有影响力的世界冠军,肯定有米国名校收的,无非是其它条件会不会给得更好而已。
万一名校不收,xx基金会砸钱也能让他给收进去…
【 在 sk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棋类运动在北美不吃香,大学对棋类不感冒。围棋主要就一众东亚主要是中国人玩,国象关注度也不高。
:
--
FROM 106.1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