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别再消费中专生了,你们代表的不是正义而是暴力
说的有点道理,一个48小时的开卷初赛,本来就是重在参与。做不做弊也不是重点! 是决赛才见分晓!
阿里拿初赛来做宣传,也是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个比赛。 当然,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阿里的造神宣传片有可能误导大众。
此外,目前的证据无法论证jp是造假的,有些天才本就和常人不同!
【 在 directiv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踏马关心她作弊不作弊啊,重点是拿大家当猴耍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无论是努力解题,还是在努力表演,都挺强的。
无论是努力解题,还是努力表演,都远超99%的人,肯定远超我的能力啦!
【 在 ferrum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就在于大家没看到姜圣努力解题,反而看到的是努力表演。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如果你看JP的采访,说话已经算有水平啦。
如果采访一般人,紧张的时候,不知道会说成啥呢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是把《数学分析》说成《数学方面》
: 后面那是什么玩意?这是无心之失?
: 还“天经地义”呢,你是说反话吗
: 搞笑,你是不是跟姜一样,自学高数半天连数学分析是什么都拎不清
: 但凡学过高数的都不会这么无厘头
: 只...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找几个普通同学,让他们描述一件班里发生的事情。
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人的表达都是漏洞百出的。 不能因为有漏洞,就否定一切吧!
现在不是没有直接证据吗!
【 在 wf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看JP的采访,说话已经算有水平啦。
: 如果采访一般人,紧张的时候,不知道会说成啥呢
: -来自水木说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做抖音短视频,不断优化视频也是常规操作,因为还有很多未来的观众会看视频的。
阿里现在还没下架视频,那么官方还是基本上认可这个事的。
那些质疑没有哪个有直接证据的,不要以讹传讹。
后面这个事儿,慢慢就水落石出啦。能不能翻转,我觉得未必呢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阿里现在把姜的“数学方面”硬改成“数学分析”了
: 但凡是个学过点高数的正常人都知道这有多露怯,达摩院显然很明白这多丢人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如果阿里认为这个是替考的,这个姑娘高数啥也不懂。那么标准动作是视频下架,jp的新闻消失,等等。
这么大的公司,危机公关的人一般是很有经验的!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理解力,谁说不能优化视频了?
: 说的是内容本身,此地无银三百两,装傻还是真傻
: 这内容就是证据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JP是个活人,真相怎么可能不了了之呢? 你当黑洞呢,未来啥信息都不往外吐。
阿里怎么可能采取死不承认的策略呢!
如果官方已经认为作假啦,必然是视频悄悄下架,新闻悄悄撤回,当这个事儿没发生过等等一些标准动作。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笑了,下架,那不就是等于承认自己比赛有问题,炒作的是个假货?
: 阿里就是死也不想承认,所以才死皮赖脸硬改,想硬挺呢这是
: 你不会也连这点也想不明白吧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百度的离职申请,都是妙批的。互联网大厂是会对负面舆情做出快速反应的。
JP事件发酵,阿里到目前为止一定是认可这个事儿的,不担心翻转,否则你早就看不到JP的官方新闻啦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可能,像你现在这样,死不承认,就是嘴硬啊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这有什么奇怪的,阿里的价值观本来就与百度不同" 这句话的出处又是来自哪里?
【 在 lcsc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有什么奇怪的,阿里的价值观本来就与百度不同
: 百度觉得丢人的事情,阿里说不定觉得长脸了呢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小时候数学不好、高中辍学当诗人。
后来为生计学做记者,结果在24岁那年偶然听了节菲尔兹奖得主的课,突然就被打通任督二脉,开始学习数学。
这是新晋菲尔兹奖得主许埈珥的传奇经历——进入数学界15年即登上最高领奖台。
有观点表示,其不可能的程度,相当于一个人18岁拿起网球拍,20岁赢得温网公开赛。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继丘成桐、陶哲轩、吴宝珠之后又有亚裔科学家获此殊荣。
【 在 Icanfly16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所有就是很不严谨,很武断。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一度被认为是笨蛋。去年还是前年的菲尔兹奖,有个韩国人,介绍就是中小学读书时间数学在班上并不出色。
: 很有人都有幸存者偏差思维,认为幸存者就代表所有,其实还有很多有天赋但没有机会表现出来。没有成功之前,默默无闻,成名之后天下知,管仲就是很典型。还有无数的例子。在很多人眼里,先成名,后有闪闪发光点,如果不成名,那就是默默问问点,即使两人都做了同一件事。
: 要是将来姜萍最后攻克了一个数学难题,你们又会推翻自己的原来观点,挖掘她以前的那些闪闪发光的例子,比如这个读中专就拿了12名。
: 你想想你自己是不是有这种幸存者偏见?先入为主认为这不可能。然后就寻找官方造假的动机来支撑你这种偏见。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