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面下要不要认输?胜负与艺术的纠葛,无关棋品人品
2020-02-24 17:15
无论是职业高手还是普通爱好者,肯定都遇到过对手在绝望的局面下苦苦支撑,绝不认输的情形,当时是不是有一种“对手没有棋品”的想法?
但棋是人下的,不是AI,只要是人在下,哪怕领先100目,也还是有最后一刻出错的可能。这样的失误,柳时熏、淡路修三、朴志恩等棋手都出现过。
实战图一,2002年2月日本第26届棋圣战七番棋第5局,王立诚九段执白对柳时熏七段。终局前,白2打吃六颗黑子,黑3竟不在4位接!白4提,棋局逆转。
实战图一
实战图二,2000年5月,第4届应氏杯第2轮,执黑的马晓春九段败局已定,但最后一刻淡路修三白2自紧一气,黑3打吃,万事皆休,马晓春死里逃生。
实战图二
实战图三,2014年4月4日,韩国第19届女流国手战三番棋决战最终局,朴志恩九段执黑对金彩瑛初段,终局前黑1粘自紧一气,白棋将右上黑子全部提起,瞬间翻盘。
实战图三
可见,无论落后多少,只要不认输,就会有翻盘的可能。尽管这样的概率极低,但只要有这样的可能,主动认输就可能失去一次翻盘机会。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围棋并不仅仅是胜负。在对弈中,如果形势落后太多还坚持抵抗的话,多半会招致轻慢甚至鄙视。有一次网络赛,刘昌赫九段对中国棋手败局已定后仍不认输的行为很反感,他说:“白棋坚持没有意义了,相差30目,没有争胜负的地方了,中国棋手优点很多,很执着,优秀,但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投子。我碰上过很多……恐怕中国棋手学棋时受过这样的教育,就是能试应手的都试完,能考验对手的都走过才投子。”
刘昌赫九段
当时对刘昌赫说出这番话颇为吃惊,因为要说到顽强,韩国棋手远甚于中国棋手。中国围棋早些年师法日本围棋,而日本围棋是出了名的讲究“道”,别说大败局面下的顽强抵抗,就是将棋形下坏了,稍有越雷池一步的作为,都要招致前辈大家们的严厉叱责,而且,后辈们根本没有辩解的机会。记得安永一大前辈扇坂田荣男耳光的事吧,还是日本棋院院生的坂田荣男就因为在复盘时多说了两句,立即被当时的《棋道》杂志主编安永一扇了一巴掌。在这样的氛围下,后辈棋手只有听前辈棋手讲棋的份。
韩国地处半岛,多少年来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外部生存环境不易,韩国国民练就的性格里有坚忍顽强的因子,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流”在围棋界兴起时,韩国棋手打死也不认输的棋风令中国、日本棋手吃尽了苦头,后来中日棋界称“韩国流”为实证派,就是说所有胜负都通过实战解决,是否符合棋道,只在其次。
相比之下,中日围棋当年多有不求甚解的成分,遇到每个定式、每个局部都穷追到底的“韩国流”,大优局面下被翻盘的场景数不胜数,中国棋手经历太多的痛苦挫折后,才逐渐向“韩国流”靠拢,棋风开始变得犀利、顽强。
当然,还有围棋职业化的强大背景影响,中国围棋开始了道场培养模式后,学棋孩子自小就直面残酷胜负,练就了比“韩国流”还要顽强的棋风。这也是职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后来中国围棋成为虎,让韩国围棋成为狼的核心根本。
但围棋除了胜负竞技之外,还有艺术特质。和足球、篮球、排球等重在参与、重在强身健体的体育竞技不同,围棋还有一种“道”在支撑,一幅画作如果画坏了,就该重新来过,留存下来就是败笔;一首歌唱得跑调了,就该停下来重新开始,而不是继续下去。这是艺术的要求,与胜负迥然相异。
以前的日本围棋大师,如大竹英雄、武宫正树,都以“不能脏了棋谱”的要求来告诫后辈,棋谱是要传给后人看的,明明没有棋的地方,非要骗对手一样的点进去,趁着对手时间紧张或者不注意,捡漏胜出,这样的棋谱固然分出了胜负,但以艺术眼光来看,就是一张“脏”了的棋谱。
1995年中日围棋擂台赛,大竹英雄九段执白胜刘小光九段,那盘棋刘小光在败局已定的情况尝试在对方空里出棋,局后大竹英雄大怒,拒绝复盘。在他看来,在没有棋的地方“掏”进去,就是“脏”了棋谱。
邱峻九段VS陈耀烨九段
然而,在围棋已成为一门胜负竞技的今天,只要胜负未定,棋局仍在继续,任何着法都无可指责,这种胜负态度可能更符合现代竞争环境,不求过程,只求结果。记得网上曾有棋迷宣称“最欣赏‘磨王’邱峻,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而艺术,总是要超越人生的。
--
FROM 114.2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