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故事重点是:机器算得比人更清楚,并且修正了专家的认知 -- 职业棋手原来认为挂角后小飞进角是两分,机器算完认为亏了,如今机器的结论被普遍接受,但接受的原因是结果导向的 -- 机器算出来亏了多少,人们认为机器算的是对的,而不是因为人们自己也算明白了。
死活题和官子题,因为计算量相对小一些,人们有精力看清机器计算的整个过程,这类问题人是能真正看懂的。例如之前有达人提到发阳论第120题,人没搞透,但机器搞透算清楚了,人看机器演算的数据是能看懂的。
但序盘中盘的一些着法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才提出,职业顶尖可能有时候没真正看懂AI的棋--- 只是看到机器的结论,然后根据经验认可了,毕竟人没有足够的脑力去支持像机器一样深广的算路,来真正搞明白机器具体是如何判断得失的。
你举的例子恰恰支持了上面的观点 :)
【 在 cen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AI给出的目差和胜率,我猜你的想法很可能是错的
: 如果别人星位你直接走二路(二三),比你先挂角再走二路,从目差上看亏了1目,从胜率看差别也有百分之几了
: AI不推荐挂角后走二路这个走法,仅仅是因为它亏了0.3目而已(胜率降低也只有一点),有亏0.1目或不亏的走法,干嘛要选择亏0.3目的
: ...................
--
FROM 3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