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读模式 注重逻辑完备 和透彻理解
比较适合成年人 重视质量 目标是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
需要专注力比较高 高智商有加成
理想情况下是效率最高的刷题模式
同时 可能是古代棋手的训练方式
2 量大管饱
比较中庸 通用的模式 用快速堆量对抗遗忘 非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3 背题
同样是为了对抗遗忘 同样是非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有点介于1,2之间的感觉
同样训练时间下 因为主观能动更强 效率应该高于2
4 持续低强度
训练效率个体差异比较大 总体来说应该比2低
5 断续低强度
勉强维持 等智力发育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说个题外:
: 在300多年前 也就是日本道策 中古黄龙士 的年代
: 顶尖棋手在基本无题可刷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很高的计算水平
: 可见堆量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甚至可能不是有效率的方法
: 这是在高端的情况 因为现代没有不刷题的职业选手 所以只能拿古代说事
: 这里有个问题 既然今天的职业棋手都是刷题过来的 证明这种方法普遍有效
: 那么不刷题的训练又是怎么回事呢
: 再说说低端
: 同样yh3d死活题水平相差极大 依次还可以推断出 高d对低d做题上也不是碾压的
: 也就是说死活题和对局水平只是正相关 而不是大致正比
: 那么 高死活题水平3d 和低水平3d 他们的差别在哪呢
: 死活题水平高 会不会是因为题型见过所以会做
: 并不是真的计算厉害?
: 如果提高死活题水平(正确率,难度)并不代表提高计算能力
: 那么刷题的意义在哪?
: 待续..
--
FROM 222.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