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围棋作为参考标准的价值是不是也变了?
咱们小时候,围棋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明师难寻,大多数孩子能接触到的围棋知识少,棋力能反映出计算力,围棋下得好的孩子,多数都是沉得下心脑子又比较快(计算相对快、深、全),记性好且有一定比较分析能力的(算完能记住,可以比较判断各图异同,找出较优解),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也都是可以的。
现在知识爆炸,优质教育资源唾手可得,老师或者家里大人能给孩子指路,孩子刷题背答案就行了。
两代人做死活题的差异,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咱们小时候做死活题怎么做的?先审题,心算,按特定顺序,把几个备选点的变化搜索一遍,记住结果,互相比较,然后选出双方最强的变化作为最优解,对答案。如果算不清或者算错了,还要动手在棋盘上反复摆一摆。
现在我们家孩子做题都是直接在101点,反正正解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效果就是熟悉棋形记住答案,题量刷够了,也学会了,升级了。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棋,是检验人智商和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参考。
: 学了几年围棋,还是野狐2-3的,家长就不要投入大把财力物力,拼命卷孩子成绩以后考双一流当院士拿诺贝尔了吧?
--
修改:AlexandriaI FROM 114.241.225.*
FROM 114.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