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杂念于修行
修行在于念头的认知和处理
明悟在一念已去,来念未生之间
觉照也在于念来念去不粘着
念头最为耗神,守静笃至虚极在于杂念不生
玄关一窍开,也在于恬淡无无,杂念不起
各位大修,如何处理的念头
--
FROM 223.72.76.*
培养觉知心,很重要
【 在 Fano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行在于念头的认知和处理”,起心动念在修行中是比较重要,但也只是一部分内容
--
FROM 223.72.76.*
能贴一下原文吗?谢谢!
【 在 chuand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找到《楞严经》主人和客人的关系,不受一切客人影响,不受所有变化的东西影响,比如肉身,声音,花开花谢,美味的饭菜,比如:声音有开始发声音就一定会声音停止,肉身有出生就一定死亡,聚会有聚会就有散会等等。
--
FROM 223.72.76.*
厉害了!谢谢!
当出离,处理好负面的念头后,相对应的类似杂念就不会再来了吗?
另外运用止观对其觉察,能够一步步将念头的觉,提前吗?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你需要初步建立一些出离心,这要求你平时做一些正念的练习,并对一些事物进行出离的练习
: 然后,当念头发生时,就开始用止观对其进行觉察,然后你大概就能知道这个念头是如何来的
: 一般来说,负性情绪的念头通常意味着你自身的某部分价值受到了损害
: ...................
--
FROM 223.72.73.*
问题是觉察念头太滞后,或者说就不是觉,是回忆
看到有说,定能生觉,然后才能安住觉性,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提高觉的方法?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听楼上的胡说八道。
: 正宗的禅门对于念头是要放下,不去管,随它去,中断内心的取舍造作,而出离也是一种造作。
: 如此慢慢地心念由粗到细,然后才到最关键的一步。
: ...................
--
FROM 223.72.73.*
大不杂念,是将要做的事,还有已做过的事的回想,并没有引发特殊的情绪,请问这怎么培养出离?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你需要初步建立一些出离心,这要求你平时做一些正念的练习,并对一些事物进行出离的练习
: 然后,当念头发生时,就开始用止观对其进行觉察,然后你大概就能知道这个念头是如何来的
: 一般来说,负性情绪的念头通常意味着你自身的某部分价值受到了损害
: ...................
--
FROM 223.72.73.*
就是这些事情很普通,就是日常的一些事情,和贪嗔痴没啥关系,这些事情也没有引发特别的情绪波动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是发生事情的时候有情绪,回想的时候没情绪?
:
--
FROM 223.104.39.*
是的背诵,要口意合一,杂念一生,背诵就中断了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读经、念佛或念咒,念诵本身就是不断提起正念,破碎自身僵化执着习气的过程,所以念咒也称持明。
:
--
FROM 223.104.39.*
对境练心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来说,情绪越大的事情对练正念越有好处,所谓烦恼即菩提
: 当然也不能过大,情绪过大导致人崩溃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连提起正念的时间都没有
: 也不必为了增加练习而主动诱发一些情绪事件,刚开始时还是以提高自己正念的熟练度为第一要务
: ...................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