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zz
道家上承距今数千年的上古文化,下及今日广大的民俗文化,贯穿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
程,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道家思想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与其的深
刻性是密不可分的,道家在其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包括:乐器、戏曲、茶、医学、养生
学、军事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化学、武术学、数学、光学、声学、磁
场学、地理学等,甚至在天文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和突出的贡献,这样的领域是很
多的,而且任何一个领域道教都不是浅尝辄止。
道家的学说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
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及仙道贵生、养生的思想。
一、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原则。“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宇宙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后,
找出人、地、天、道之间联系以后,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是道的自性,道本来就是自然
无为的。
中国茶道突出“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物质方面,中国茶道
认为:“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在种茶、采茶及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
能产出上好的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注重在一系列茶事活动中,以自然朴实为美,举
手投足,一颦一笑间都应发自自然;精神方面,在茶道中提倡达到“至虚极、守静笃”
的境界,在虚静中,心灵安放下来。道家认为茶道提供了虚静的法门,茶人们在品茶时
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仿佛自己与自然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念,人道源于天道,“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如何有
效的与自然相处,其方法就是按照自然运行的方式生活,是可以达到与自然融合的境地
,从而化自然为自己所有,这正是中国茶道所追求的境界。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
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也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正因为道家“天人
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因而中国茶人更能领略到“物我玄会”的极妙
感受。
三、仙道贵生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因为其只有一次,道家十分重视人的生命,把保全生
命作为根本,以长生久视作为修行的目标。道家认为外物既可以养生,也可能伤生,而
贵生的方法在于合理地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以物养性(生命)”,对于外物“利于
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因而能够“全其天(生命)”。仙道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
入的现实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茶道特别注重“茶
之功”,即注重茶的养生保健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的很妙:“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
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云堆。碾破春无限,飞
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水,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
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大意为:农历二月下了一阵子春雨,昨夜的一声雷结束了这场绵绵的春雨。打开窗户,
看到茶树争相长出了鲜嫩的茶芽,一片生机勃勃的精致,建溪的春色是很美的。走进茶
园,选摘枝头上的雀舌,放到器皿里,将采摘来的雀舌茶叶捣碎,茶香比较浓,飞起片
片绿色的尘埃。再舀清泉几许,架火开始烧水,水烧开后,就泡上一壶清茶,清香在舌
头出回味,令人心旷神怡,精神倍增。
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在白玉蟾这首词中得到了完美展示。春雨后品茗,茶在心中留香
,神游蓬莱的感受,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化自然为自己,深刻体悟茶道中“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及“仙道贵生”的道家理念。
(作者系陕西省民俗学会易经堪舆专委会主任)
--
FROM 1.91.72.210
半夜转道教之音的文章,本来想转放在上面的一篇的,看到“精神升华”一词很反感,
这佛系道人注定要死的,其实不死很容易,左右手摸到两个不是冥府给的钱就行,就这
样慢慢修行下去什么都好,但就有很多佛系道人一不是佛教,二去炼所谓心,最后都去
投胎了,信道教第一信阴泉之心不可靠!
【 在 shuitia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家上承距今数千年的上古文化,下及今日广大的民俗文化,贯穿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
: 程,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道家思想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与其的深
: 刻性是密不可分的,道家在其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包括:乐器、戏曲、茶、医学、养生
: ...................
--
FROM 1.91.72.210
这几天狐狸还在乱喊单位领导吃我升到副院长,你还是四级干部,试问单位财库长到副
院长有何不好,很多男的就是这么看不开下来的包括我那愚蠢的一个表哥现在还在烦怎
么救他,他自认为比我聪明会下棋。
【 在 shuitia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夜转道教之音的文章,本来想转放在上面的一篇的,看到“精神升华”一词很反感,
: 这佛系道人注定要死的,其实不死很容易,左右手摸到两个不是冥府给的钱就行,就这
: 样慢慢修行下去什么都好,但就有很多佛系道人一不是佛教,二去炼所谓心,最后都去
: ...................
--
FROM 1.91.72.210
阴泉之心是啥啊?
【 在 shuitia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夜转道教之音的文章,本来想转放在上面的一篇的,看到“精神升华”一词很反感,
: 这佛系道人注定要死的,其实不死很容易,左右手摸到两个不是冥府给的钱就行,就这
: 样慢慢修行下去什么都好,但就有很多佛系道人一不是佛教,二去炼所谓心,最后都去
: ...................
--
FROM 111.198.154.*
就是想的心而不是真心。
【 在 popax 的大作中提到: 】
: 阴泉之心是啥啊?
--
FROM 1.91.72.210
嗯嗯
【 在 shuitia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想的心而不是真心。
--
FROM 111.198.154.*
【 在 shuitia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家上承距今数千年的上古文化,下及今日广大的民俗文化,贯穿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
: 程,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道家思想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与其的深
: 刻性是密不可分的,道家在其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包括:乐器、戏曲、茶、医学、养生
: ...................
只想说这个哥们引用的有错别字,是烹活火,水火相济,所以容易看出错误,这个哥们把道家的标准搞得贼低。
下面说的,比这个哥们强多了。
请问禅茶一味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详细解释和说明
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13,蝉茶一味是什么意思
茶禅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物世界。在人生的旅途上,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一路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但愿我们守住宁静心
众多资料中并无关于‘茶禅一味’的确切文本,因而只能从与茶有关的历代禅门文献中去推测茶禅一味的本来含义。 最早,茶是多元起源的,即可饮用、食用也可药用;而南宗禅尤其是洪州宗兴起以后,则有体现平常心是道、道不用修的意思,故而可以知道茶为禅之助,禅为茶之魂。 茶禅又怎样同一味呢?它的含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及不同的国家中有不同的侧重。在我国,强调的是修禅者如何以禅悦统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吃茶中保持禅悦。在我国的发展主要是在禅门和天台中里的仪轨里面,其它各宗也有自己的茶事仪轨。而在日本,强调的是茶人如何在茶艺中体验禅悦。因此,把茶作为入禅的技艺,使之成为独立的艺术,而成了茶道。这种区别的原因主要是主体不同,在我国,主要是出家人;而在日本,后来主要是在家人。 而茶禅一味在修行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含义。在破初关的过程中,强调的是通过饮茶等日常生活意象来发明本心,在此阶段,吃茶去也罢,柏树子也也罢,都是帮学人来领悟自心与佛性的平等不二;即所谓的莫向外求(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以及后来所参的这个话头,都是为了激发这种无漏慧。)在保任阶段,是指禅者将在禅堂所得的法喜禅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保养任运。由此即可明了,如何于一味了,其基础来源于般若的不二法门,实践于大乘的禅学思想之中,其意涵盖身心俱隐、內外并冥、道俗齐观、解惑平等. 明海大和尚曾给《茶和禅》一书作序: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知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太平。 一颗乐茶之心,外却我相,内蓄柔德,知敬知恩,假是百味,也是平常不二。
你说的应该是茶禅一味吧.. 茶,禅,佛心。共为一体。有相似有不同,可融于一体,可分事而居。故有茶禅一味之说
--
FROM 106.120.182.*
茶我是没怎么研究。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想说这个哥们引用的有错别字,是烹活火,水火相济,所以容易看出错误,这个哥们把道家的标准搞得贼低。
: 下面说的,比这个哥们强多了。
: 请问禅茶一味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详细解释和说明
: ...................
--
FROM 1.91.7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