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怎么才能入定呢
不要以为入定的功夫在座上,入定的功夫是在座下
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Wisdom/433117
【 在 YL0924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入定的老师现身说法吗?我想要那种深沉的平静遍布全身的感觉。--
--
FROM 106.38.48.*
六度集经卷第七
禅度无极第五凡九章
禅度无极者云何。端其心。壹其意。合会众善内着心中。意诸秽恶。以善消之。凡有四禅。
一禅之行。去所贪爱五妖邪事。眼睹华色心为淫狂。去耳声鼻香口味身好。道行之志必当远彼。又有五盖。贪财盖。恚怒盖。睡眠盖。淫乐盖。悔疑盖。有道无道。有佛无佛。有经无经。心意识念。清净无垢。心明睹真得无不知。天龙鬼妖所不能惑。犹人有十怨脱身离之。独处山间众所不知无所复畏。人远情欲。内净心寂。斯谓一禅。
心获一禅进向二禅。第二之禅。如人避怨。虽处深山惧怨寻之。逾自深藏行家虽远十情欲怨。犹恐欲贼来坏道志。得第二禅。情欲稍远不能污己。第一之禅。善恶诤已。以善消恶。恶退善进。第二之禅。喜心寂止。不复以善住消彼恶也。喜善二意。悉自消灭。十恶烟绝。外无因缘来入心者。譬如高山其顶有泉无流入者。亦非龙雨水自内出。水净泉满。善内心出。恶不复由耳目鼻口入。御心如是。便向三禅。
第三之禅。守意牢固。善恶不入。心安如须弥。诸善不出外事。善恶寂灭不入心。犹莲华根茎在水。华合未发为水所覆。三禅之行。其净犹华。去离众恶身意俱安。御心如是。便向四禅。
善恶皆弃。心不念善亦不存恶。心中明净犹琉璃珠。又如士女净自沐浴。名香涂身。内外衣新。鲜明上服。表里香净。菩萨心端获彼四禅。群邪众垢无能蔽其心。犹若净绘在作何色。又如陶家埏埴为器。泥无沙砾在作何器。又犹锻师熟炼名金。百奇千巧从心所欲。菩萨心净得彼四禅。在意所由。轻举腾飞。履水而行。分身散体。变化万端。出入无间存亡自由。摸日月。动天地。洞视彻听靡不闻见。心净观明得一切智。未有天地众生所更。十方现在众心所念。未萠之事。众生魂灵为天为人。入太山、饿鬼、畜生道中。福尽受罪。殃讫受福。无远不如。夫得四禅。欲得沟港.频来.不还.应仪。各佛如来至真平等正觉无上之明。求之即得。犹若万物皆因地生。自五通智至于世尊。皆四禅成。犹众生所作非地不立。众祐又曰。群生处世。正使天帝仙圣巧黠之智。不睹斯经。不获四弃之定者。犹为愚蒙也。既有智慧。而复一心即近度世。此为菩萨禅度无极一心如是。
--
FROM 106.38.48.*
【一禅之行。去所贪爱五妖邪事。眼睹华色心为淫狂。去耳声鼻香口味身好。道行之志必当远彼。又有五盖。贪财盖。恚怒盖。睡眠盖。淫乐盖。悔疑盖。有道无道。有佛无佛。有经无经。心意识念。清净无垢。心明睹真得无不知。天龙鬼妖所不能惑。犹人有十怨脱身离之。独处山间众所不知无所复畏。人远情欲。内净心寂。斯谓一禅。】
所谓初禅或者一禅的修行:
去掉对五种事情的贪爱,贪爱这五种事情是妖媚邪法的事情。
1.眼睛喜欢美色而起妄心为之贪淫癫狂。
2.耳朵喜欢好听的音声而起妄心为之贪淫癫狂。
3.鼻子喜欢好闻的香气而起妄心为之贪淫癫狂。
4.舌头喜欢好吃的味道而起妄心为之贪淫癫狂。
5.身体喜欢细腻的触觉而起妄心为之贪淫癫狂。
发愿修行菩提之道,一定要远离这五种事情。
还有五种盖障(简称五盖,妨碍禅定)。
贪财盖。恚怒盖。睡眠盖。淫乐盖。悔疑盖。
所谓悔疑盖是怀疑:有菩提道还是没有菩提道?有佛还是无佛?有经还是无经?
(去掉五盖以后)心、意、识、念中,清净无垢。此时,心明睹真,得无不知(明心见道)。天龙鬼妖所不能惑。犹如有人虽然有十种怨敌,但得以脱身远离、独处山间,到了一个众人都不知道的地方,于是不再害怕畏惧。当修行人远离情欲(五欲,刚才说的对色香声味触的贪爱(五欲从另外的维度总结为对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的贪爱),加上五盖,五加五等于十,喻为十种怨敌),得到内净心寂。这个叫做初禅或者一禅。
--
FROM 106.38.48.*
先持戒清净,持不住戒就每天拜忏
这就是第一个步骤,没有第一个步骤,后面都是瞎说。
【 在 YL0924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我现在越来越烦那种什么参悟啊,弄一大堆文言文啊,有几个有那悟性的,就不能像西方那样像做外科手术一样,有步骤,有方法,写的清清楚楚的吗?
--
FROM 106.38.48.*
【 在 YL0924 的大作中提到: 】
: 巧了,正在看德宝法师的观呼吸
学佛呢,一定要有记性。
是谁教给你的方法,你按照谁教的去练的,你一定要记住。
--
修改:psych FROM 106.38.48.*
FROM 106.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