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解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肚子静坐,反省自己的内心,往往会感觉到一切妄想欲念似乎全部消失了,而深藏于内心的那些真诚纯朴的感情都会自然地迸发出来,每当这种时候,你才会确切地体察到人生的真谛,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但是当你发现即使这种时候,贪心妄念也并非完全消失,你的心灵一定会感觉到痛苦万分、羞愧难当。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解说】恩情深重的时候,往往就是祸患灾难降临的时候,所以聪明的人应该在春风得意之时能够急流勇退,今早顾及全身之道。遭受挫折、陷入窘境的时候,往往就是柳暗花明、成功有望的时候,所以坚毅的人应该在失意难看之际能不畏艰辛,不随意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卑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解说】吃得下粗茶淡饭、甘于清贫的人,他们的情操大多如冰一样清明,玉一样洁白。而那些华衣美食,追求享乐的人,往往是一些阿谀谄媚、奴颜婢膝的奴才。因为一个人的志向只有在清心寡欲、淡泊无求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气节情操往往就在贪图享受、花天酒地的物欲之下丧失殆尽。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解说】一生之中待人处世应尽量地宽厚大度,尽量使与你相处的人不会心怀不满、怨恨不平。至于留给后代的恩惠则要象江河一样流放得长远些,使子孙后代的怀念绵绵不尽。
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解说】路走到狭窄的时候,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可口的美味时,要省下三分给别人尝尝:这是人世间一种最安全快乐的立身处世的方法。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解说】怎样作人并没有很高深的道理,只要能拜托世俗功名利禄的引诱,就可以跻身于名人高士之列;做学问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要身心宁静,不为外界俗事干扰,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解说】结交朋友必须带有几分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作人处世也要有一颗天真纯朴的赤诚之心。
崇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解说】在宠爱、名利方面,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在敬德修业方面,不要落在别人后面。接受酬劳的时候不要超过自己应得的部分,修身立德的时候不要降低应达到的标准。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解说】立身处世,遇事退让一步才是最高明的,因为眼前让一步就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接物待人,每每怀着宽人厚道的人才是最有福气的,因为给别人提供方便也就为方便自己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解说】即使一个人的功劳盖世、天下无双,如果他犯着一个“矜”字,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的功劳就将一钱不值,甚至会做出遗臭万年的事情。而一个犯了弥天大罪的人,只要他幡然醒悟,就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甚至流芳百世。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解说】完美无瑕的名誉和节操,最好不要一个人独占了,分出一些来给别人可以消除因嫉恨而招致的灾祸,可以保全生命;肮脏耻辱的行为和名节,最好不要全部推给别人,自己承担几分可以掩藏夺人的才智,更好地陶冶自己的品德。
--
FROM 117.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