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心经 金刚经之后读什么?
不知道啊
【 在 psy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才能从梦中醒来?
--
FROM 101.229.0.*
那就赶紧念醒了的如来给你留下来的佛经呀,看看人家是怎么醒过来的。
【 在 va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啊
:
--
FROM 106.38.48.*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化城喻品第七: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如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法师品第十: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这里智积菩萨问修行法华经是不是成佛比较快: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劝持品第十三,会上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发愿如来灭后,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唯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如来说自已降世所演经典,最终皆为度众生: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疾至一切种智:
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嘱累品第二十二: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法莲华经卷第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
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
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妙法莲华经卷第七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
--
修改:chuandeng FROM 112.20.92.*
FROM 112.20.92.*
看你对金刚经的感觉如何了,如果看完后很有启发,那可以看看坛经,圆觉经
如果稍有启发,可以看看楞严经
【 在 va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华经?
: 手边还有地藏经
--
FROM 111.194.2.*
就我观察,福报不够,又懂得些禅理的人确实容易狂禅,让福报加速消耗
【 在 psy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乘要修六度波罗蜜多
: 布施,持戒,精进,是修福的
: 忍辱,禅定,智慧,是修慧的
: ...................
--
FROM 111.198.154.*
《占察善恶业报经》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礙,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 在 popax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我观察,福报不够,又懂得些禅理的人确实容易狂禅,让福报加速消耗
--
修改:psych FROM 106.38.48.*
FROM 223.104.40.*
读了地藏经上卷几页,比金刚经还难懂
金刚经还能迷迷糊糊的读个大概,这个地藏经真心看不懂
【 在 psych 的大作中提到: 】
: 赶紧读《地藏经》吧
: 除非你是佛菩萨再来,否则,今生不积攒福报,什么成就也不会有的。
:
--
FROM 101.229.0.*
其实《地藏经》里提到的名词、术语,都是大乘基础知识,都是有明确解释的。
《金刚经》可没有那么好理解,就说反复提到的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就很难懂。
【 在 va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了地藏经上卷几页,比金刚经还难懂
: 金刚经还能迷迷糊糊的读个大概,这个地藏经真心看不懂
: :
--
FROM 106.38.48.*
嗯,我抄经读经从来都是不求甚解,能体会多少算多少
看来还是得先补补课
【 在 psy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地藏经》里提到的名词、术语,都是大乘基础知识,都是有明确解释的。
: 《金刚经》可没有那么好理解,就说反复提到的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就很难懂。
:
--
FROM 101.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