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提议:邀请psych试讲一部经
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
这一刻认识到自性就是佛,这一刻没认识就是轮回
有人演绎成生活故事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宣化上人说:"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所以佛与鬼的分别,就在这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所以这一念之中最要紧。"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若念天堂,有爱便是天堂;若念地狱,人间处处即炼狱!
: 一天,信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真有地狱和天堂吗"
: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问。
: ...................
--
FROM 120.245.122.*
是这篇引文误解了宣化上人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搞笑呢,你这是埋汰宣化上人。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
FROM 120.245.122.*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十一 金山禅寺佛七
學佛的人,每天都要歡歡喜喜,要像光明的太陽,不要陰氣沉沉;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
這個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那麼我們成佛和下地獄,都是在這一念裡面分別,所以我們對這個心,時時刻刻都要管著它,不要叫它生出一些狂心野性、癡心妄想。
這整個世界,都是由眾生的心所造出來的。世界三災八難現出來,也都是由眾生的業感所成就;你不守規矩,將來就遭受很多的刺激,令你受不了。我們現在能聚會到一起,在這佛堂裡邊來念佛,這真是一個最好修行的道場。你在這兒念佛,就把你的狂心野性調伏了;你在這兒念佛,就把你的癡心妄想調伏了;你能一心念佛,就把你的貢高我慢也調伏了;你能一心念佛,就把你心裡的染污雜念也都調伏了。所以這念佛的法門,是微妙不可思議的。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搞笑呢,你这是埋汰宣化上人。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
FROM 120.245.122.*
這個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那麼我們成佛和下地獄,都是在這一念裡面分別,所以我們對這個心,時時刻刻都要管著它,不要叫它生出一些狂心野性、癡心妄想。
针对念佛法门的开示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但你说的是针对宣化上人的理解啊,跟这个文章没啥关系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
FROM 120.245.122.*
什么是一念?从否定、肯定、原文三个层次分析
一、一念是什么?驳斥鸡汤文的理解
宣化上人原文:"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所以佛与鬼的分别,就在这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所以这一念之中最要紧。"
演绎为:若念天堂,有爱便是天堂;若念地狱,人间处处即炼狱
天堂是六道之一,仍然在轮回之中,佛从轮回中解脱,把原文的佛换成天堂,属于偷换。
为什么产生偷换?一是不理解佛、天堂的区别,二是不理解“一念”在这里的具体含义。鸡汤文的念是念头(意识),具体的说是武士从被羞辱产生的嗔恨到在提醒下恢复理智的道歉,即是从天堂到地狱。
《金刚经》中的经典原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不论是嗔恨还是道歉,都是相,没有离开相,怎么能是佛?和“一念光明就是佛”明显不对应。
二、一念是什么?看宣化上人的解释
弟子问:什么是第一念?
上人答:就是本来的一念,不假思索,不用心意识就明白了。凡是去想,都是人心,不是道心。第一念是第一义,不落二落三。
弟子问:平常我们见到好吃的东西,第一念就想去吃它;或漂亮的东西,立即想拥有它。难道这也是“第一义谛”吗?
上人答:不是的,不要弄错了。所谓第一念是开本见知,是你的真心流露,本来面目。贪吃、贪好的念头都属于妄心、贪心,不是真心。譬如我们在这里研究真理,是属于阳的一面,贪吃、贪好的心,是属阴的一面,所以不能称为第一义谛。一定要趋向真理、光明才算,关键在于上达或下流。要知道人堕落地狱,也是从第一念开始,但那一念属邪、属阴、属下流,才会逐步向地狱走。所以要把基本问题分辨清楚,不能笼统混为一谈。
本来的一念,不假思索,不用心意识。第一念是第一义。第一念是开本见知,是你的真心流露,本来面目。一定要趋向真理、光明才算。
这些词,都很熟悉吧,第一念就是佛性,原文里也用了光明,后面又反过来说地狱。这里上人可能为了便于理解,和中国文化结合,用了阳和阴的概念。
也许有人反对:“一念”和“第一念”不一样,你用的是上人说的“第一念”不是“一念”。
答案是:没有我们序数中的第一、第二
三、为什么会产生对一念的不同理解?
原因很多。词语本来就是混沌的,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因文化、阅读者的背景产生含义变化,而且有的读者望文生义,又不敢对权威的言论合理疑问,以已有的理解牵强附会。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是经文、高僧大德说的,也要琢磨,这就是了义。
读经肯定是好的,但psych的错误在于浑沦吞枣,在对佛教的见地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以“读”,而且以自我理解为绝对正确,否则搬出经文让人忏悔,这不是正确护持正法。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搞笑呢,你这是埋汰宣化上人。
--
FROM 120.245.122.*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鸡汤,不是禅
: 宣化上人说的一念不是念头(想法,类似武士的表现),类似时间或者区分间隔
这里为什么说一念类似时间或者区分间隔,因为原文是针对念佛法门的开示,虽然第一义谛没有第一,但对于轮回中的众生有,所以从当前出发,引导念佛
:
--
FROM 120.245.122.*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提示信息,宣化上人是沩仰宗虚老的徒弟,对禅宗的概念应该是清楚的,
: 倒是有的人对禅宗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念头不是指意识(这个就是概念不清)。
念头是意识,意识不等于念头
念(一念),念头,念尾,找个专业的禅宗老师的文献,搞清楚,就知道,三者的不同了。
引用的坛经恰恰证明最先引用的有宣化上人语句的文章是错误的
: ...................
--
FROM 120.245.122.*
另就是宣化这句有点秀逗了
本来的一念,不假思索,不用心意识。第一念是第一义。第一念是开本见知,是你的真心流露,本来面目。一定要趋向真理、光明才算。
本来面目,不垢不净,超然绝待,他还说趋向真理、光明才算,有光明(与黑暗对待)就是有对待,说的有点秀逗。
第一义谛没有对待,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所以说趋向真理、光明,而且说法开示用什么,用语言,语言就是有对待的。不用语言用拈花微笑也可以,但是契合听众根器吗?
先是捧宣化上人的脚,此处又说秀逗了,呵呵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另就是宣化这句有点秀逗了
: 本来的一念,不假思索,不用心意识。第一念是第一义。第一念是开本见知,是你的真心流露,本来面目。一定要趋向真理、光明才算。
: ...................
--
FROM 120.245.122.*
一念
(术语)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
证文类三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
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
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注上曰:“百一生灭名为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摩诃僧
祇律十七,则谓“二十念名为一瞬顷,二十瞬名为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为一罗豫,二十罗豫
名为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
极短时,有十二须臾。”此即一昼夜为三十须臾,一须臾二十分为一罗豫,一罗豫二十分为
一弹指,一弹指二十分为一瞬,一瞬二十分即为一念之说也。又大智度论三十,引经论谓“
一弹指顷有六十念。”华严探玄记十八,谓“刹那兹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此二
说可为同意。彼翻译名义集五,谓“刹那毗昙翻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与一刹那解为同义
也。(二)思念对境一次也。其义亦多。如天台,以阴妄刹那之心名为一念。又或以本觉灵
知之自性,谓为一念。净土门诸派,以古来一念多念之论盛行,随而一念之解,其说不一,
如日本幸西氏,称弥陀果体所成就之佛智,谓为一念,所谓“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
智即一念”是也。如日本亲鸾氏,以闻名信喜之心,名为一念,教行信证六,所谓“一念云
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为一心。”是也。又依选择集上,则谓“念与声是一。”
其证则引观经下品下生“使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论十念即为十声。故诵经谓
之念经。诵法华谓之念法华。称佛名谓之念佛。凡念字之义,虽通于观念称念,而弥陀之本
愿为称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称佛之声也。按义寂之无量寿经疏曰:“此言念者,谓称
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为一念,非唯生
灭刹那等。”无量寿经上曰:“乃至十念。”同下曰:“乃至一念。”即一念十念之义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记不清,就往上翻,最开始就说了,你把宣化说的念,理解成时间分割,当时我就说了,跟这个你说的鸡汤文没有关系,是针对你对宣化的言辞的理解不对说的,我说的你埋汰宣化上人,意思是说,宣化不会像你理解的那么弱,人家怎么说也是沩仰宗的接班人,不可能把念搞成时间分隔的。
:
: ...................
--
FROM 120.245.122.*
你现在和我有对待吗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的这句: **第一义谛没有对待,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所以说趋向真理、光明,而且说法开示用什么,用语言,语言就是有对待的。不用语言用拈花微笑也可以,但是契合听众根器吗?
:
: 这句:第一义谛没有对待,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是你自己的理解,不是众多祖师的理解,没有那个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
FROM 120.2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