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提议:邀请psych试讲一部经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念头是意识,意识不等于念头
: 念(一念),念头,念尾,找个专业的禅宗老师的文献,搞清楚,就知道,三者的不同了。
: 引用的坛经恰恰证明最先引用的有宣化上人语句的文章是错误的
记不清,就往上翻,最开始就说了,你把宣化说的念,理解成时间分割,当时我就说了,跟这个你说的鸡汤文没有关系,是针对你对宣化的言辞的理解不对说的,我说的你埋汰宣化上人,意思是说,宣化不会像你理解的那么弱,人家怎么说也是沩仰宗的接班人,不可能把念搞成时间分隔的。
--
FROM 61.48.46.*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念
: (术语)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
: 证文类三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
: ...................
你再看看,你此前贴的,
为什么产生偷换?一是不理解佛、天堂的区别,二是不理解“一念”在这里的具体含义。鸡汤文的念是念头(意识),具体的说是武士从被羞辱产生的嗔恨到在提醒下恢复理智的道歉,即是从天堂到地狱。
你看你理解的是念是念头,念头是意识,就说明你此前根本分不清念和念头的区别,你不信你搞个念头的概念解读,
--
FROM 61.48.46.*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就是宣化这句有点秀逗了
: 本来的一念,不假思索,不用心意识。第一念是第一义。第一念是开本见知,是你的真心流露,本来面目。一定要趋向真理、光明才算。
: 本来面目,不垢不净,超然绝待,他还说趋向真理、光明才算,有光明(与黑暗对待)就是有对待,说的有点秀逗。
你的这句:第一义谛没有对待,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所以说趋向真理、光明,而且说法开示用什么,用语言,语言就是有对待的。不用语言用拈花微笑也可以,但是契合听众根器吗?
这句:第一义谛没有对待,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是你自己的理解,不是众多祖师的理解,没有那个高手表达过第一义谛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不服,你贴一个证明。
--
FROM 61.48.46.*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的这句:第一义谛没有对待,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所以说趋向真理、光明,而且说法开示用什么,用语言,语言就是有对待的。不用语言用拈花微笑也可以,但是契合听众根器吗?
: 这句:第一义谛没有对待,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是你自己的理解,不是众多祖师的理解,没有那个高手表达过第一义谛对轮回中的众生是有对待的。不服,你贴一个证明。
如果一直有对待,那就是还没见过第一义谛,用语言开示,也是指引学人进到绝待的状态,不然不叫开示(开出本有,示出本无)
--
FROM 61.48.46.*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现在和我有对待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没见梁武帝与达摩的对答吗?
梁武帝问达摩:对朕者谁
达摩:不识。
体会体会
--
FROM 61.48.46.*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制粘贴那个鸡汤文拖你后腿,但为什么会复制粘贴?有执着特别是有偏执就会出错乱投医乱引用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我都说了,复制还可以,水平不行
--
FROM 61.48.46.*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解释极好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就算丁老师解释的好,根据上下文及宣化是禅宗行人,他说的一念也不是时间间隔;
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你贴的)。如果你是想说宣化上人理解成的一念是时间间隔,这样有九百多生灭。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九百多生灭,早死了,投胎已久了。你这不是埋汰人家,是啥?
一念
﹝出华严经﹞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
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
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此前就说了找个专业的禅宗老师的文献把念,念头,念尾搞清楚,你把丁老师请出来,你听谁说丁老师是禅宗老师?
--
FROM 61.48.46.*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制粘贴不简单,因为需要选择
: 后来你自删了对比文辞、傲慢的帖子,还算有自知自省的能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大哥,删了,是怕你内心不够强大,顾全你的面子而已,我没你想的那么自知自省
--
FROM 106.120.182.*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制粘贴不简单,因为需要选择
: 后来你自删了对比文辞、傲慢的帖子,还算有自知自省的能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一念不生,就禅宗语录引用,不下几百次,你看看那些大佬,哪个是把一念当成时间间隔的?人家宣化上人好歹也是沩仰宗的接班人,我说你埋汰他,不冤枉你吧。
冬至日追荐上堂。问生死无二路去来报四恩。三恩则不问。如何是亲恩一句。师云。一
念不生全体现。脚头脚底是亲爷。
戒坛
一念不生六根清净。便成自性卢舍那万德圆满
诸缘顿息众戒全彰。何异即身芬陀利纤尘弗沾
黄檗曰。莫流注第
二念者。非言不生二念也。试问。汝日用念起有第几个数。若有八百一千。则使你肚腹胀满
去。悲夫。为不逢其人自计较卜度开眼为寐语。一盲引众盲。无量劫来一念所转而全无二念。
故曰莫流注第二念。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若实了一念不
生。则见透三祇劫空。想夫一念不生语往往错会谓如木人泥佛不知瞋喜痛痒。是则饭袋子闲
义解。夫言一念不生者。千思万虑不思议而能思议。声色堆里居见闻而非见闻。七穿八穴百
颠千倒。日用光中无为而为无知而知。前念后念俱是不生。谓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FROM 106.120.182.*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无理搅三分了
: 一个编佛学大辞典的都不被你放眼里,又拿禅宗来说事
: 退一步说,你贴的那个鸡汤文有没有问题?敢承认吗?
: ...................
我无语了。
实话说,我就根本没把丁老师放到眼里,所有的名相法数查询,看过他的几个释义后,我后来都不看他的了,因为我知道他不靠谱,尤其是禅宗方面的,很少能有教下的通懂禅宗用语的。
你退啥一步啊,我刚开始就没和你讨论鸡汤文,刚开始,我就和你争论的是你认为宣化理解的一念的问题,你也不用为了面子,退一步说了,不给你机会了。
--
FROM 106.1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