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福泉山与张三丰及面壁闭关
快出牌,杀你了
【 在 shuitia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以为种姓高,中国特喜欢吃张姓以上的肥老嫩。
--
FROM 120.231.237.*
红桃K。
【 在 ab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快出牌,杀你了
--
FROM 1.91.72.210
福明山很好
--
FROM 36.113.100.*
从禹碑蝌蚪文、金册玉牒、夏鼎、儒家经典(尤其是书、易)之秘,到商文明初步解析、洛阳武库大火与王恭厂爆炸真相探究、中国历史分期与666年大周期……最后,追根溯源、敬天法祖,把道教、张氏的一些大问题、主干脉络作了一番清理,对濮阳西水坡、广汉三星堆两大考古发掘的宗教文化可能性解释也给出了一点参考意见。
这些文字林林总总也有几十万字了。最大的毛病可能就是不够"专业"、"学术"。
如果要整理成正规的学术论文,大概率能水成几本百万巨著,开出几个大课题组,让几十百个硕博士们有活儿干。
因为题目太大了,又是开创性质而本身太具颠覆性或争议性,所以,"专业″"正规"学术,反而是最不可能办到的,也是最不可取的选择。
专业也好、学术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各种体制下体制内的功名利禄几个字,需要合适的敲门砖工具罢了。
但这种文史哲领域里大"发现"级别的成果,还需要受什么功名利禄的羁绊吗?
"发现者"的精神愉悦、优越感,就足以回报了。
对于有兴趣的读者而言,大约有些辛苦、吃力乃至不忍卒读。但持续关注者,收获肯定也是有的。
至少,写作之时,少了没了各种羁绊束缚,也就更真诚更纯粹,更接近所研究讨论的事物、问题之本源、真相。
夸张一点,也就更近乎道。文以载道,文章还是更纯粹一点好。
文字中还是会有情绪的,几十万文字中如果唯一的情绪只有"发现者"的喜悦洋溢于外,这种情绪,对于读者而言,应该是一种"正能量"?
如果"发现者"的发现是成立的,读者们也会是见证"发现"的见证者了。
--
FROM 117.136.46.*
三体问题是元帝过大汉帝过小,购买中国帝给点优惠价即可。
--
FROM 1.91.7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