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于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第十二卷
“正禅方:春桑耳、夏桑子、秋桑叶
上三味,等分捣筛。以水一斗煮小豆一升,令大熟,以桑末一升和煮微沸,着盐豉服之,日三服,饱服无妨。三日外稍去小豆。身轻目明无眠睡,十日觉运智通初地禅,服二十日到二禅定,百日得三禅定,累一年得四禅定。万相皆见,坏欲界,观境界,如视掌中,得见佛性。”
其中桑末是桑寄生,为冬季采收,与上三味的春夏秋相呼应。
分析一下方意:方子的4味药都来自桑树。所以五行以木为主,木主调达,所以禅定中可以柔顺气脉。而春夏秋冬四季为地球围绕太阳一周,所以也有推动脉轮转动之意。
另外桑树全身是宝,其收敛作用极强。所以桑叶止汗功能强大,桑蚕吃了桑叶可以吐出最美最韧的蚕丝,因为收敛可以聚集能量之故。
另一个主药是赤小豆,入血而降。正好与上4为桑树药配合。赤小豆把精气化成血进入下丹田,而桑树4宝的收敛作用保证下丹田的精气血不流失,从而迅疾成就禅定。
南怀瑾先生的书中也提了此方,认为作用很大,但禅定功夫必须要下苦功。本人认为还得有几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脾胃没有大问题,可以顺利转化后天精元,正禅方毕竟是药,是辅助吸收后天精元的。另外还有多爬山,辅助药力、后天精元的吸收以及气脉的升降。
如此应该可以迅疾成就禅定,当然最好有闲暇时间,以能够密集修行禅定。
--
FROM 113.23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