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教一下,孔子提倡“仁”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模糊,所以每朝每代都重新解读仁。
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汉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唐韩愈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仁即生生之德。《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说:“夫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以成之。”《白虎通义》也说:“仁者好生。”《通书》说:“生,仁也。” 《仁说》“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传习录》“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孟子字义疏证》“仁者,生生之德也。”《中庸注》“在天为生生之理”
--
FROM 115.171.177.*
在我的众善私恶的哲学里,仁对应的是代际平等。社会大生产运转需要,保证人力的再生,保证人力对社会的向心忠诚度,我们要推行代际平等。重新阐述一下仁,恭,公务员要为人民服务;宽,要精兵简政,轻傜薄役;信,要遵守公约,不要潜规则;敏,不要对老百姓的疾苦视若无睹;惠,要救济百姓,多发钱
--
修改:fengjun259 FROM 115.171.177.*
FROM 115.171.17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在 Yx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再重读论语,:读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书中的翻译为只有仁者才能真心喜欢某人,真心讨厌某人。由此可知仁的意义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