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理解
今晚21点,你再试试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xlu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需要发满三百篇文章
: 等我到了就去申请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197.234.*
done.
try again.
【 在 xlu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需要发满三百篇文章
: 等我到了就去申请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11.197.234.*
跟杨明说的:天理 是一个事儿么?
儒家是不是到了宋明的理学,心学才去研究本体论的问题?
另外,这个“天道”,每个人对天道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不一致的地方,儒家是怎么“以一贯之”的呢? 这个一,是哪方面?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私心是天道,人人皆有。慎独说得是一个人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要尽量避免,但是这个也是天道。天道就不存在解决不解决的问题了,要做的是如何接收,就和接受死亡一样。
--
FROM 218.30.113.*
嗯,实践,很重要!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天理是一回事,我理解就是背后不变的规律。宋代的理学是儒家思想的落地实践,极其反人性,实施结果也证明了,搞不过人性。被抛弃了,然后在实践中转向了心学。一以贯之到底还是没实现,被现实啪啪打脸。一不一的关系不大,实践才能出真知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