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阳明心法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本版有人讨论,转载却提示无权发文
: 复制一下吧,欢迎指导
: 发信人: hut (浮尘落尽), 信区: Boy
: ...................
感觉大部分都是瞎理解,都是我认为,其实你去查查老王对各个术语的解释定义,其实是不难的,所有的术语都会有一个佛学术语去对应。所以请大家不要去用近代的西方思想去翻译老王的定义。如果有唯识学基础,看懂老王的论述不难。就像你说的把良知解释为是非之心,这是明显错误,这个是六识的范畴,分别之心,老王讲的良知是八识的范畴。老王其实是拿佛学的低配版用到儒家教育,为了接引儒家弟子,就把佛学里的术语,找个最接近的儒学术语进行替换,老王的最后的那句我心光明,就是反馈一下自己的证量。如果大家寂灭时,也能说出这句话来,就不一般了。有的古人说过,灵光独耀(百丈禅师的偈语是:“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跟老王这句类似。
--
FROM 1.202.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你是自己感悟的
: 还是参考别人的
: 我的这些东西基本上跟陈来写的
: ...................
你仔细读原文,系统考虑。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你表述成“人的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体系”,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早就虑了,你不虑怎么进行判断和评价,所以说你说的这个不是老王的是非之心,老王定义的是非之心,是在虑之前,是不虑的。你摘取的是172这段,你再看138这段,对心即理体和良知的定义,就可以知道老王定义的是非之心,不是你们定义的是非之心。
【一七二】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倦,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任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虽然,仆亦何敢不自鞭勉,而徒以感愧辞让为乎哉?其谓“思、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345]之心。岂世之谫谫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乃仆之情,则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而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一三八】
来书云:“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穷理,诚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纵令静而有觉,稍悟本性,则亦定慧无用之见,果能知古今、达事变而致用于天下国家之实否乎?其曰‘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格物如格君心之非之格’,语虽超悟独得,不踵陈见,抑恐于道未相吻合?”
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若谓即物穷理,如前所云务外而遗内者,则有所不可耳。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23]。大本立而达道行,九经之属,可一以贯之而无遗矣,尚何患其无致用之实乎?彼顽空虚静之徒,正惟不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而遗弃伦理、寂灭虚无以为常,是以要之不可以治家国天下。孰谓圣人穷理尽性之学,而亦有是弊哉?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
--
FROM 1.202.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你是自己感悟的
: 还是参考别人的
: 我的这些东西基本上跟陈来写的
: ...................
二就是你这说的都是学院派的,学术界,老王谈的就不是学术,这帮学术界的凑paper,非得瞎掺和,另外,如果只嚼学术界嚼过的馍,不一定能嚼出老王的发面饼的原汁原味。
--
FROM 1.202.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有内在的几个字啊
: 就是先验的啊
: 道德当然是可以先验的
: ...................
这些不做功夫,就妄想能理解做过功夫的人的论述的,其实就是百日做梦。
很少能有大学禅学教授,哲学教授,能真正理解古人,除非他走过古人走过的路。
--
FROM 1.202.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
: 你可以不认同学术界
: 但是好歹他们有一套大家比较认可的论证的方法
: ...................
觉得矛盾,应该是你没读原文,你读的都是别人的看法,他们读不通,你也跟着不通。
矛盾是因为此人没有贯通,贯通了没有矛盾,都是自洽的。
--
FROM 1.202.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也没走过古人走过的路
: 那你为啥就说你的是对的人家是错的呢
:
哈哈哈,你又不是我,怎知我走没走过,搞笑。
--
FROM 1.202.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写一篇文章论证一下
: 你是自洽贯通的
: 他们为啥不是自洽的
: ...................
我又不需要凑paper啊,我只是指出你论述的不足,你可以反驳我的论述。
这些学术界发个paper是为了生活,人家做功夫的是玩命,是信仰。所以学术界玩的没有这些做功夫的狠,所以他们也达不到那个高度。记得潜伏里有一句台词,是:谁也战胜不了我的信仰。
--
FROM 1.202.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刚才已经反驳了
: 你要是知道先验是什么意思
: 就会觉得你所谓的矛盾根本不是问题
: ...................
你的这种提法,我们叫做转移话题,如果老王原著里提到先验了,有论述,咱们有讨论的意义,如果老王没提这个先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家没有判断的依据。如果老王没提先验,我们对先验的不同见解,对你开贴的主题又有什么相关性呢?
--
FROM 111.197.116.*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我们不要为了辩论而讨论心学的作用意义?
: :我又不需要凑paper啊,我只是指出你论述的不足,你可以反驳我的论述。:这些学术界发个paper是为了生活,人家做功夫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如果不知道老王真正讲什么,就无法谈及心学的作用意义,就是谈了,也不真实符合。至于吹的日本怎么继承发展,估计也是对老王误解后的继承,如同现在的少林寺,搞搞武术表演,不是什么真正的祖庭传承了。
--
FROM 111.197.116.*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想对心学改造一下,让其体系更融洽一点,概念更清楚,条理性更强一点
: 无奈道德哲学不是我的最爱,而且老王的心学有点太简单了,以后再看看吧,谢谢你说的问题
: 主要还是猎奇的心态浏览一下,目前还没有研究的兴趣那种好奇心,所以还没啥问题意识
: ...................
还改造,你都不懂他说啥,你咋改造。修改代码,原来离职的哥们写的都搞不懂,自己改就系统崩了,整到大动脉了。
老王讲的良知,不是概念可以区分的,那个是八识的东西,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还想用概念区分清楚,敌人看得见你能打,看不见,怎么打,打也是瞎蒙打。
--
FROM 1.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