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心学名句欣赏
水一帖。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夫学术者,古今圣贤之学术,天下之所公共,非吾三人者所私有也。天下之学术,当为天下公之。
--
修改:ProudEcho FROM 218.30.113.*
FROM 218.30.113.*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一一这两个我是觉得对历史有贡献的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水一帖。: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人心之得其正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50.*
有没有点儿路德教改的意味?
桑地在每个人的心中,哈哈。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一一这两个我是觉得对历史有贡献的
: ...................
--
FROM 111.197.239.*
是的。
其他的我没有发现闪光点。不值得花大时间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点儿路德教改的意味?:桑地在每个人的心中,哈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50.*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一一这两个我是觉得对历史有贡献的
: ...................
我阅读的记忆里,这个不是老王最先提出的,这个话,别人早就说过,佛理中唯识论证里,有很多,老王只是复述,那帮儒家弟子,就觉得是他提出的,老王只是搬运工,儒家觉得他挺牛,在佛家里根本排不上名次,实话实说。
--
FROM 111.197.116.*
理学是外儒内佛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阅读的记忆里,这个不是老王最先提出的,这个话,别人早就说过,佛理中唯识论证里,有很多,老王只是复述,那帮儒家弟子,就觉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50.*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学是外儒内佛
: :我阅读的记忆里,这个不是老王最先提出的,这个话,别人早就说过,佛理中唯识论证里,有很多,老王只是复述,那帮儒家弟子,就觉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60.1.7.*
你反映出中国的知识论,和西方的知识论的区别。hut是典型的西方知识论信徒,西方知识是基于科学实验。中国知识论是行知,基于有多少人口碑相传。从王阳明的行为来看他的知识,确实如此
【 在 fanjiyo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50.*
就和中医也类似?
总是想着一个“整体”来看待。
比如:泱泱大国的思路。
再比如:家族传统。
等等。
也许贪大求全,不如先解构,再建构,然后综合考虑,适当取舍。
比如对传统文化的再考察。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反映出中国的知识论,和西方的知识论的区别。hut是典型的西方知识论信徒,西方知识是基于科学实验。中国知识论是行知,基于有多少人口碑相传。从王阳明的行为来看他的知识,确实如此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18.30.113.*
我的确关注认识论(知识论)多点,但是我关注的不是基于科学实验的那种知识论,分析哲学看重科学,我还是比较不屑于停留在探索经验世界的科学的,更喜欢先验体系这种超越性的体系构建,虽然是海市蜃楼,但是美而且给人以希望。科学又俗又宿命悲哀。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反映出中国的知识论,和西方的知识论的区别。hut是典型的西方知识论信徒,西方知识是基于科学实验。中国知识论是行知,基于有多少人口碑相传。从王阳明的行为来看他的知识,确实如此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