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一种终极的,可以或者更可能是假定可以,实现对整个世界达到全知全能的一种理念或者一个对象。
从字面上来说,必须要有仰视,永远的仰视,永远的遥不可及。
当下的科学不是一种信仰,扩展以后的我们认为的终极的“科学”,可以作为一种信仰。
通过达到终极的科学以后,实现对世界的完全认识,从而对其全权控制。
以期达到技术上的永远可靠,道德上的绝对正确。
我觉着这个是一个用不可及的理想,是极限中的无穷接近,却永不可达。
当下的有政治色彩的信仰,充其量,算是伪装起来的虚伪的临时的信任,算不上信仰。
从技术实践角度,不可以通过它实现对世界的完全认识和完全掌控。
从道德实践角度,也找不到可以参考的完美的道德实践主体。
这个角度出发,儒家,不算一种信仰,算是基于伦理上的道德实践规范。
通过该规范,人人皆可成“圣”,也就是可以平视,无须仰视,如“万两之金和一两之金”的区别。
并且,从少正卯的例子和后世一些理学家对女性的偏见可以看出,儒家的善也有局限性,也有伪善的一面,不足以绝对的大善。
当然,也谈不上是一个绝对完美的道德实践主题。
再回到科学,科学有科学的责任,暂时没必要关注不可知的东西,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不可知的,基于绝对形式逻辑推导出来的东西就完全没有意义。如同康德所说:“面对世界对象的复杂与矛盾,我们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 信仰,可以给人安慰,让人减轻痛苦,从而促进人类事业的向前正常发展,是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的。
--
FROM 54.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