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孔子称赞躺平之乐
庄子把仁义也放下了: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
FROM 223.71.127.*
你的言论很危险。这些言论是公开的,会被看到的,误人子弟是要背因果的。不要曲解古人的意思。
庄子认为,圣人制定了一系列的仁义道德、礼仪规范等规则来治理社会,但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被一些人利用来谋取私利,从而成为 “大盗”。例如,有些统治者以 “圣人” 自居,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却行着掠夺、压迫百姓之实,他们所制定的规则和宣扬的道德标准,反而成为了其掩饰恶行、满足私欲的工具,就如同强盗一般。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庄子将圣人看作强盗。不过是有点“four人帮”味道,但这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
--
FROM 223.71.127.*
她就是“大宗师”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庄子理想人物是《逍遥遊》中
: “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 不食人间烟火的菇射女神,“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
FROM 223.71.127.*
兄弟,不知你为何总有怪论。如前所言,不要多背因果。通过奇谈怪论来搏眼球,实无所得也。
我姑且驳之,以正视听,汝姑且听之。
《逍遥游》第10段,从“肩吾问。。”开始。
“此一节,释上乘天地、御六气之至人、神人、圣人之德如此,即下所称‘大宗师’者。若此等人迫而应世,必为圣帝明王,无心御世,无为而化其土苴绪余以为天下国家,决不肯似尧舜弊弊焉以治天下为事。极言其无为而化世者,必是此等人物也。”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不是。她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是庄子的模范人物,就好象样板戏中的主角,标杆形象。
: 内篇中后五篇以庖丁为代表,是同一路人,都是混世高人。该拍马屁时就该拍,否则你“钝”掉,活不好,甚至活不长
--
FROM 223.71.127.*
逐渐表示理解。你的观点确实也是当今一些学者的观点。但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学不到东西的,也无法享受庄子带来的快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记得之前我说过,把《金刚J》多读一下,只接受就好,不要求搞懂,则容易进入庄子境界。反之亦然。
庄子相对儒家是出世的,而佛家相对庄子又是出世。用佛家的宇宙观视野看庄子,很容易理解他在说什么。
站在入世角度,容易把庄子看成“逃避哲学”,“混世哲学”。但庄子什么人,提前预判了,阴阳这些人是:蜩、学鸠、狸狌。不会用大、不懂无用之用。仅举这一例,还能轻视《逍遥游》吗?
“庄子文章,观者似乎纵横洸洋自恣,而其中属意精密严整之不可当,即《逍遥》一篇,精意入神之如此。”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硬套。根本无关,是对立的观点,不要拉在一起
: 前两篇是一个人所作,是对社会不满逃进山林的逃避哲学。
: 后五篇正相反,是处世哲学,是怎样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妙法,思想完全背道而驰。与前两篇诣趣大相径庭,文风也不同,明明不是一个人所为
--
FROM 223.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