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何减轻焦虑?-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该句是JG经的“经眼”: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翻译:
意思是不要被外界的六尘所迷惑和干扰,不要在这些虚幻的现象上产生执着和贪嗔痴等烦恼心,这样就可以在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情况下,自然地生起清净、自在、慈悲的菩提心。
那么在工作生活中,怎么修呢?
举个例子:
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我会执着,这次批评会不会影响我的职业发展?会不会影响我的年终奖?会不会影响我在领导心中的口碑?真的是一念接一念,后念接前念,循环不止,升起84000个念头,最后我焦虑了、失眠了,工作越来越差。
这个事怎么破呢?
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外见事物,内见念头,于此事物、念头,不再升起念头,看着它们就好。(很难,但是可行)
当领导再批评的时候,转念认为:领导批评我,是因为这件事情我有不足,是在给我指导,不再起“会不会影响我在领导心中的口碑”等念头,这个时候就不会焦虑。
当然这里用了NLP中“转念”的方式。这个用多了,以后再被领导说,可能都不会“起念了”,只是感受当下这个事情就可以了,不会再有后念。
烦恼即菩提: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就像打羽毛球一样,只要前期千千万万次发球、接球练习(方法正确),才能成就高手。菩提也一样,只有经历千千万万次次烦恼修行(需要波罗蜜,也就是度、方法【每天度JG经、Heart经】),才可以成就菩提。
--
FROM 124.126.201.*
什么时候摆脱束缚,不被judge
【 在 NatureVenu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该句是JG经的“经眼”: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翻译:**
: 意思是不要被外界的六尘所迷惑和干扰,不要在这些虚幻的现象上产生执着和贪嗔痴等烦恼心,这样就可以在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情况下,自然地生起清净、自在、慈悲的菩提心。
: 那么在工作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3.*
6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时候摆脱束缚,不被judge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
: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