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佛学
不只是佛理,其他也这样。
每人一个论语注,每人心中一个“道可道”,如同每个人心中有一个汉姆雷特。
如此说来,藏传更合理?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也许就在此。
不过,汉语的简练,意韵长远,含蓄之美,也要传承,入文学一脉?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FROM 218.30.113.*
坛经就是口述哈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祖是个文盲,别说梵文了,当时文字也看不懂.
: 但当他听到“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中一动,这种感觉就是学佛的关键,悟.
: 而围绕五祖的那些弟子,天天诵读,天天接受五祖的教化,结果没有一个达到悟道成佛境界的.之前如此,现在也如此,纠结于文字翻译的是否准确,纠结要不要学梵文,纠结怎么搞懂佛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3.*
^_^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在他师兄神秀偈子基础上改的那个偈子,也是口述后让其他人代写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06.112.215.*
脾气好,是个宝~
【 在 wbjbd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我是借着你的帖子,借花献佛的。因为你善根深厚,脾气好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