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小乘大乘就是发心的区别,就是要不要普度众生的区别
二者佛理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三法印
只是后者要求更高,因为度别人需要自己对其他人足够了解,有耐心的去了解,对讲法时机讲法方式都有要求
六祖的话,只是在讨论佛理,没任何小大乘的关系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六祖的成名偈子。
: fo家有说法,理即是事,事即是理。这个偈子即说明六祖的见地,也代表六祖当时的修为境界。
: 按本人理解,“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就是小乘的果位,为偏空涅槃。为当年听闻金刚jing中一句而得证。禅宗毕竟是大乘宗旨,五祖怕弟子们学了滞取偏空涅槃而成所谓焦芽败种,所以就用鞋底擦了这句,说亦未见性,其实也不算错,毕竟没入大乘见道。
: ...................
--
FROM 117.136.0.*
根基都一样,无非就是一个人修了一台车,另一个人修了十台车,发现了一些普遍的规律而已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后者是实相印。
--
FROM 117.136.0.*
开悟的总是少数,着相的是大多数
对方即使从你的话里悟不出来东西,也没多大问题,悟出来了,也不一定就是你自己水平高,看运气
【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仔细想了想,有一点你说的是对的,照着“不思善不思恶”仍有可能着了某个相,从而落入某个定,所以有说“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总有似是而非的情况,毕竟文字无法完全讲出真如,只能以遮诠法来不停地否定各种相。
: 所以已证悟的师父其中一个意义是发现你出偏着了某个相,及时提醒。
: 但我还是坚持无密法的观点。
: ...................
--
FROM 117.136.0.*
不思善不思恶,是截断妄念用的,和德山棒,临济喝同样的原理
根本就不是入定
禅宗公案里面很多内容,都类似,目的就是截断妄念,就看当事人能不能认识到“我非我”了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fo祖的阿罗汉弟子也能度人和传法的,度人和有无度人愿心是不同的。
--
FROM 117.136.0.*
第七识以我为我,第八识我非我
截断的一瞬间,能把所有关于我的信息都断掉,就有碰到第八识的可能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惠明的执念就是善恶分明.书里已经描述的很多了.我也刚敲了半天字,一回复就废了.
: 破执后他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位觉得自己破执的有共鸣吗? !
--
FROM 117.136.0.*
所谓截断妄念,就是一瞬间的截断,和你说的电光火石下让智慧显现是一个意思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和上面元音信徒的问题一样,以前也是,妄图断念,念是断不掉的。断念的果业就是无想定。
: 六祖坛经里云,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即使把你打晕了,你也开悟不了,因为无法提起fo法智慧。
: “不思善不思恶”,德山棒,临济喝的作用是消除粗重烦恼和情绪,电光火石下让fo法智慧显现,即可开悟。
: ...................
--
FROM 117.136.0.*
没看过这书,只知道三体里有个云天明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体来看,就是万天明想当然去拉虚天鼎,最后青易居士最后拍手,说了2个字。
--
FROM 117.136.0.*
第八识就是自性,是如来藏,是禅宗顿悟后的那个东西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刚搜了下八识,是法相宗修行的心法
: 禅宗重在自性自悟
: 包括五祖在六祖成佛后说的“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即使用了机锋的方法,受教者心到了,才有用.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6」
--
FROM 117.136.0.*
因为第八识,本自清净,本自俱足
识得了第八识,就知道自己本不会依外物所扰,这和未开悟下有着本质区别
所谓悟后起修,从开悟后,就是人和我执的进一步剥离,从而让智慧显现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 转识成智,说明识和智还是不一样的
: 识如何成为智、自性、如来藏呢
: 继续加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AA-AN00」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6」
--
FROM 111.201.55.*
没必要细抠这个
佛学最重要的是解脱,开悟后直接就是从初地走向八地的过程,这部分更重要
如果有天你能到八地之上,取得圆满,再来细分这些不迟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悟后起修是后话,先说悟
: 如果第八识本自清净本自具足,那请回忆一下,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出自 《坛经》,说的是自性,和自性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有:佛性、真如等等,有没有阿赖耶识
: 相当多的人视阿赖耶识为洪水猛兽
: 你能把阿赖耶识和自性等同,说明二者有共同点,那不同点是什么呢?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6」
--
FROM 111.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