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而在走向这个最终境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层次划分的,绝大多数慧根、资质、心性、功德、学法机缘都非常好的修持者,穷毕生经历也很难达到最终境界,而落在或高或低的各个层次上。而如果拿着这个最终境界去否定和批判中间的各个层次的话,那也就没法修了,也没法交流了。比如说证得了身体的某种空,或者眼前见光明等等,都还是不错的修行境地,哪怕只是初步的感知到气脉的某种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个足以令人感到喜悦的进步。而现在学佛的人,容易犯的毛病是什么呢,看了很多描述最终境界的佛经,然后自己在头脑知见之中,对这个境界好像有了一些理解,然后便以佛陀的这个境界自居,去妄议其他的修行层次。为什么说是“妄议”?因为你本身并没有真实的证得那个最终的境界,但却以自己的知见,来代替佛祖的知见进行判断,这必然产生偏差,而反观他自己的真实修行层次呢,很可能连初始的几步都没有走过去,为什么去评论比自己高的修行层次呢?这种停留在头脑知见之中的修行学习,是为“知解僧”。
--
修改:Fano FROM 117.12.202.*
FROM 117.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