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法身层次上,非现实空间维度的微观物质聚敛尤近实界,其粒子态属性比波态属性偏重,故而神法身层次上所见功态景象往往偏向于与现实空间已有之事物相似或相类的景象;佛法身层次上所进行的物质聚敛,离实界距离已比神法身层次上的修持者较远,所观测及收摄到的物质其波态属性比其粒子态属性偏重,故在功态景象层面通过修持者的观察立场,往往表现为景象易变,难以稳定,或观察片面、不够全面的特征,而正宗的佛法身,实际上要求修持者在功态景象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心法步骤进行合乎法理法度的阶梯型递进变化。
普通佛法身层次修持者,其功态景象大多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由于心法不全,导致修持不够纯正,易于朝着低层次的神法身进行演变;二来,如停留在同样的修持步骤上,又易于因心性状态未及于正宗佛法身修持所必需的心空前提,心意中存留诸多事物观念,导致其心意中所有之物,对修持者所聚敛的偏重于波态属性的非现实空间维度之物产生的干涉效应更为明显,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非稳定型变化。然而此类变化并不是随着修持步骤的阶梯型递进自然向前演变的,因而单以其景象层次上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够作为其修为正在进步或加深的证据。
【 在 tdyr 的大作中提到: 】
:修行修炼,决定的是肉身皮囊之下内在性灵的层次、时空自由度与去向。指向的是贯穿古往今来时间流逝、以及调控诸多空间维度共存共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39.1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