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摘抄了一些,给你参考下
百度:
佛 佛教术语
1.梵语 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不打、不得。意译觉、觉者、觉悟者。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也可以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汉语中的“圣人”相近,但“圣”无法表达出觉悟和修行,所以当时的译经者用了“佛”这个词汇。
2.佛 名号
(九) 佛(梵buddha ),知三聚,名佛。(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
以下选自星云大师的 《释迦牟尼佛传》 初学一般推荐看这本书
---------------------------------------------------------
定功现前,机缘成熟,就这样在悉达多三十岁(公元前533年)那一年二月八日半夜时分,忽然一颗明星出现在天际,清清朗朗,照耀天庭,悉达多触景会心,刹那之间豁然大悟。这时,本觉理与始觉智合为一觉,如如理如如智,理智不二,已经证到生死不灭,无罣无碍的涅槃境界,于是,悉达多由此而悟彻宇宙人生大道,跳出生死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立地成佛,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位,而成为天上天下三界独尊的天人之师。
悉达多成道后,即号释迦牟尼佛。又因为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又称如来佛。四众弟子及世间诸王、臣民等尊称为世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 在 tata20011125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面几乎每个字都有多重意思…… 翻译来,翻译去,引申来,引申去……
往往让初学者觉得莫名其妙,玄而又玄…… 最终望而却步,或者觉得佛教徒们只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了……
“觉” —— 杂阿含经里面大概 仅指感官器官的功能,“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 ,这大概是最初的“见闻觉知”的来源吧。 可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0aae23cd23c1 佛即觉 —— 那请问到底觉了什么?南传怎么说?北传怎么说?各宗各派又怎么说? 是相同,是异同?
如果每次概念的理解都是稀里糊涂,笼统而说,那A就是B,B就是A,A就是C,C就是A —— 那就会变成初说的那样了,让初学者觉得莫名其妙…… 最终望而却步了
【 在 kea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佛即觉,法身报身化身,身无身,觉是身,以觉为身,以心为身。
: 一念清净心,一念无分别心,一念无差别心
: 一念清净光,一念无分别光,一念无差别光
: ...................
--
修改:tata20011125 FROM 174.61.231.*
FROM 1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