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楼. 回复2017,5a06,2003三位网友,你们好!
你们三位要注意了:最恰当适宜的方法的出现,不是直接靠逻辑推理而得,也不是直接靠MBA博弈论之类的分值计算而得出。这类方法还是属于知识的范畴,其思想毕竟还是落在这些知识的运用上,所以不是智慧!!!如果希望通过智慧来寻找答案,就要把思想从中跳出来------无我!在无我心态下,列出目标,条件,相互关系等等,再用分析思考逻辑推理分值计算等等方法,来寻找答案。
关键是:
如果用逻辑计算而得出的答案,其答案是通过逻辑计算而得出,是一个从知识到知识的过程。任何人只要学会了这套知识,都会得出同一个结果。
而无我心态下答案的产生,就好像是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一样,有一种无中生有的冒出来的感觉,对了,有点象石头中蹦出个孙悟空的感觉。当你列出目标,整理好已知条件,罗列好它们的相互关系,然后再利用这些素材分析思考时,在无我的心态下,脑子里感觉会有一段空白。就是在条件罗列好之后,答案产生前,脑子里会出现一段空白,而答案就在这一片好像空白的状态中,噌的一下,出来一个答案,如果一个不够或行不通,则可以多来几个,就好像写诗写文章,苦思冥想到忘我状态下,突然灵机一动灵光一闪而写出绝妙佳句一样。
我的第一个秘密已经告诉你们了,真露了底了。最透露一点秘密,参禅也是如此,只不过话头的大小不同而已。
此乃是我道家心法,无中生有的妙用,已毫不藏私地传授给你们了,望珍重之。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语佛说尽,有谁识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16
162楼. 下面再回过头来讲一下“天发杀机------万化定基”这段话,《阴符经》共用到“机”字有8处。
1.机,《说文》段注:主发谓之机。下文云:“机持经者”,“机持纬者”,则机谓织具也。机之用主于发,故凡主发者皆谓之机,檃桰之辞。从木,几声。居衣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引《说文》《书.太甲》《尚书.大传》《大学》注:发动所由。疏:关机也,动于近,成于远。还有:星名,木名,织具,气运之变化,机械,要.会.密之义,还有天机,天真也,天的真实意图之义。
《古代汉语字典》:机的本义是指用来纺纱织布的器械。释义:1.器械,机械。2.织布机。3.事物的关键,重要之处。4.机巧,灵巧,机智。
2.由此可见:机,应该是主发,发动所由之义,即用来控制是否发动的装置。又因为是用来控制是否发动,所以非常重要,故尔又引申出关键,重要,机密的含义。又因为这个控制发动的装置非常巧妙灵敏,故尔又引申出灵巧,机智的含义。
3.在这一段经文中,“机”应该解释为“主发”“发动所由”无疑!白话文为动机,意图,心机。“发机”,即是起了动机。现将这段经文直译如下:
老天起了杀的动机,日月星辰都会变动。大地起了杀的动机,龙都会在地上乱窜。人起了杀的动机,会闹得天翻地覆。
4.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天地人的力量都很大,任何一方起了杀的动机,后果都极为严重。也就是说,如果起了别的动机,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所以说,如果人和老天发起了同样的动机的话,所产生的作用力是最大,所造成的后果也最大。于是,一切的变化都受“天人合发”的支配,“天人合发”是一切变化的基准。这就是“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5.讲解一下:这段话是接着前面经文而来,前面经文讲到天有天道,而人心如同是个“主发”的装置,人心要根据天道来确定该如何发动。又因天地人发动的力量都很大,所以人必须合着天道同步发起动机才是最正确,力量才是最大。
这就是这段经文的直译,意译,讲解。在前面第四页上红色文字的帖子里,也有对这段经文的翻译,翻译得也是对的。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16
163楼. “动其机”的“机”,也是主发之义。也就是:动在动处,发动在他该发动之处,则“万化安”。
“其机也”之“机”,也是主发之义。也就是:这个用生力的主发装置,“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机在于目”之“机”,也是主发之义。也就是:“见物起心”和“见道死心而无我”的主发装置在眼睛,死了心之后,能看清问题的关键也是眼睛。在此,请大家允许我纠正一个我自己的小错误!我以前的讲课中,只根据教育中的经验,过于强调了“眼睛是把问题看清楚的关键”,而忽略了眼睛是“见物起心”的主发装置这一点。所以以前,只把“机”解释为机关,关键,机要,机密。而实际上,应该把“机”解释为主发更加合适,为此谨向大家作出更正并表示忏悔。
“机藏”之“机”,也是主发之义。也就是:这套《阴符经》的规律,如同是发起的动机,是的秘藏一样,形容道家的心法妙用高深莫测。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16
--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