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楼.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讲第9课时。
“禽之制在气”这句话,恐怕又是一个人一个说法,反正人人都可以对这句话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我还是要强调,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上文说到,要用最公道的心来获得自己的私利,其理论部分,上中篇已经讲过了,而具体的方法前面也已经讲清楚了,那接着会讲些什么呢?也许是强调重点,也许是总结,也有可能是点睛。
再根据下文生死互根,恩害互根,这可是道家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天之至私,用之至公”,也是指公私互根。所以,“禽之制在气”这一句话,夹在这二句话之间,是耐人寻味的。再看李筌注文:“夫禽兽木石,得其气尚能以小制大,况英雄得其炁而不能诤寰海而御宇宙也”。可见,“气”指的是生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气勃勃”“生气盎然”,也就是我说的“阴符了生力”。
“禽”通“擒”,擒获也,抓住也,控制也,这一点为广大学者公认。制者,约束,限止,制伏也。所以,这句话直译为:”控制住自己限止在生气中。意译为:”把自己控制在生气的范围内”。讲解:“要求人们先做到“心死于物”至静“”至公“,然后才能”至私“,根据这个原则,自己控制自己达到无我,无我就是阴符生力,阴符生力就是把自己限止在生力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阴符经》中”在“字共出现五次:“五贼在心”“宇宙在乎手”“在乎三要”“机在于目”“禽之制在气”,“在”字都是同一个解释:“五贼在心中”,“宇宙在手中”,“在最重要的耳目口三个器官中”,“主发机关在眼睛中”,“控制住自己将自己限止在生气中”。
可见,这句话既是总结前文,也是强调重点,更是点睛之笔。
浙江张松法 2014-2-21 回复(3)
禽之制在气 我和老师的理解不一样哦, “禽”通“擒”,擒获也,抓住也,控制也,制者,约束,这句话的根据上文可以这样理解: 要想抓住制约公私转化的机关,那就要修炼好“气“, 掌握了气就明白阴阳变幻之机,就可以掌握“道”。
天机蓝 2014-2-22
气为何要解释成生气、生力呢?
yytdyzsh1202 2014-3-3
回复 yytdyzsh1202 :请参读我第八页上的详讲。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186楼. 前面讲到,必须让自己处在生力之中,必须让自己无我,“至公”,“至静”,“心死于物”。那为什么必须无我才能“至私”呢?为什么必须“瞽”了才会“善听”,“聋”了才会“善视”?
因为,生死互根,恩害互根。这可是《老子》所反复讲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道家的一个基本理念。
所以,要想“至私”,必先“至公”,要想成就自我,必先做到无我,要想满足欲望,必先“心死于物”。切记切记!这就是我道家独特的见解。
孩子们回家了,今晚讲课到此结束。
浙江张松法 2014-2-21
--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