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解有偏差
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背景是针对儒家学习圣人经典只是为了做学问,并以此来求做官,并没有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知行合一,将圣人经典落实在自己行动上。因此,可以认为在心学体系中,圣人经典是世界观,知行合一是方法论。而致良知并不能看做方法,而是心学起点和终点,说是起点,是说知行合一就是为了做到让自己行为时时刻刻受到良知的指导,说是终点,是说做到了以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是圣人。
阳明提出心即理是为了解决圣人经典为知识分子垄断的问题,普通人没有接触圣人经典的机会,难道他们就不能致良知了吗,所以,阳明提出,心即理,即人的本心就是天理,和圣人经典是一样的,只要抛弃了私欲,见了自己的本心,也就是致了良知,成了圣人。
【 在 beet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了《传习录》之后,有一些总结,发出来,请大家指教。
: 阳明心学公理一: 心即天理
: 这里的心是人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每个人的心是都是世界万物及其运行规律的近似模拟。
: ...................
--
FROM 120.2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