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的门槛,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套,不必出家,不必诵经,凡念“南无xxxx”者,皆得往生。
相比其他派别,比如华严宗,立派经典是《华严经》,要诵读理解经文,方能拜入门下。
理学一样,理学的经典是《四书集注》等一系列的书,对饱读诗书的人也是有一定门槛,比如王阳明格竹这一步就没过。
心学是没有立派经典的,《传习录》只不过是本语录,只有一个很松散的知识框架,只有对少数关键问题的解释,所以后世的心学五花八门,后来传到日本,“一生俯首拜阳明”的东乡平八郎,他的心学信条早就不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而是“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所以后来日本海军几十年后一拍脑袋就偷了珍珠港。常公那种更加是他的信条是什么,都没人说得清楚的地步。
实际上,哲学发展到清初,作为理学的替代,出现了颜李学派的以实践为中心的唯物主义,心学就已经式微。
【 在 yangshanee @ [Wisdom] 的大作中提到: 】
:
: 对净土宗和苦禅不了解。
:
: 个人确实觉得心学的定义很主观,说法各种解释似乎都行似的
:
#发自zSMTH@LYA-AL00
--
※ 来源:水木社区 [14.151.32.*(广东广州)]
#修改自zSMTH@LYA-AL00
※ 修改:·Oriphia 于 Nov 11 08:58:34 2024 修改本文·[FROM: 14.151.32.*]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4.151.32.*]
修改:Oriphia FROM 14.151.32.*
FROM 14.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