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西学更关注彼岸,不过现在也回到此岸了
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最后的关注点都回到了生活世界,那些欧美分析学派的更不用说了,要么是用经验检验,要么就是实用主义。
此岸彼岸,其实就是现世与虚世(我自己的概念,就是虚构的),实与虚,实久了想虚一下,虚久了想实起来,总体来说,中国人更喜欢现实生活,务实,或者说实用主义,所以很多哲学都是现世的修养,包括后来选择马哲,也是因为马哲比较反感西方传统哲学先验形而上学理性主义那一套,鄙视脱离现实的世界观,重视现实世界,还有在中国流行的存在主义,也是注重人的体验与情感过程,跟中国人的本性比较契合
【 在 whatnetmarc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生的一个终极命题,也是终极关怀,其实都是相通的。
: 佛家告诉我们要去彼岸,一神教告诉我们要去天堂,道家告诉我们要天人合一,儒学告诉我们要成为圣人,心学告诉我们要致良知。
: 佛家,道家,儒学,心学所追求的其实都是一种状态;
: ...................
--
FROM 223.1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