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庄子》虽然口口声声追求自然,但它的理论在诸子中最违反自然,最矫情的恰恰是它自己。求知求巧,不断满足欲望才是人的本性,而不是无待的超脱。一切生物为了生存都在争,包括人,求知是为了生存提高竞争能力的手段和表现。无数事实证明,无知不巧者必然被知巧者征服,落后被先进征服成为奴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 《庄子》虽然与《老子》有渊源,但二者的根本区别明显。《老子》无为而治,是一种统治术,而《庄子》是想逃脱这世界进入一个绝对纯洁的世界――“无何有之乡”。《庄子》和《孟子》都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或者说是偏执狂文字,庄子思想是痴人说梦,一个脱离现实的空中楼櫊,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满纸荒唐”,却也是“一把幸酸泪”,所以韩愈将“《庄》《骚》”并举是非常英明的观点。
: 庄子认识论的理论基础是《齐物论》中的“无是无非”“相对主义”,在《逍遥游》的“鲲鹏”和“蜩與學鳩、斥鴳”的故事中开门见山,亮出主题。《逍遥游》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庄子》全书主旨。成玄英《疏》云:“至言其體,神言其用,聖言其名,其實一也。”窃以为不确,它们有明显的等级,最高范畴是无己“至人”,第二层才是“无功”和“无名”者。因为“无功”和“无名”虽然也能“逍遥”,但未能彻底,做到“无己”。
: ...................
庄子是写给智商125以上的文科生看的,
智商150以下理工科生看不懂庄子很正常,和普通文科生看不懂相对论一样正常。
--
FROM 58.2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