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自己没在外企,只是说说和外企员工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感受,能源行业
1. 本科班上一个北京土著说自己爸妈是在某垄断外企,因为企业把产业链的利润都吃了,所以他们上班每天无所事事,但是工资收入秒杀其他行业,说他以后也要去这种公司上班。
2. 13年学校组织去北京ABB实习,里面女员工说话普遍很夹(当时还没有这个词)的让我们系工科女都感受到了不适天天吐槽,当然男生无所谓,只是觉得中国人都起个英文名字互相叫挺逗的。我去的部门好像在拓展智能家居的业务(语音控制几个开关,当时小米智能家居还没开始搞),但是他们自己没有样品demo去做展示(或者公司内部比赛?),让我一个本科生去中关村攒了一套类似功能的东西,买了硬件和开发板,自己搞了搞程序,也就花了不到200块钱。我还傻傻的问人家说这么大公司为什么没有展示样品,答曰那个是国外总部的新产品,他们这没权用,人家那一套用了什么牛逼协议一套要好几万的。
3. 博士有个课题和东芝打交道,他们技术产品很强,但是等级分明,只有日本总部的人真的懂技术,中国这边其实本质上就是翻译和销售。很有意思的是日本那边也有入籍的华人,整个公司的等级大概是 中国部华人<总部华人<中国部日本人<总部日本人
4. 工作后零零散散接触很多找我们合作的外企,有个特点是外企员工总是想要所有的技术资料拿回去请上司定夺。
给我的感觉是我这个行业的外企员工本质上是中介(销售 or 技术),你说中介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是我不想当中介
--
FROM 36.1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