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前车之鉴,历史可能重复吗?
拉倒吧,村里借钱的,撑死20%是你说的这种附属层(人品好坏不论),50%是浪子(大家都知道的懒人/烂人),30%是良民。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借钱的人在银行那边要有保人,
: 借公家钱能不还的人,只能是权的附属阶层,公家那边有权的人替他挡了
: 否则农民都去借钱不种地了,不信你说个银行我去借,看能借出来不。
: ...................
--
FROM 36.112.3.*
【 在 hu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远的不说了,说说大家可能还记得的事情。
: 1990年代,中国乡村债务非常严重。
: 债务怎么来的呢?
: ...................
有类似情况,我们那里是搞乡里面的合作基金应该就是信用社,最后合作基金垮了,身世债消
--
FROM 183.66.200.*
想多了
这个我还是了解的
能贷款的都是有关系的
虽然可能只是远房亲戚,同村好友之类
有一段时间谁贷的谁去收
当然最后没成功的不少
【 在 hu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借信用社的邻居, 就是普通农民。很多农民借钱 最后都没有还,国 ...
--
FROM 114.254.2.*
基金会好像是供销社搞的。我们那每年每个折几百元。
【 在 caixbbua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类似情况,我们那里是搞乡里面的合作基金应该就是信用社,最后合作基金垮了,身世债消
--
FROM 39.144.29.*
具体不清楚,也是听老爸说的,不过我家这种穷人没机会搞
【 在 zht7398 的大作中提到: 】
:), 信区: WorkingLife:基金会好像是供销社搞的。我们那每年每个折几百元。
--
FROM 123.147.247.*
我们一个村都是亲戚
【 在 gxm247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多了
: 这个我还是了解的
: 能贷款的都是有关系的
: ...................
--
FROM 36.112.3.*
90年代农民借钱不还的还真的很多
贷款的有,更多的是佘农用机械。那时候各县都有农机公司之类的国企或者集体企业,主要卖农用三轮车、四轮车、播种机之类比较大的机器,都是佘给农民用,后来积极都用坏了也不还钱,农机公司就在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时候破产了,债务也抹掉了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借钱的人在银行那边要有保人,
: 借公家钱能不还的人,只能是权的附属阶层,公家那边有权的人替他挡了
: 否则农民都去借钱不种地了,不信你说个银行我去借,看能借出来不。
: ...................
--
FROM 124.152.9.*
真不是
我老家是本分农民都不怎么敢欠钱
反而是比较大胆的赖皮之类借钱多
【 在 gxm247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多了
: 这个我还是了解的
: 能贷款的都是有关系的
: ...................
--
FROM 124.152.9.*
还真是有这段时期。
我们村里一光棍去贷款盖猪圈养猪。 结果钱到手了没盖猪圈盖了五间大瓦房说媳妇了。最后贷款也不了了之了。
【 在 hu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远的不说了,说说大家可能还记得的事情。
: 1990年代,中国乡村债务非常严重。
: 债务怎么来的呢?
: ...................
--
FROM 124.64.22.*
90年到现在30年过去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谁总结的。。。。
【 在 hu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远的不说了,说说大家可能还记得的事情。
:
: 1990年代,中国乡村债务非常严重。
: 债务怎么来的呢?
: 维持乡村运转,需要钱啊。钱只能向 农民 要 \+ 向银行贷款。
: 熟人当年是村里头,胆子小,不敢多借,全乡欠债最少。
: 熟人后来升官了,转国家 干 部, 到乡里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36.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