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对了领域,也努力了,但都被竞争对手打败了,就是因为躺平,最典型的就是pc业务。
老本吃了这么多年,低工资养过这么多闲人,最终还是走向了应有的结局。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walkerbj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年了也正好写下来。
:
: 其实IBM的衰落,是在全球背景下的,在欧美成熟市场,看财报节节败退,早就开始裁了,只是大中华区算新兴市场,财报还可以,裁的晚了几年,但一样躲不过。
:
: IBM在全球的衰落,内外因都有,但个人认为主要是内因。 从收入上看,分为几大group:GBS(收购的,主要是咨询),GTS(售后、服务与外包),STG(服务器大机、小机、X,和存储相关),SWG(软件,db2,was等)。其中STG贡献的是大头,因而STG头头的话语权也大,人员也多。大领导都有“这是我的一亩三分地,看好大客户(KeyAccount),拓展中小客户(GrowingBusiness)”的思想。所以导致从外面看,IBM是一家巨型公司,但从内部看,是一堆紧耦合的小公司,虽然大目标一致,但各有各的算盘,其实对于大公司也不算奇怪。
:
: 包括IBM的外企,在国内的发展,其实是吃了改革红利的,当市场很好的时候,大领导会觉得是自己领导有方,而不会觉得仅仅是自己踩对了点。当市场不好的时候,财报难看,主要去抓销售端,可以快速看到效果,或推出各种action,表示“你看我都这么忙了,差也没办法不怪我”。
:
: 这种思想的危害实际上从彭明盛时代就埋下了,接下来的CEO董事长都一脉相承。从他们的角度,面临华尔街股东的压力,不改善就下台,短视点也没办法,但连续几个CEO都这样,其实损害了公司的长期核心竞争力。
:
: 那么,公司是真的那么短见吗? 纵观历史上公司的口号,从On Demand, Cloud, BigData,SmartPlanet, Watson, 这些方向都无比正确,注意都是提出2、3年后,市场才迎来了这些方向的大发展,也就是说,公司提前2、3年就预测到了,然而,也仅仅是预测到了,自己正在行动却举步维艰,导致这些风口一个都没赶上,注意这些风口基本是偏软件和解决方案的,对STG意义不大。
--
FROM 11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