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明确的是,几乎所有美企把AI相关的部分和中国切割了。
怎么还在提端到端呢,以为是什么神器。
人家说奥氏体能代表的先进性,都强于你这个端到端代表的先进性。端到端就是一个很广很概括的词,几乎不能给先进性任何背书。
我随便写个两三层的cnn,raw data仍进去,加上label,算不算端到端?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规则不是用来做无限变化的情景的,而是在ai基础上,结合起来保障安全底线的”
: 你这是被华为的商业宣传洗了脑子了
: 首先华为就没有端到端的AI系统
: ...................
--
FROM 124.207.9.*
除了扣帽子和瞎忽悠你还懂个啥
任何真的写过人工智能模型的人,都知道端到端这个词基本没有任何意义
就好比你打了一把刀,别人问,什么材质啊,你回一句,金属的。你看别人把你当不当sb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你们这些抖机灵的没法谈
: 你们擅长在泥潭里滚
--
FROM 124.207.9.*
你提到的东西里面,一个是数据量(你没细说,估计是特斯拉摄像头的数据拼各种感知器的数据本身就天然不占优势,二是特斯拉国内的数据获取可能有点问题,能不能训练国内本地模型存疑),另一个模型参数,这两个才是能侧面说明模型先进性的东西,也只是侧面。算是从吹端到端(金属)的水平,进化到了吹奥氏体的水平。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端到端,一端是摄像头输入的视频,另一端是驾驶决策,中间是AI大模型,参数十亿计
: 传统模式是摄像头或雷达数据进来,先识别道路和交通参与者,建立三维模型,然后输入到决策模块,这个模块就是工程师写的一大堆ifelse规则,这些规则显然每一条只能根据有限若干参数决策,跟大模型没法比,反映到驾驶体验就是比较机械卡顿,不像端到端丝滑
--
FROM 124.207.9.*
有话直说
天天阴阳来阴阳去
你也就只会这点东西
怪不得一个端到端让你们高潮这么多天,现在还停不下来
完全是一副没见过人工智能的乡下人的样子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那个人说的很对
--
FROM 124.207.9.*